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很久沒來自己的園子裡,四處雜草叢生。這兩天看了些東西,確實想寫上兩句。
再說《簡愛》
今天又把老版的簡愛電影看了一下,仍然感動,特別是結尾處,兩人重逢,都竭力控制
自己的感情,用調侃來了解對方的近況,但是哪擋感情巨浪洶湧,雙方都已經潸然淚下。
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我們終於知道,有情人可以眷屬。在最後這段如泣如訴的音樂聲中,
我想,作為觀眾和讀者,我們的感受,也是很難描繪的。
從中學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的感動和震撼,一直持續至今。世界上偉大的愛情作品很多,
中國的紅樓夢,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裡的娜塔莎和安德
烈伯爵,等等。但是我覺得,它們的力量遠不如這本。 為什麼《簡愛》這麼具有震撼力?
因為它不是一本才子佳人的小說。男女主人公都不美,簡愛的長相是非常平常的。主人
公的結局也不美滿,火燒莊園,男主人公還眼瞎,但是兩個人的愛情倖存了。它的力量
在於,這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愛情故事,但是,如果兩個人心靈的契合達到這個地步,
它就超脫了容貌,財產,社會地位以及逆境等等的限制,歷經磨難而終能常相廝守。
這是人性的偉大力量。
什麼是愛情的最終根基?心靈的契合。Soulmate這個詞語大概和其不無關係。
什麼是偉大的文學作品? 那就是歷經數代,都能有無數的讀者與其共鳴。因為時代不同,
價值觀,社會習俗,等等皆有不同,但人性與共。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能夠深達人性的東西,
也就超越了時代而不朽。筆痕墨影,永志不滅。
我想,我們常說的Classics 就是這個意思。
--------------------------------------------------------------------------------------------
張愛玲的遺作《小團圓》
其實她這本遺作已經出來一兩年了,最近讀了一遍。我的感想大概就是四個字: 無限感慨。
這是張親筆寫的自傳,關於她的家事以及和胡蘭成的感情經歷。哪天有時間好好寫寫我的
觀感,今天先隨便說兩句。
首先從文學的角度而言,其價值不甚高。張的文學才華,在女性作家之中,絕後不好說,
但是空前基本上是的。其小說結構的精警,布局的合理以及人性刻畫的入木三分,都是公認
的事實。但是這本,完全不是。全片結構相對混亂,人物紛雜,前半部挨挨擠擠出來快百個人,
簡直一盆漿糊。
但是今天不想細說這個。以後再開篇細聊。今天還是說一說書裡談到的她和胡蘭成的感情之
事。她和胡的感情糾纏,以前因為沒有她自身親口描述,我們所知都是從他處而來,包括胡的
《今生今世》。但是因為胡的人品問題,對於他書中所描繪都他和張的感情經歷抱有相當的
懷疑態度,因為處處都是倚人自重。對於張的態度呢? 我感覺她一直都是淡淡的,高傲的。
是嗎?完全不是。她從悉心的全情投入,到容忍胡的四處濫情,到最後的無法容忍而最終只
能悽然而去。她經歷了巨大的,毀滅性的痛苦。從她自己的描述來看,她從探望胡回來,有
兩個月無法正常飲食,只能靠西柚汁存活,最後瘦到形容枯槁而只能全然而退,還且不說胡
對她身體上給予的摧殘。細節在這裡就不說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她將至此枯萎了。
一代才女,再是孤高望世,但是終難脫一個情字。張在這點上,和芸芸眾生大概也沒有什麼
分別。張以後也再沒給過胡隻字片語,儘管胡多次去信,還把《今生今世》寄給她。她熱烈地
投入,也離去得決然。
那麼,她的心底里呢? 用張自己的話說,她寫這本書,除了以正視聽,也是為了為了寫感情的
遷回百轉,總還有些什麼東西留下來的。是什麼呢?
小說的結尾,張寫了她做的一個夢,20世紀30年代的愛情電影《寂寞的松林徑》的音樂調子中,
她來到山上一間紅棕色的小木屋,碧藍的天空下,陽光和樹影搖晃着,出現了幾個孩子,那些
都是她的孩子;然後,更令人驚異地,邵之雍 (也就是胡)也出現了。 他微笑着把她帶往木屋,
她羞澀起來,手拉手,“兩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然後,夢就醒了。醒來後,張在書中自言她
“快樂了很久很久”。 書就此結束。
這是很讓人震動的一個結尾。張不喜歡孩子,她對和胡的感情,也斷得決然。但是對於愛和溫
情的渴望,從來也未消泯。在這點上,她和敏然眾生是一樣的。最終最終,覺得和張是可以心意
相通的。這和她是不是才女,她書的文學價值,都再也沒有關係。因為,對於我而言,對於一個
熱愛她文字這麼多年的一個人而言,我想對於她人的了解,已經遠超過了其他。這也是為什麽
我在這個微博里,而把評論《小團圓》的文化價值先擱置一邊。
用張自己的名言,“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談不上,因為我還沒有那個境界。但是看過張的
這本自傳以後,我對她的很多作品,多了理解。不朽的文字後面跳動着躍動的靈魂,我們感受到了
她的脈搏。
如果想看張的《小團圓》,下邊有鏈接:
http://www.zhlzw.com/lzsj/zj/87597.html
201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