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北京,又住在德外那家酒店。除了离办事儿的地方近点儿,还因为过了马路就是那家“护国寺小吃店”德外分店。一大早儿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到那儿喝碗豆汁儿,吃个焦圈儿当早点。尽管对喝豆汁儿的北京人来讲,是有点儿早。
下了楼,走出酒店大厅,往右拐,一看,傻了眼。街对面儿拐角处只剩下一堆的碎砖乱瓦,显然,我最爱的那口儿 被“拆”了。(请读相关博文:也聊“豆汁儿”(一))
怎么办?
右边有个“厦门小吃店”。进去一看,一女子抱着孩子正在择菜。
“你们开门了吗?”见店里一位食客都没有,我不禁问道。
“开了。你吃什么?”她一指墙上的食谱,只见红红绿绿的照片儿贴了满墙,各样的炒菜,各样的肉粥,应有尽有。
可咱这是回北京啊,喝不到豆汁儿,最起码也得是豆浆油饼儿不是,哪儿有在北京大早儿上起来喝肉粥的呢?这也不对啊!
怏怏出门,正不知上哪儿找折呢,忽然,眼前一亮,见一过路行人,手里提着一塑料袋儿的油条,看样子是刚炸好的。
“您这是哪儿买的?”我赶紧问。
路人往胡同儿里一指:“您奔里走,前边儿不远儿就是。”
我转忧为喜。果不其然,往胡同儿里大约走了十来米,就见一家小饭馆儿里 挤满了人。您再看,油条,油饼,豆腐脑儿;炒肝儿,豆浆,炸丸子;面茶,馄饨,糖油饼;薏米粥,八宝粥,莲子粥。。。,这么说吧,您要什么这儿都有,全是地道的北京早点!
“一碗炒肝儿,一个糖油饼。”想都没想,就点了。
。。。。。。
到了第三天,看我 还是点这两样儿,炸油饼儿的小伙子忍不住了,对我来了句:
“阿姨,您老吃油炸的东西不好。要不您今儿换换样儿?”
我嘴上没说,心里却想,小伙子你哪儿知道啊,阿姨回到北美乡下就吃不着这口儿啦!
相关博文:
也聊“豆汁儿”(一)
也聊“豆汁儿”(二)
也聊“豆汁儿”(三)
长安和大碗茶 (视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