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或科学本身都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更不要说语言和科学一起谈。一般人是不会去碰的。 就象在学校的时候,物理学家常常说, 等我退休以后会去研究一下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 这就是说,这样的问题一般是没有确定结果和答案的。 如果有的话,也轮不到我们来做了。 就是大家探寻和讨论一下。 不过既然著名核物理学家badboy点名我这个非著名的老知青来谈,就勉为其难演义一下。Badboy 的主要问题是中文是不是可以胜任科学的表达和交流,这个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首先,我们假设大家都熟悉关于科学的各种定义,从实践上的定义到老玻的证伪论。 其实,对老玻的证伪论,很多科学家也都不以为然的,不过目前没有更好的,就拿来顶替一下,有人说,老方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让每一个中国的高中生都知道了谁是老波, 和什么是证伪。你在硅谷大街上随便抓一个 CS 博士来问 ,他大多是不清楚的, 而且很可能认为你化时间研究这样的问题是有毛病,他会告诉你,GOOGL和APPL的股票又要split了,你不如先想想这个问题。
离开股票,回到正题,或者说回到中国知识分子喜欢的务虚。 语言和科学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是有关系的。 因为语言不但是表达的工具,而且也是思想的工具。我们思考的时候,也是离不开语言的, 有时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所以善于抽象思考的科学家,常常好象显得语言和表达能力不足。 其实是与他们的思考方法有关。 简单说来, 他们想得太快,所以他们的语言表现出来常常也是跳跃性的。只有同样思考的人才能理解。黑格尔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写的东西在文字上也非常难懂,甚至常受同行批评,但是,如果他用正常的方式写,他的思想就无法表达出来。 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和科学关系的例子。 但后来演变为那段著名的批判: 如果哲学家们用日常生活语言来写出他们的思想,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什么思想也没有。 但是,语言并不完全是科学,或者说并不是像物理那样严密的科学。 正如思维并不都是科学思维,不但是人们做不到,而且是人们, 包括科学家实际上需要非科学的思维. 语言和生活又是紧密相连的,科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实际上,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许多决定,比如说找对象结婚,都不是用科学的思维来决定的。甚至常常都只是感性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例子开始,来谈谈中英文语言和科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