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感恩节真相
by:后沙月光 2022/11/24
全世界的感恩节五花八门,时间不一,由头不一。最有名的是美国感恩节,硬生生的,把一个恩将仇报的历史过程,打扮成一个感恩节的故事。
据维基百科介绍:【1620年,一艘从普利茅斯开往麻萨诸塞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客船五月花号满载着清教徒(加尔文宗)到达。当年冬天,不少人饥寒交迫,染病身亡。在当地原住民的帮助下,新移民学会狩猎、种植玉米、南瓜,并在来年迎来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那些来自欧陆的新移民,藉鉴了英国宗教改革中的传统感恩节形式,邀请原住民过来一同感谢神的赐予,这也成为了美国感恩节的由来。】
大约三百年后,1899年,菲利斯画了一幅油画,画名《1621年第一个感恩节》。

印第安人虽然是施恩者,但他们早就自动的服从于外来者。从这幅名画可以看出,白人才是食物赠与者,印第安人是接受者。这里,没有种族血腥屠杀,没有领土跑马圈地,一切安祥知命。
今天,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应节发帖:

它们要让人们觉得美国在向印第安人报恩--我把印第安人保护得很好。
幸存下来的的印第安人成了点缀门面的工具。 美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每逢此时,都会发文提及美国政府对原住民文化的关心。
然而,残酷的种族灭绝罪行,靠“感恩节”太小,捉襟见肘,掩盖不了。
回溯历史,这就是一个农夫与蛇的真实故事。
欧洲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据点并不是1620年“五月花号”这批人,在1607年5月24日,他们就建立了小城詹姆斯(纪念詹姆士一世)。
这批人主要是契约奴和罪犯,他们得到了印第安人部落的接济,酋长叫波瓦坦,该部落还有一名“女王”。
3年后,白人立足已稳,就开始“报恩”了,
1610年冬天,白人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当地人,男人被他们杀光,房子被烧毁,谷物被抢走,女人被掳走。
很多小孩子直接被摔死,脑浆迸裂,女王在饱受凌辱之后,最后被长剑刺死。
在另一处(今天的新墨西哥州阿科马),欧洲人对当地普韦布洛部落进行了屠城式杀戮,2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砍去右脚,还有人被砍手示众,以恐吓反抗者,女人则全部被“奴隶化”。
印第安人组织了一些反击,但都遭到了更残酷的打击,他们的行动都被美国称为“野蛮人的野蛮行径”。
“五月花号”这批人建立了殖民地新普利茅斯,后发展为新英格兰殖民地。他们比前面的欧洲人还多了一样武器--宗教,因为他们是清教徒。
等到白人越来越多,他们就撕下虚伪和狡诈的面具,在印第安人的土地当上了总督,要名正言顺地统治这片土地,消灭“野蛮人”。
1644年,弗吉尼亚议会宣布对印第安人实施“无限制战争”,种族灭绝成了目标,不再仅仅是占有土地。
1673年,发生了“佩科特战争”,也被称为“盎格鲁--佩科特战争”,住在“神秘河”附近的佩科特部落几乎被英国人杀尽,马萨诸塞总督称,“他们在火中被炙烤,鲜血又将大火浇灭,场面惊人”。
白人居民心安理得,因为只有印第安人变成死人,他们才会“安宁”。
作为人类,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没有丝毫内疚吗?而且不管怎么说,印第安人给过他们很多真诚的帮助。
但他们可以通过宗教来解决这个问题。普利茅斯殖民地总督布拉特福德是这样宽慰进行种族灭绝罪行的英国人,这是“甜蜜的牺牲”(出自旧约的《利未纪》)
这些美国人的祖先为什么要杀得如此凶残?因为这里有“活人献祭”的因素。殖民者是将印第安的生命作为“牺牲品”献给上帝,而上帝会根据“牺牲品”多少决定赐给殖民者多少“甜蜜”。
1675年爆发“菲力普王之战”(万帕诺亚格部落首领),他以部落联盟方式与白人作战,战绩突出。
1676年,英国人利用其联盟内部矛盾,挑起对方内斗,通过叛徒出卖,生俘了菲利普王,再砍下他的头颅悬于杆上,身体肢解,让众人围观。
斩首、肢解,是英国“官员”在北美殖民地长期使用的手段。
18世纪初,“红种人”已很难再组织起大规模反抗,英国人变成了“猎人”。
1703年,英国清徒们的立法会悬赏:一个红人的头颅赏格为40镑。
1720年,赏格升为100镑。
1744年,分得更细,12岁以上男子为105镑,女人、小孩头颅为50镑。
剥下头皮也有悬赏,文明人就是文明人,细致。
美国国会大厦还有一幅油画《波卡洪塔斯的婚礼》,内容是詹姆斯顿的白人首领罗尔夫娶了印第安公主波卡洪塔斯。双方不再进行战争。
印第安人接受了白人的殖民统治,皈依基督教而得到了宽恕。
该油画不但抹杀了印第安人反抗历史,并且用公主被白人男性占有来暗示女人只有顺从白人,才配享有幸福。这些故事都是编的,但很巧妙。
1763年,《巴黎合约》签订,法国抛弃了与他们结盟的印第安人,任由英国屠杀。同年,英王撕毁契约,英军侵入到阿拉巴契山脉以西,至此,歼灭战告一段落。
但在美国独立后,这个新国家为了获取更多土地,对印第安人的屠杀进入了更有组织化的阶段,加速向西扩张。
1794年6月,美军将军韦恩率三个团在俄亥俄州莫米河沿岸发动进攻,杀尽了当地印第安人,并烧毁全部村庄。
1795年8月,印第安人被迫接受《格尼维尔和约》,将纽约至密西西比河之间大片土地割让给美国。
1812年,美国政府撕毁《格尼维尔和约》扩大侵占范围,所谓契约精神到此为止。
1820-1860年(南北战争前),美国进行了四十年左右的种族屠杀,总统门罗称:无论以怎样的方式,都不能将印第安人容入我们的体系之内。
美国允许黑人存在,却决不允许印第安人存在,因为印第安人会反抗。
美军陆军部设立了“印第安人事务部”,专门负责用正规军对印第安人发起一轮又一轮新的屠杀,在1845年左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全部消失。
这还不算,美国还有印第安人存在,近两千万人,怎么杀得完?但美国人有决心把屠杀的“使命”完成。
格兰特(美国第十八任总统)说:要有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的决心。
谢尔曼的弟弟谢里丹将军说:“只有把印第安人斩尽杀绝,美国才有最后的安宁。”
他还说:“对一些人来说,把印第安人集中起来、像处置无用的牲畜那样统统杀掉是件难以设想的事,但这种解除印第安人的痛苦的方式并非一无是处。”
意思就是,我把你杀了,我是在帮你解除痛苦。所以,他们不会有什么道德上的反思和良心上的自省。
为了断绝印第安人食物来源,美国政府当时还拨款1亿美元,让军队和民众去捕杀北美野牛,到1880年,1300万头野牛剩下不到1000头。
1890年12月29日“伤膝河之战”后,200多年对印第安人的杀戮终于结束,因为北美印第安人基本上已经灭绝了。
英国人还干过将天花病人盖过的毛毯送给印第安人的罪行,用传染病来消灭这些恩人。
当美国人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后,这些历史血迹怎么办?这不符合美国嘴里的“道德”、“人权”、“自由”、“平等”的说教。
“感恩节”则是个好东西,它似乎能把“白莲花”的血迹擦干净,还能开美颜。多好听的名称--感恩。
不仅如此,美国还会泼脏水给别人,用谎言把自己干过的种族灭绝罪行转移到别人头上,凭借的就是舆论优势地位。
其实,我们也不配过美国“感恩节”,因为我们手里真没沾过印第安人的血。
美洲大陆还有许许多多印第安人,也许有一天,美国人终于良心发现。那么,感恩节就肯定不会变成复仇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