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郭静尘的博客  
blah blah  
https://blog.creaders.net/u/6546/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小班好,但不是越小越好 2014-01-28 19:03:21
 

大约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夫人去参观位于市中心的一所蒙台梭利(Montessori)私立学校。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蒙台梭利的历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后,我们参观了各个年级的教室。在最高年龄组十二到十八岁的班级里,只有六个学生。一男一女两个大孩子像是到了快上大学的年龄了,而最小的一个大概刚从小学升上来。看到这样的景象,我顿时有种浑身发冷的感觉。先抛开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说,就是这样的班级,我是决不会把我儿子送到这里来的。要是你每天来到学校,就是与同样的几个人在一起,而且几个人的年龄相差这么大,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花钱买罪受吧!按我的想法,这还不止是受罪的事,要是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那损失就大大的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虽然受到了老师足够的关注,可能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但孩子失去的可能更多。比如说,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与同龄的孩子相处,从而没有机会发展与人相处的技能;孩子没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校无法交到朋友,大概也没有什么乐趣,这漫长的岁月该如何度过呢。

最近读到Malcolm Gladwell 的书《David and Goliath》,里面讲到了班级的大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Gladwell用一根抛物线解释了班级人数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其逻辑用中文的俗语来说,就是过犹不及或不要用力过猛。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分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就要减少。大众的常识是,似乎是班级里的学生是越少越好。用抛物线来说明,就是随着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学环境是越来越好, 曲线呈上升趋势。但这条线不会一直升上去。到了一定的数量,曲线会在一定的区间内成为水平线,也就是说,减少学生人数(也可以说是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并不能使教学环境变得更好。在北美现有的教学方式下,如果班级人数过少,教学环境反而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当班级人数继续减少时,曲线开始向下走。从总体上看就是一条抛物线,班级的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是最好的教学环境。那什么是最佳的班级人数呢?Galdwell询问了许多美国和加拿大的教师。这样的问题当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目作为答案。有的教师喜欢人多些,有的则喜欢人少些。大致的区间在18左右。班级太大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人数太少的问题在哪里呢? 在北美的教育中,课堂讨论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人数太少时,要使讨论热烈,充满生气就难了。人少时思路受限,讨论的质量也会降低。有研究认为,一个学生的表现与他周围是否有同样水平的学生有关, 特别是比较差的学生。你需要你周围的学生能够问你想要问的问题,担心你所担心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孤独。而当一个班人太少时,你找到这样的人的机会就变小了,周围的人都显得比你聪明。这就会影响这类学生的信心,对成长产生负作用。

Gladwell是个记者和畅销书作家,而不是一个教育专家。用抛物线来说明班级大小同教学效果的关系其实只是Gladwell认可的一个观点。在几百个有关的研究中,大约有15%的研究认为是学生在小班会做得更好,而这一区别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而另有15%的研究结果与其正好相反,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另有20%的研究认为班大班小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区别。其余的研究则不能得出任何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如何解读和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却同政治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政客们大多会引用班级大小无关紧要的研究,这样就不用多雇用教师,从而不增加教育支出;而私立学校和教师工会会支持班级越小越好的研究,私立学校要推销自己,招收更多的学生,工会要为教师说话,班级小,教师工作负荷小,还可增加人员。

也有人认为,小的班对幼儿园和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以及学习差,特别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是有显著好处的。另外,当学生人数减少时,教师仍会沿用原来教大班的方法,而把因学生人数减少所剩出的时间用来休闲,那学生就不会因小班而受益。但在一个专门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特殊教学的学校里,其教学本来就是个性化的。当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分配到每个学生时,学生受益应是明显的。在中国,因教学方法和和教学理念的不同,对班级大小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也会同北美不同。所以,对班级大小的认识,确实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受教育资源的限制,中国的学校的班要大得多。其实,在中国讨论减少班级人数的话题应该更有现实意义。

浏览(3323) (0) 评论(2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30 09:48:56
华人家长育孩不能只重智不重德,否则孩子或大人的收入与形为不能成正比。一会儿我会单上博文用实例说明这一点。今后我将多上这些实例,让大家体会一下钱,智与德在美国是什么关糸。
谢谢楼主及大家关心教育。有不少不同信息及观点大家才会有更多的思考。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30 09:21:31
不过,那个小市人口比较少共一万三千多人。富人家庭收入多,均给百分之二十穷人家庭还是全国第一。哈本县就一百万一人了。要均家庭收入,穷人比例也不小。就下了几名。但美国的贫富是比家庭均收入。又没有户籍。穷人也愛住交流好,热闹大城市。所以不少大城市甚至超级大城市的户均排名并不高。哈均平富。一大堆低收入家庭一均高收入。排名就高不了了。所以哪个城市及地区都有好区,差区。而户均收入就昰横量标准。如你想让孩上学。只看学校几组数字就会大概弄清学校周围的环境。
如: free lunch的比例。人口状况比例,(人种比例)及教育分数。
Free lunch比例越大,学校及周围环境越差。西裔,非裔比例越大,学校成绩越差。而亚裔越多处。学习竞争越激烈。所以你买房前先去分析数字。对投资教育都有利。哈,不过不能投机取巧,图便宜。一旦你以为占了便宜买到的好学区房,一般情况下是待划学期区。买进去后房价会跌不少。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30 09:02:31
但去年全美第一富县的华裔并不多。因那里多居为政府,军队及各级管理要员。哈,西裔低收入群倒在那县占第二人口。多为穷富两种人。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30 08:56:11
是因为移居这附近几县的收入在全美排名前十名占一半以上好几年。华人到附近几县定期要么高科技移民要么钱路官路移民。而高科技移民子女父母多从国内一流或超一流大学留学考入美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后期)为多。所以更重视学校及子女教育。哈,一代总不能不如一代吧。
回复 | 1
作者:郭静尘 留言时间:2014-01-30 07:57:47
看来你们那里华人社区的情形确实不同。我听说过我们这里有些孩子为了进Gift Program 而做题,准备考试,但还不是普遍现象。不过近年来,好像恶补,爬藤的风气有越来越重的趋势。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21:27:56
不相信考试制度公平就是文化差异。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21:25:57
我们育孩重点在好学校,高分上。而中产阶级以上不少家庭育孩标准在发挥自我特长,不错公德及社会能力不错上。那种走上社会后更管用。了解一百多公校(占县公校三分之二)还真只有亚裔一种为考IQ,名科技高中等自然选抜考试恶补。这样真的扰乱了教育秩序不说让家长自己更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这种考试类型不能争对补习的原因是。智力为100正常孩经做十次类似题型后,至少可到130。那是没补习之前1%的学生数量。如今华孩(大陆新移民孩为主)百分之九十九。只要不智障。这样对选拔来说毫无意义。160都有20%华孩(那可比爱因斯坦当年还高)无怪乎家长们高期望值。可能吗?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21:14:43
谢谢楼主回复。
好像华家长育孩观念与来美时间长短没关系倒和与不与他族交流有关。越与外族交流多,各种信息多的家庭,孩子越适应美国生活及学习。而越在咱族自我小圈子生活的家庭对自己孩子及学校越不了解。造成孩子,加长都有重压而缺少娱乐及社会活动时间。
回复 | 0
作者:郭静尘 留言时间:2014-01-29 20:26:41
回Yellow Witch: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对我们第一代移民来说,在如何转变教育理念,学习parenting方面确有一段路要走。据我对周围华人的观察,来得越久的移民,越重视对子女的特长,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希望有更多的人不要只重视高分,而是让孩子健康,全面,快乐的成长。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9:28:33
另,孩子上什么样的高中并不重要。但关键要早早引导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发展。但不能三心二意或怕吃苦。孩子一旦获奖,自信心培养出来,做其它事情就会比较容易。家长需要耐心加鼓励。哈还得有点压力。如难度一大想放弃时,不能太轻易随之。学专长之前先打好不能轻易放弃的预防针。
功课不用担心公分心。因一旦专长稳定后,孩子自己会去平衡时间。哈,这就是主动专长与被动专长的区别。但每个孩子智力及学习能力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学校不鼓励考IQ时作专门性补习。自然状态下成绩学校家长都可知学生能力范围。如一加补习,误差会大到不能够了解学生真正能力而过高期望值及过高学习难度不但帮不了学生反而造成许多问题。如: 心理压力,不自信,无能动等反面效应。
上周一熟识华家长一直以超高标准要求孩子。几次SAT都考不到家长及孩子自己预期高度。至使孩子脑缺氧送医。这在周围华人圈孩高中生中不少。有压力造成椎肩盘突岀,高血压等急症。
因为睡眠长期不足(有些孩通宵夜战)及疲劳学习使学校好担心学生身心健康。家长们担心吗?
恐怕直呼那2296的平均分是他人所逼自孩无法才拼的理论吧。
这是为什么? 在国内恶性竞争还不够。
想到这些,俺就更觉应积极上文。我们华家长自己逼自己的孩子。
我之后会单独上文解释我们没有必要走逼分这条路且中国适用是因教育体制问题。而在美逼分,用处不大。因为一上社会又回到能力高与分数的现实。
倒不如加强能力培养来得实用。哈,到时谁挣得多,谁更有机会享受生活。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8:51:38
我几年各校见过的有个性的华孩(考分在华孩中并不突出) 但最后总能脱颖而出被好大学相中。共同特点,这些学生被华家长们视为异类,不怎么样,没真才实学。哈,什么是真才实学? 就是个体对所做有特长的学科或亊无限热情及阳光个体。就这么简单。但十分难培养。需坚持专长七到八年。因为从个年数就可证明此个体对所做或所学之事有足够热情及认真态度。当然了坚持那么久,结果也一定不错且状态会很好,之后学任何事情应该比较容易。
哈,这逻辑只要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是可以看出来的。光高分证明不了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考大学审请需那么多材料,包括文章及推荐,社会能力证明及各项专长证明。顶尖名校还需面试。见人一聊天南地北就可知学生适变能力,社会性及知识深度了。那造不了假。
所以家长们不应去抱怨那招生制度,还是换个角度去酌摸怎样利用自孩条件及各校招生特点去教育孩子合适。另一些基本德育不能不重视: 尊重各族人及观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及抱怨不公。遇不公需自我奋斗解决问题。做事(不光学习上的事)心态良好。接受输赢。平等对人。这样一于人处,马上闪出。凭许多华孩智力再加这些。哈,不愁没好学校上。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8:30:19
谢谢楼主回复。
但对绝大部分大陆新移民家长来说,低标不可取百分之百通过而高标不上恐难接受。这是由于国内所受教育思维以考分,智力为第一育孩及为面子而活的根深蒂固观念取代了以自己孩子特长及家庭利益为第一性育孩方式。主要原因是华家长不能open mind看问题,容走人云亦云,跟着他人成功经验走之路。这并不全不对。但的确每个孩子无论智力,天份(各方面)能力,心理等都不同,如果跟着成功经验走,多半走不通。因为美国社会不管学校还是工作环境用人原则都先看个性。
哈,华孩会非常吃亏在因为没有个性及思考性,动手性及社会性上。
这点家长们得从小培养。越大越难影响孩子。
回复 | 0
作者:郭静尘 留言时间:2014-01-29 18:09:03
回Yellow Witch:
很高兴有机会分享你的观察和经验。你提到的两头公校的问题,恰好可用同样的抛物线来说明。家庭收入过低对子女的教育当然不利,但收入过高也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去好学生扎堆的地方未必是好事,这不仅适用于中学,也是同于大学。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6:42:14
当然这些情况是我在到过本县两百所公校中三分之二学校自行总结结果。我对学生人种,家庭状况,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比较感兴趣。喜欢研究各种信息及数据,希望可以免费帮助更多华人家长教育出有个性特色的华孩而不是千篇一律拼分考名校。那条路如今前途渺茫。有国内官族,钱族,智足。世界各地智族孩相拼。哈,恐不考满分也得靠满。那是条自杀型道。你想,要考那分,天才倒罢了(能酌摩通出题规律)不然靠补习。恐怕小命要撘上半条。不值。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6:27:34
本县人口状况(2012人口普查) 白人: 62.8%, 黑人: 9.0%, 亚裔(含太平洋各岛)18.0%, 印第安人: 0.2%, 西裔16.1%. 其它(含混血)10%.
公校原则上一校一种少数民族人口不能超过30%。但加州今年三月西裔将成第一大民族。
学校成绩及教学环境如何主要看低收入(free lunch)数据。此数据越高,学校越差(教学环境,学生行为及学习态度)。越低学校相对各方面都会越好。但由于亚裔总体行为自控性好,家长合作高要求学习。所以县里总用这部分学生去调结各种问题。学习平均分低及人口比例失调且教师教学压力也会相对减小。
美国房价与学区直接挂钩原因: 房产税是政府收入(三分之一)用于教育大头。当然高收入,大部分买好学区房(环境及治安等)相对好。这些家庭文化及对子女教育时间,精力,金钱上相对高。学生生源较好,学校教育环境也相对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华人家长挑学区原因。
但有一点,不是华人越多的学校学习环境越好。不少天才中心目的是为了调结失横的种族比例及学校周围房价而设。这一点往往被华人乎视。认为天才班地就是好学校。结果造成一些学校天才班亚裔占大比例,无论考试,学习竞争压力都大。美国考大学有一项数据是学生在班或学校排名。哈,亚裔一半以上的学校,学生成绩在30%都比一般高中前10%中高考成绩高两三百分都不止。这就是中美文化不同理解之一。还有许多,再详解。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4:21:38
哈,是心理,心态,行为教育。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4:20:42
中产收入及多元化环境公校对华裔孩各方面比较适合。两头公校,家长要花不少精力教育。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14:17:47
但不是每个公校。低收入群周围公校情况很糟,哈,小孩在那要有很好的自控。而特高收入也有不少问题,因为太多零用钱及一些惯坏的孩子。我会具体解释。
回复 | 0
作者:郭静尘 留言时间:2014-01-29 04:57:50
回Yellow Witch:
公校和私校,大班和小班的争论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同意你的观点, 公校的环境更接近于现实社会。
回复 | 0
作者:yellow witch 留言时间:2014-01-29 03:05:45
谢谢楼主介绍。
的确存在适应性问题。
几年公校进无数教室经验。感觉美国公校以培养学生适应性,社会性为目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学生和老师以适应美国多元文化及多变的环境。
而私校有点像中囯式教育。学生在适应性方面会没有太多机会提高。
如果父母能够保证学生出校门后也在小范围内生活,那可能比较有利否则对孩弊多利少。
这也是一些华人家长关心的是让孩子上顶尖私立学校好还是公立。
要本人选,一定是公立好。省钱抛开不谈。教育质量上好些的公立比质量好的私校不差。但在能力及社会性锻炼上。公校环境会占优。
当然这是美式教育观点,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于智力培养。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郭静尘
来自: 河北
注册日期: 2012-08-02
访问总量: 422,90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分享生活感悟
最新发布
· 加拿大萨斯卡通(Saskatoon)印
· 无产者厨师珍妮
· 小老板马克
· 回国时别忘了用快递和闪递
· 同法律争斗的海外同胞们
· 在三亚体会"东四省"(下)
· 在三亚感受“东四省” (上)
友好链接
· 绿草茵茵:绿草茵茵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瑾子:瑾子的博客
· 华蓥:华蓥的博客
分类目录
【老晋的渥村传奇】
· 无产者厨师珍妮
· 小老板马克
【同事的故事】
· 约会女同事被拒后 不要再试第二
· 上班第一天就成了“多余的人”
【往事回顾】
· 大水池里的小鱼和小水池里的大鱼
· 亲历唐山大地震 死里逃生
· 亲历唐山大地震 尸骨何处寻
· 亲历唐山大地震 拍照带来的麻烦
· 亲历唐山大地震 旋转晃动的大地
· 亲历唐山大地震 砸缸救父
· 亲历唐山大地震 逃生救人
· 一个国民党,三个共产党,一个大
· 妈妈讲故事:我的求学之路
· 少年时代的低碳生活—为什么小孩
【医学院】
· 印度制造的美国医生 中国制造的
· 去加勒比群岛读医学院
· 中国制造的美国医生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出国不易回更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在美国学医的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加拿大人不熟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申请美国的医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三)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二)
· 加拿大学医有多难?(一)
【业主与租客】
· 不要做蓝领的布兰德
· 一边玩游戏 一边上大学
· 房客的故事:在加拿大遭遇高衙内
· 我的房客:朱丽叶引火烧身 罗密
· 与房主周旋到底的“绅士”房客
【发现历史】
· 沙皇黄金与北方四岛
· 洪淳七 – 改变独岛命运的韩国英
【杂谈】
· 加拿大萨斯卡通(Saskatoon)印
· 回国时别忘了用快递和闪递
· 同法律争斗的海外同胞们
· 在三亚体会"东四省"(下)
· 在三亚感受“东四省” (上)
· 帮孩子做作业:从学前班到大学
· 小班好,但不是越小越好
· 加拿大住公寓:换电梯引发的故事
· 收到包裹时,先把它当作地雷或毒
· 近来埃及使馆门前很热闹
【体育】
· 中式篮球规则
· 麦迪出不了养老院了
· 中国乔丹的诞生
· 麦迪进了养老院
· 扣篮,我要扣篮
· 中国的金牌属于国家,美国的金牌
· 于洋和王晓理事件的错,错,错
· 修改篮球规则 创立中式篮球
存档目录
2022-11-07 - 2022-11-07
2017-10-07 - 2017-10-07
2017-09-10 - 2017-09-10
2016-08-19 - 2016-08-19
2016-01-01 - 2016-01-03
2015-12-24 - 2015-12-24
2014-10-12 - 2014-10-12
2014-01-07 - 2014-01-28
2013-12-19 - 2013-12-19
2013-07-06 - 2013-07-06
2013-06-02 - 2013-06-17
2013-05-01 - 2013-05-30
2013-04-03 - 2013-04-28
2013-03-03 - 2013-03-25
2013-02-06 - 2013-02-24
2013-01-24 - 2013-01-27
2012-11-03 - 2012-11-12
2012-10-04 - 2012-10-28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