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六十年代的中国,我的生活可以认为是简朴,或者说贫穷。用当下时髦的语言来概括,我在青少年时代实际上过的是一种“低碳“生活。同现在的消费状况相比,我那时过得日子真是”Enviromentally Friendly“呀! 唐山很遥远? 北方瓷都唐山其实并不遥远,离我的家乡只有55公里。(最新消息,从今年开始,我的家乡已变成唐山的一个区了)。55公里的路程在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能算远呢?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开110公里,55公里只用半个小时,有的同事每天上班单程就有那么远。我买的第一辆二手车前车主只用了三年,但公里数已经超过了120000 公里。相当于每年40000公里。每天平均差不多就是110公里。但在六,七十年代,我们感觉唐山是那么的遥远,有的同学都上高中了,还都没有去过。当时去唐山的路是碎石路面,路上什么车都有。遇到牛拉车,汽车司机必须耐心的等待,对面没车时才能绕过。长途汽车需开两个小时。乘长途汽车两个小时按理说也不是很长。但我们为什么不去或很少去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穷”字。当时一个家庭的收入如果超过四十的话,应该就可算“中产阶级”了。大多数家庭在花钱时都要计算到“分”。这样的收入水平,花上几块,或十几块去一次唐山,同我们现在存钱去欧洲度假有得一比。当人们生活在半温饱和温饱之间时,大多数人连旅游的想法都没有。 小的时候,上学也好,四处玩耍也好,不管去哪里,都是走路。后来长大些,就骑自行车。反正一年到头,很少有机会乘车。 我有幸去过几次唐山。之所以能去,一是回老家要去唐山坐火车,一是随我父亲出差。我没有问过父亲为什么,大概是让我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吧。你的老家要是就在附近,父母又不是“公家”的人,真的是没有机会出远门。我的表弟出生时,他爷爷给他取名“路远”。意思是,爷爷家就很远,骑自行车要四个小时。姥姥家就更远了,在保定地区。去一趟汽车转火车,火车再转汽车,一天都到不了。这名字起得还是很有想象力的。不过姥姥家要是再远点儿,出了河北,到了安阳,路远恐怕该改成“路遥”了。 当我在七十年代末离开家乡上大学时,交通的状况同六十年代比并没多少差别。以后的几十年里,“唐山很遥远”的印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头脑中。俩年前回北京时,给小时的伙伴打电话。他说要来北京看我。我用停留在六,汽十年代的脑瓜一想,说你来吧。来一趟不容易,就住我这儿吧。可伙伴说,我现在有车啦!开到北京也就两个小时。早晨走,晚上就回来了。我一算,可不是吗。从家乡到北京,比从渥太华到多伦多可近多了。在高速上开这点路简直是小菜一碟。 我现在每天上班下班,送女儿滑冰。一天下来,开车至少要走三十公里。我现在一天消耗的汽油或者说用于交通的能源,可能比我人生的前十七年消耗的都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