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又看到一篇名为《原创丨欧洲终于醒了!默克尔开启合作新模式,特朗普决定出手?》(文中简称《欧洲终于醒了》)10+的文章。作者名叫“占豪“。来头很大,其同名公号原创文章几乎篇篇10万+。该公号这样介绍自己:“国际局势.财经投资.国学哲学:连续6年新媒体百大人物/自媒体最佳表现大奖/最受中国企业关注的自媒体账号/我们一起同行,我们一起进步。“
知名度响亮不等于他写得东西都是正确的或不容置疑。上面这篇文章(发表于6月25号)就有很多低级错误和硬伤。就这种低含金量文章也能获得10万+阅读量和三万多人点赞(号称最受中国企业关注的自媒体账号),值得让人深思。文章结构思路很清晰,一脉相承,一环扣一环,说得是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唯一遗憾的是,几乎每个论点都禁不起严肃的推敲,一个错误为另一个错误做铺垫,然后得出看似很正确,但实际上违背常理的结论。文章最大的漏洞是脱离现实。作者们有意无意把自己的观点视为真相,误以为现实能以主观意念而转移。这不是一篇以实事为基础的客观评论或分析,而是从主观层面上塑造一个作者们自以为是的现实。我在过去几年看过很多关于德国政治以及中德关系或默克尔的中文文章。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以不同方式误导读者。其写作手法也有规律可循。按照我的观察,他们一般采用以下手段:
然后花时间选择符合国内读者阅读喜好的标题,投人所好。再之后在中文网站上东拼西凑,寻找各种能够支持其标题的信息。最后得出一个哗众取宠的结论。结论往往都是肯定式的,没有讨论的旋回余地。首先,这种方法本身就很值得怀疑。目标性很强:为了通过创造更多阅读量来实现作者本人的名气或公号的商业价值。其次,作者往往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念为替代别人的真实想法。比如,默克尔被写哭了、美国被写死了、德媒友谊也被写死了等。就针对这篇《欧洲终于醒了》而言,占豪(或与其团队)的写法很符合这四个步骤。他们只选择那些貌似能够支撑其观点,同时又刻意或选择性回避那些反驳其观点的信息。假如作者只让读者接触单方面信息,其结论自然显得具有说服力。但,作者没提到了不代表现实中不存在,或许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欧洲终于醒了》提供的片面信息能充分证实这一点。作者(或与其团队)几乎只采用了中文媒体作为唯一信息源。这种方式本身就带有严重的偏差性。《欧洲终于醒了》的作者(们)意图告诉读者,其信息来源不容置疑,其结论也是完全正确的。无数读者居然都信了。接下来,我会针对这篇文章的几个硬伤进行解剖。读者们可以自行判断,《欧洲终于醒了》到底有多可信。尤其是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它赤裸裸地暴露了作者“邪恶"的一面。如果仔细看,会感到非常惊讶或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作者们的真实想法。全文以6月22号中欧领导人第22次会晤(文中简称会晤)和5月27号默克尔在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的发言作为论证依据。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论坛
基于此,作者得出三个结论。
原文如下:
一、默克尔要加大力度推进欧盟一体化
二、为了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必须与中国合作
三、欧盟应充分利用中美矛盾获利,而非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针对第22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以及默克尔在5月27号的发言,我专门写过两篇文章。我的参考信息出自几十家德国媒体,并都给出信息出处。
我的判断是:
中方媒体内容主要由三个标题概括: "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重申2020年达成中欧投资协定“、 "中欧领导人会晤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和"第二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释放四大明确信号“。所有华语媒体报道都没涉及到会晤具体内容。
反观德媒报道,既看不到信心和力量,也看不到所谓的四大明确信号,更对2020年内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忧心忡忡。德媒重在描写会议意见分歧,涉及到很多具体事项,以悲观态度为主。(请参考《第二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三个关键词分析中欧关系》)至于默克尔在5月27号的发言,我估计占豪(或与其团队)很有可能只参考了那篇被扭曲和误导性文章(“默克尔拥抱中国“)。对此,我在6月1号也写过一篇辟谣文。(请参考《华语媒体: "默克尔拥抱中国",默克尔: "我没说过这句话“》) 我在文中写道:“默克尔或许是被华语媒体错误引用次数最多的一位欧盟国家元首。“ ;
一旦被错误引用,就会被很多其他国内自媒体人继续错误引用。假新闻传播多了,很多人就信以为真。这是一个先生鸡, 先生蛋的难题: 是读者的盲目跟风导致自媒体人盲目跟风,还是反过来,又或者是同行的?事实是,国内媒体人也有盲目跟风的陋习。
假如以会晤和默克尔的讲话为依据,很难得出此文所说的三个结论。英国脱欧对自己和欧盟都是一种损失,但并没有对欧盟一体化起到绝对影响。当德国在2007年第一次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欧盟只有15个成员国。2020年,德国再次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欧盟已经扩展到27个成员国。同时,欧盟在不久的将来会跟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北马其顿进行加入欧盟的会谈。假以时日,欧盟成员国会超过30。总而言之,欧盟一体化的速度非常可观。不少人认为,欧盟的扩展规模速度太快,应该放慢脚步,进行深度一体化。因为欧盟正出现"两个发展速度现象“(EU der zwei Geschwindigkeiten)。两个速度首先不是指经济发展速度,而是政治一体化,比如民主以及相关议题的发展程度。当下最能反映两个不同速度的欧盟国家是波兰和匈牙利。它们正意图在民主本质上脱离欧盟,提倡一个所谓的“非自由民主“(illiberale Demokratie)。这是欧盟委员会以及其他西欧国家不能容忍的。
占豪(或与其团队)在文中并没有说清楚“加大力度推进欧盟一体化“具体是指什么? 仅仅拿英国脱欧之事不足已描述当下欧盟真实情况。
欧盟或德国跟俄罗斯的关系真的那么不好吗? 如果真是那样,为何欧盟和德国都顶着美国的压力,继续建设"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不可否认,欧盟同时也在针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这正好体现了现实政治(Realpolitik),应对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的话。该合作的时候就合作,不能合作时就别合作。
作者们在此表示,"只有中国是真心支持欧盟一体化的国家。“ 事实真是如此吗? 欧盟今年将和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等国家进行加入欧盟会谈。如果中国真心支持欧盟一体化,是否也义无反顾地支持他们加入欧盟? 据默克尔表示,她支持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有地缘政治稳定的考量,因为她当心俄罗斯、土耳其、萨特阿拉伯以及中国在该区域的干预。《欧洲终于醒了》还写道,“在这个战略利益方向航,中欧利益完全一致。“不清楚作者心目中的“中欧利益完全一致“都指哪些利益?显然,欧盟27个国家的观点跟占豪有明显出入。更让人费解的是,文中还写道:"为了推动欧盟一体化,必须与中国合作“。作者或许从未听说过17+1论坛。17是指东欧17个国家(其中包括欧盟成员国以及非欧盟成员国),另外那个“1“是指中国。从欧盟,尤其是德国的角度而言,"17+1“不利于欧盟一体化进程。据德国国会安全委员会主席Johann Wadephul博士(基民盟)在5月27号(跟默克尔发言的同一天,同一个场合)表示:"17+1“是妨碍欧盟一体化的因素。德国对向来对"17+1“论坛持有怀疑态度。Johann Wadephul
占豪表示,为了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必须与中国合作。
欧盟与德国认为,以中国为首的"17+1“实际上妨碍了欧盟一体化进程。
这是很多国内自媒体人或“专家们"习惯性犯得一个错误:把自己塑造成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费尽心思为他人"出谋划策",替别人制订最有利的战略方针。占豪似乎比德国人和欧洲人更明白,只有与中国合作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他自我主张地把全欧盟都代表了。文中这样写道:“默克尔一度希望在政治上获得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为此默克尔不惜显得有些“低三下四”,局面一度很尴尬。然而,当默克尔对特朗普报以笑脸之时,特朗普给的都是闭门羹。默克尔为了讨好美国,曾经一度恶化了中德之间的关系。“这是何等的一厢情愿啊。
2016年,当奥巴马最后一次访问默克尔时,他们在总理府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度对话。就特朗普有可能胜出也是其中一个话题。当时,奥巴马试着劝服默克尔,希望她再次参与德国总理竞选。因为奥巴马坚信,围绕整个西方自由世界,只有默克尔一人有足够的威严和威信。在某种意义上讲,奥巴马的游说更坚定了默克尔竞选的信念。我们不能忽略当时的一个真实情况,有不少媒体传言,默克尔曾有过退出政坛的念头。基于历史原因 - 先不说关系好坏 - 德美两国彼此有充分地认知。这就是说明,当特朗普还没有赢得大选之前,默克尔已经对他有深刻的认识。时至今日,默克尔没有一次在特朗普面前表现过“低三下四"。可能作者们看到过一张照片,在默克尔访问白宫时,特朗普拒绝和她握手。
(2017年3月份)
这个场面的确有点尴尬,但更多的是,特朗普此举在德国媒体(以及美国主流媒体)心目中的形象再次一落千丈。假如作者们是指这件事(“低三下四"),那么他们也忽略了另外一件“小事"。默克尔那次访美的时间是最短的,不到24小时。
1.)美国媒体把默克尔视为西方自由世界的真正捍卫者。特朗普表示不服,心想,为什么不是我?2.)《时代杂志》把默克尔评为“The Person of the Year“。特朗普表示很不服,为什么不是我?
3.)哈佛大学前年专门邀请默克尔发表毕业讲话。默克尔绕道华盛顿,直奔哈佛。特朗普表示很尴尬。这也算得上“低三下四“的表现?
"低三下四"的默克尔
默克尔对任何国家领导都面带(有时候是比较死板的)笑容,对美国总统这样,对其他小国领导人也这样。不能把默克尔的低调或一视同仁视为低三下四的表现。相反,常常吃闭门羹的好像是特朗普。默克尔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就让特朗普在短期内吃了两次闭门羹。(加文章链接)作者们还写道,“默克尔为了讨好美国,曾经一度恶化了中德之间的关系。“我想了很久都没想到答案。默克尔何时为了讨好美国而一度恶化中德关系了?据我所知,默克尔是所有跟中国保持关系最好的一位德国总理。她也是全世界访华次数最多的一位西方大国领导人。如果默克尔真的“低三下四"讨好特朗普,不惜得罪中国,完全可以直接拒绝华为。但默克尔没有这样做。事实刚好相反,正因为默克尔跟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或不愿恶化中德关系),不惜拒绝特朗普的威胁。德国(政府)就美国问题智库的能力远远超出占豪的想象力。德国或默克尔根本就不需要花两年时间才搞明白特朗普是何许人。中德关系并不是"最近两年才恢复正常的“或“默克尔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都非常积极",而是在过去10年都是如此。这又是占豪主观意念所致,并没有依据做支撑。作者们再次给德国出谋划策。比如“欧盟应该在中美战略矛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一点“(这句话很重要,后面还会再提到),“如果欧洲从开始就能搞清楚定位及时与中国开启新的合作,欧盟不会这么被动,两年多时间足以重新定位欧洲,夺回主动权“。如果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就能初步看明白占豪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德国想夺回主动权,就必须选边站,必须跟中国合作,必须站在中国这一边。要不然,欧洲还是没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德国依然没有主动权。看到没有,占豪已经替德国制定好了战略方针。然而,最好的策略是:德国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选择与中国合作。毫无疑问,在作者们眼里,德国选择美国是不明智的。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似乎也失去了不站队的权利。现实情况真如占豪所说那样吗?让我们要回顾一下文章开头的两个论证: 中欧领导人会晤以及默克尔在5月27号的讲话。我敢肯定,占豪的结论是从这两方面提炼出来的。遗憾的是,他也只引用了中文报道。然而,中文报道有失偏差,作者们却深信不疑。如果信息来源本身就存有很大误区,占豪的三个结论根本就不堪一击,丝毫禁不起现实的推敲。随后,他引用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又得出一个"刺激了德国与中国合作步伐的加快"的结论。我们在此要追问,德国人以及欧盟是如何看待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现实比占豪的想象的更骨感。整体上讲,德国的确有受到“刺激“。但受刺激的结果并不是加快与中国的合作步伐。就此次欧盟委员会出台的7500亿欧元援助资金而言,德国绿党国会外交发言人Omid Nouripour对《明镜》表示: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笔钱从中国人手里重新买回港口呢?“纵观德国媒体界、学术界与政治界,差不多没有一位有分量的政治人物表态,德国应该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事实刚好相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80%都是中国,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对此,德国媒体界广为流传的一个关键词是“负债外交“。总之,怀疑的目光远大于坚定合作的倾向。作者们得出的"刺激了德国与中国合作步伐的加快"的结论完全不符合欧盟实际情况。最后,占豪还表示,因为德国看到中国抗疫获得完胜,美国没有,因此德国和欧盟再次受到“刺激"。中国的成功应对也提供欧洲相对的模板和支持。基于此,"欧盟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大战略性意义,欧盟至少认识到了三重战略性意义。“此处的三重战略意义跟上面的三个结论有重复之处。比如:1. 欧盟一体化的推动必须有中国的支持才能更高效
2. 中国路线符合欧盟利益
3. 欧盟对外经济合作的未来在中国而非美国
针对第二点,他说“欧盟至少认识到了三重战略性意义“,“很显然欧盟与中国站在一起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大家没有看错,文章真是这么写的。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倒过来读。“很显然欧盟与中国站在一起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因为欧盟已经认识到这层的战略意义。重点是欧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是,欧盟真的有这么做吗?很遗憾,没有。
德国以及欧盟都不会选择站在中国这边,也不会选择站在美国那边。它们尽可能不选边站。选择站在中国这一边是占豪给欧盟提供的战略方针,并不是欧盟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既然欧盟想“推进一体化进程","发挥更大影响力",不愿意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为何要选择被中国牵着鼻子走,为何不可以自作主张呢?占豪之前以一种强迫式的语气说道:"德国必须与中欧合作。"
从占豪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欧盟“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可“。不知道这句话还包含了哪些含义?隐隐约约让人感觉有一丝威胁的成分或者领导对下级训话的语气。如果德国偏偏不摆正自己的位置又如何呢?在他的宏观战略框架中,欧盟只有选择站在中国这边才有出路。很遗憾,这不太符合实际。但是,不选边站也不等于不会跟中国合作。正如德俄关系那样: 一方面制裁俄罗斯,一方面跟俄罗斯合作建设"北溪二号"。这种"极具远见的战略目光“在国内自媒体很常见,甚至有点泛滥。他们总自以为是,洞悉一切,历史的进展完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只有他们有能力和胆识给“落伍"的欧盟指出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在他们的视角中,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中国转,必须跟中国合作才有资格拥抱未来。欧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么";;被美国大棒砸死“,要么亡于中国自媒体。欧盟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国内自媒体人手中。“默克尔,加油!中国人民支持你!支持欧洲和美国干“。
一、默克尔要加大力度推进欧盟一体化
二、为了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必须与中国合作
三、欧盟应充分利用中美矛盾获利,而非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欧盟一体化的推动必须有中国的支持才能更高
中国路线符合欧盟利益
欧盟对外经济合作的未来在中国而非美国
占豪之所以支持默克尔大力度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必须与中国合作,因为符合欧盟利益、原来只是想让德国和欧盟当炮灰。
让欧盟跟美国干是中国路线,然而这条中国路线符合欧盟利益?
他表示,欧盟应充分利用中美矛盾获利,因此支持默克尔带领欧盟跟美国干。按照他的思路,当欧美两败俱伤后,欧盟也只能选择跟中国合作,经济未来也只可能在中国,而非美国。不愧是大战略家。听到这,全世界都笑了。
同样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居然可以代表中国人民?他代表中国人民支持默克尔带领欧洲和美国干。
不知道默克尔听了会有何感想?
总结
之前常常听人批评我,不能跟这些自媒体较真,因为他们根本不能代表中国官方立场。
是,他们的确不能代表官方。
但是,自媒体根本就不需要代表官方立场,只要能充分影响普通群众就足够了。一旦数量庞大的群众信以为真,会形成一种所谓的民意。世上很多政府出台政策都会打着顺从民意的旗帜来解释其正当性。再则,很多政策出台都以所谓的民意为基础。但假如民意本身就不理性、不合理,甚至跟政府立场不一致,不就为难政府了吗?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读者重归理性?我并没有针对占豪其人(或团队)或该公众号,而是仅仅针对这篇文章煽动性和误导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