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装贵族,所以本来题目用的是浅谈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飲食,写到后面觉得知青本色已经暴露无遗,还就是过节和吃肉吧。
HH问你插队的时候多久吃一次肉,这是不用想就可以回答的,印象太深了,每月一次, 除了有特别的安排以外。比如被派工去烧窑,拷烟,榨油,或打石头起房子,都会餐餐有肉吃,有时做的好,还能喝上二两呛人的红薯酒。原因倒不仅仅是那些活特别累,而且是那些活都能带来经济收益,所以有理由吃的好。上水利工地是公社补贴伙食,以前已经说过了,但是大锅饭菜,只是闻到一点肉香味。运气好偶尔能摊上一两片肥猪肉。
每月一次是因为我插队的地方,几乎每个月农民们都要过一个节。有些是跟节气有关,有的没有。 我那时想可能是生活太苦,农民需要找机会慰劳自己一下,所以创造了那些节日。 说来惭愧, 都十几岁的人了,但我们常象小孩子一样盼望那些节日,就为了有顿肉吃。现在为了哄孩子吃饭,山珍海味上了都没有用。
节日各地有所不同,但大致差不多。 重要的八节是不可少的。 就是 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 中间还穿插一些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要庆祝一下。 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又称上巳节, 虽然黄帝跟农民早没有什么关系。但吃一顿来纪念还是必要的。 然后是清明节,大家要去拜山。 但这顿比较困难,因为四月是清黄不接的时候,城市小资叫人间四月天,在我们那里叫四月鬼门关,家境困难的不要说吃肉,能有玉米粥吃就不错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知青表现时刻,大谈流放爱国的意义和吃棕子。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八月十五过中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插兄看插妹,两眼泪汪汪。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赋诗就免了,猜猜拳喊两句一样红光满面, 志气昂扬。下面就要准备冬至了,俗话说,冬大过年。冬至过完就要除夕了。插青就开始准备回家探亲的年货, 同时开始交换怎么爬火车的经验了。车票是打死也不会买的,赶下车去就下趟车再爬上来,难道你还能下放我到那里去,再放远一点我就出国了。 久而久之,列车员和知青大家都混得面熟了,假装相互看不见。 中国人逃票的陋习是不是从此而来,有待贵族精英们的研究。
有人问,不是说每个工日才几分钱吗?肉从那里来? 如果农民靠那点工分,早就死光光了。 农民用钱主要靠自己。 猪是第一位的。 我们刚下去的时候,插青房还没有。就安排住在生产队里的猪圈上面。可以随地大小便。 不过大家觉得还是要自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马上都匆忙搬去跟房东去住了。其实整个村里都有一股淡淡的猪牛粪味道,但后来闻久了倒也不觉得什么。和村里村外的稻草野花树林炊烟味道混在一起,还觉得挺有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那么一点超然的乡土味道。怪不得现在被骂怎么还在怀念知青时代。还是真是有一点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