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談原生態的民歌
Ming Cheng
原生態的民歌其實在藝術上跟現代歌曲還是有差距的,不過含有生動樸素的藝術營養, 有一種自然和粗獷的美, 而這一點,正是很多憑空創作的現代歌曲所缺少的。如同原始的壁畫一樣,寶貴不寶貴? 當然寶貴,對藝術家來說如獲至寶,但從現代藝術的角度來說,很多方面是不及格的。
聽過新疆最原生態的十二木卡姆,對一般人來說簡直不能聽, 現在網上能聽到的十二木卡姆大多已經做了改進。 凡是用五線譜記錄下來的原生態的民歌實際上都已經做了改進, 最原生態的歌曲都是以傳唱的方式流行下來的,跟現代調性體系的五線譜是不可能一致的。 就如一個作家把一位民間藝人的故事記錄下來一樣,他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做了潤色。 比如王洛賓的達坂城的姑娘原來就是原生態的民歌,是他跟新疆民間歌手學來的. 但在他整理編曲之後就不一樣了,王洛賓把歌詞改成漢語,也必須對原歌譜做一定的修改才行,要不然節奏和歌詞是對不起來的。 但達坂城的姑娘是新疆民歌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已經不是原生態了。 現在爭論的只是王洛賓是否應該對達坂城的姑娘等歌曲擁有版權。 版權這個問題是到社會商業化以後才起的爭議。王洛賓以前也沒有這個煩惱。當然最後他大徹大悟,那是另一回事情了。 現在我們合唱團合唱演出,都要買歌曲版權的。 其他的一些王洛賓歌曲如等你到天明,一聽就知道那就是再創作了,雖然保留了基本的民族歌曲元素,但現代的成分太多。 等到瞿希賢把它編成合唱,已經是超級現代。
我們能聽到其他地方的著名的民歌則基本是再創作。如以前流行的雲南的阿詩瑪和廣西的劉三姐。現在又開始流行在舞台上直接唱原生態的民歌。 西岸指出,這主要是可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是不能持久的。
但是,話說回來,藝術往何處去,早已經是一個大問題,各種經典藝術的頂峰都早已經過去了。 百花齊放,也就是藝術的多元化, 看來是一個長期的大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