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很让我感动的电影 - Hidden Figures,有不少感想,今天有空把它写下来。这个电影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说的是在休斯敦的航天中心有开创历史意义的三位黑人女性的故事。她们是精确计算飞船发射轨道的出色女数学家 (Katherine Johnson),首位NASA的黑人女太空工程师(Mary Jackson),还有NASA首位女性黑人主管(Dorothy Vaughan)。
本来看之前,有些担心这是一个好莱坞常有的politically correct的电影,又惯有地带着占领道德高地的优越感,但是因为我就住在休斯敦,听说过这几位女性的事情,而且见过NASA以Katherine Johnson命名的建筑,所以觉得很亲切,就跑去看了这个电影。看过之后觉得非常感动,也觉得电影拍得非常好。觉得非常值得看。简单地说,这个电影的拍摄手法很朴实,一点都不玩弄技巧,有一种安静的力量,但是非常震撼人心。后来发现,喜欢这个电影的人非常多,影评人和观众都给予它很高的评价,今年奥斯卡还得到了最佳影片的提名。
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女主角 Katherine Johnson以出色的智慧,坚忍的毅力,天使一样的耐心,冲破了当时种族隔离下重重的障碍和对于黑人的极大偏见,多次精确地计算出飞船的发射轨道,保证了宇航员的平安归来。
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状况,就很难理解她的出色之处。那个时代,还是在金博士发起民权运动之前的种族隔离阶段。就如电影里刻画的一样,Katherine从西佛吉尼亚大学毕业后,因为她在几何学上的出色成绩,被招募到休斯敦的宇航中心。她不能用楼里的女厕所,而是要走整整一英里去上专门给有色人种的厕所;同事歧视她是黑人,不愿意让她用公用的咖啡壶,而专门给她预备了一个黑人专用的咖啡壶;她的同事,都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从不愿意与她交谈;她的顶头上司,一位白人男性,给她的工作设置了无数的障碍,比如分配给她的工作,故意用黑笔把数字涂黑,让她看不见。。。而这些细节,并不是为了让电影好看而设置的情节,而是有真实的历史依据的。就是在这样痛苦的工作环境下,她艰难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本来同事以为她只是来这里混事凑数的一名员工,但是她很快就让他们改变了看法。电影比较震撼人心的一个场景,就是Katherine所在的办公室,有一面巨大的黑板,要爬梯子才能上去。她第一次在上面运算繁复的公式,初次计算发射轨道时,大家都震惊了,因为经过反复核实,发现她的计算是精确无误的。当时已经在引进IBM的7090型计算机,她计算的十一个变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和计算机的结果完全吻合。当时美国和苏联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太空竞赛,Katherine参与的项目,有关于国家的自尊和骄傲,所以承担的压力非常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每次发射,她都会参与。她的计算结果,都被做为最后的使用参数。当时的宇航员,John Glenn,曾经要求每次他上天前,都必须使用,起码是参考Katherine的计算结果。影片的这一细节,并非虚构,而是基于真实的史实。
当然,随即美国的航天技术进入了黄金时代,数次成功的发射,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民族自豪感,虽然Katherine在当时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她的贡献,终于得到了同事和上级的极大肯定。NASA后来的一个建筑,以她命名。而现在这个电影,终于把她带入到大众的眼前。她还健在,高龄98。最近她在接受采访时,谦虚地说,“我并不觉得自己出色,我只是做了我的工作而已,我喜欢计算,不管什么都喜欢算一算。”
说完这个电影,很想再说一点别的感想,那就是现在职场里的巨大进步。我们做为少数民族,第一代移民,面临的困难和隐性歧视非常多。说实话,这个电影感动了我,因为它给了我信心。如果Katherine在那么困苦艰难的环境下,都能做出成绩,我们就没有理由抱怨。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One day at a time, one step at a time.
我想起以前的一个同事。这位同事是巴基斯坦人,女性,来美国读本科。她读 Double E 出身,一直读到博士。这个专业不容易学,本科时淘汰率就很高,她能一直读到博士,而且以优异成绩毕业,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她非常肯干,人也很好,乐于助人,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她到我们公司五年,工作出色,后来和一位白人同事竞争一个高级经理的职位,虽然多加努力,但是职位还是被白人同事拿走了。以工作而论,她的出色多了,但是白人同事在公司的时间长一点。她那段时间非常灰心。我拉她出去吃饭散心。我记得她说,“你看,咱们是少数名族,又是女性和第一代移民,不利因素太多了。”我很同意她的烦恼,我也完全经历过她说的这一切,但是我觉得,整个社会还是在向前走,还是要有信心,因为变化不是一天发生的。如果大家都放弃了,那么,好的变化又怎么会发生呢?我记得当时劝她的话,说的就是上面的那句 “You are not a quitter. Do it your way, one day at a time, one step at a time." 后来她离开了我们公司,发展得非常好,现在已经是一家中型公司的技术副总了。如果不放弃努力,金子总是会闪光的。
我还想到大家经常讨论的中国人在美国职场的问题。每次有印度高管上位,网上就是一片喧哗。没什么可抱怨的。有抱怨的时间,不如像Katherine一样,埋头苦干,以实干精神和成绩改变别人的偏见。还有我们多有抱怨的不利因素,比如英语不是母语,比如交流问题,比如文化问题,等等,等等,虽然是不利因素,但是不要总拿它们说事,而是得想办法克服它们。这些不利因素,虽然不能让它们彻底消失,如果下够功夫,是可以减低它们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印度人的口音怎么样?西里呼噜,我看也很难听懂,但是他们敢说。他们也很善于搞人际关系,善于掌控办公室政治,而且极其地抱团 (我们公司的一位印度主管,底下七个下级,六个是印度人)。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个人的观点 - 在职场的成功,升迁,能不能进入领导层,等等,主观意志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记得Facebook女高管Sheryl Sandberg的畅销书《Lean In: 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说的就是这个意思。"The Will to Lead", 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去领导的激情,而是觉得是一种负担,那么职场的升迁就不是该走的道路。当然,个人的选择不同。很多职场白领,对升迁不感兴趣,这也无可厚非,是自然不过的个人选择。这个主题谈论的是,如果你有进入领导层的愿望,主观意识就是核心的一环。
又回到这个电影。Katherine有坚忍的毅力,以出色的工作改变了同事和上级对她的偏见。没有这个主观意志,她的成绩是不会发生的。同样的,没有这种主观意志,我上面提到的同事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已经说得很多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再说几句就结尾吧。想一想当时Katherine所在的恶劣工作环境和所受的歧视,历史已经进步了这么多。这些进步,除了有金博士倡导的民权运动这样伟大历史事件促成,也是由无数个人的努力造就的,就像Katherine,还有无数无名的职场人所作的。滴水成溪,聚流为海。
2/18/2017
相关链接:
pearl: 但求无怨无悔,和Rondo 网友讨论
昭君 - 华裔在美国企业家发展为何不如印裔
电影剧照
Katherine John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