白天,谢盛友是笑容可掬的餐馆老板,以爱心预备美食,温暖食客们饥肠辘辘的肚腑;夜晚,他有一支掷地有声的好笔,在字里行间他诉说他挑战,他感怀他立意。 在追求金钱的同时,谢盛友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在异乡异地的中国人。他的脑子和他的思考并没有被金钱和汗水而堵塞和淹没,相反的是更加激励了他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思索和写作。已出版的文集计有《微言德国》、《老板心得》、《人在德国》、《感受德国》、《故乡明月》以及中德双语版《Als Chinese in Bamberg,留德岁月+班贝格历史文化概况》。谢盛友的思考和写作侧重新闻自由、信仰自由、司法独立、道德重建、公民社会和两岸关系。谢盛友在90年代就以针对农民工的问题发表文章,引起深圳市领导的重视。他是海内外第一个为农民工问题大声疾呼的人。在中国大陆,他被《南方周刊》入选为2010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由此可见其影响。 记得曾有人说过,如果你想害谁,就劝他去办刊物。谢盛友认为:我们这代人是期盼中国新闻自由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我们要主动“磨练”。他是德国新闻学专业的科班,非常清楚办刊物的艰难。但无论如何,他都要亲自体验一下德国的新闻自由,实现自己办刊物的梦想。 1996年谢盛友创建华友出版社,1998年开始筹备,1999年创立和出版纸媒月刊,起初名为《环欧信息》,后来改名《本月刊European Chinese News》。但欧洲华人读者数量毕竟有限,刊物做大不容易。出版发行一期大约需要1万欧元,常常造成亏损。原因之一是读者结构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上网阅读,不认为纸媒是商品,不愿意花钱订购或购买杂志。2011年底,《本月刊》决定停止定期出版。前后出了12年,120多期。《本月刊》坚持出版发行如此之久,无论如何已在欧华媒体史上,特别是在德华媒体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谢盛友是一个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熟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学者。因此他的作品受到德国人,特别是想要了解东方的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谢盛友曾任班贝格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巴伐利亚工商会顾问,也是由于德国人看重他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德语表达能力。 目前谢盛友主要为两家德国大报写专栏,一家是Die Tagespost Katholische Zeitung für Politik,Gesellschaft und Kultur,即每日邮报,这是关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天主教报纸。在德国,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平分秋色,大约30%的人口信奉天主教,不久前刚退位的教皇就是德国人,由此可见每日邮报的影响力。另一家大报是Bayernkurier – Deusche Wochenzeitung für Politik,Wirtschaft und Kultur,即巴伐利亚信使报,这是一份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周报,为基社盟的机关报。由于基社盟在巴伐利亚州长期执政50多年,如今又是联邦的执政党之一,在内阁有好几个部长席位,所以该报也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高层次大报。 要为德文高端报章写文章,既要有学术水平,又要能写漂亮的德文,能达到这样水平的华人实在有限,而谢盛友却能,他是德华知识界的精英和骄傲!
走上参政之路
2013 年4月20日,谢盛友以最高票当选为班贝格市的基社盟(CSU)党委委员,迈开了从政的一大步。难能可贵的是,谢盛友是在旅德第一代华人中罕有参与主流党派政治,进入领导层的。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这是谢盛友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如今终于圆了这个梦。基社盟在班贝格拥有550名党员。当天参加选举的有220党员,谢盛友获得最高票141票,市党主席才获得129票,屈居第二。 基社盟全称基督教社会联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政党。在联邦议会该党和其姐妹党基民盟共同组成一个党团。党的宗旨是为公民谋事,给社会各种人从事政治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国家财政、福利、劳动岗位,注重家庭和教育、艺术和文化、环保、农业保护和消费者利益,以及全民的安全。 2012年谢盛友才加入基社盟,入党一年多就跻身由十几人组成的市党委。他说:“这里的奥秘就在于,我始终坚持一个做人准则:Frage nicht was deine neue Heimat für dich tun kann,sondern was du für deine neue Heimat tun kannst!(不要问你的新家乡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新家乡做些什么)。20多年前初到德国时,我什么都没有,如今我什么都不缺,是应该感恩的。我同时非常感谢我的太太张申华和儿子,一个和睦的家庭在政治竞选中永远是加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