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咸淳三年(1267)12月,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抚副使呂文煥(?—1298年?)走马上任。 吕文焕是端平元年(1234)宋蒙开战以来襄阳第四任守将。端平三年(1236),岳飞收复襄阳后102年,襄阳守将是京湖制置使赵范。蒙军进攻襄阳。 城内宋军南北军队不和。北军主将王旻焚烧城池仓库,投降蒙古。南军主将李虎也乘火抢劫。襄阳30万石粮草,24库军械,和金银盐钞毁之一空。赵范受到降职处分,但仍任职京湖制置使。 蒙古人洗劫一空后退走,并没有占领襄阳。嘉熙三年(1239),孟珙进驻襄阳,并没有投入人力物力修复襄阳。15年来,襄阳基本上是一座空城。淳祐十年(1250),李曾伯接替贾似道任京湖制置使、知江陵府。贾似道调任两淮制置大使。李曾伯重视襄阳,命荆鄂副都统制高达带兵二万一千人进驻襄阳。高达经营10年,襄阳再次成为南宋边陲重镇,兵精粮足,城高水深。 淳祐十二年(1252),宝祐元年(1253),蒙军入侵襄樊一带,被击退。开庆元年(1259年),鄂州战后,高达以战功升迁湖北安抚副使,兼夔路策应使,知江陵府。程大元继任知襄阳府,直到吕文焕接任。 吕文焕一上任就碰上蒙军进攻。如果仍然是程大元或者高达,结果是否不一样? 他1286年从元朝宫廷告老还乡。假设他70岁退休, 那么1267年是51岁。吕文焕大概是吕文德堂弟,从军前曾学习兵法六韬,不像吕文德赳赳武夫。 也许少年时就有报国之志。 他的自述写道:“伏念某少服戎行,壮临边徼。 干戈满眼,轻性命于鸿毛;弓箭在腰,系死生于马足。” 吕文焕一从军,就在吕文德部下。最早的军旅经历是宝祐五年(1257年),跟随吕文德布防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 防止兀良合台从云南经贵州进攻南宋。以后随吕文德在京湖、四川作战,没有什么立功的记载。 倒是在景定三年(1262),因为遇敌逗留不前,而且谎报战功,被吕文德上报,理宗下诏削职两级。 咸淳二年 (1266),在高头赤山战斗中,被蒙军张禧打败。 吕文焕也许文武双全,也许文武平平。如果不是裙带关系,不知道他是否能在吃了败仗一年后,被授予如此重任。也许贾似道、吕文德都不认为襄阳有多重要,才让吕文焕赴任。 一到襄阳,吕文焕随即考察军队、粮草和器械,考察襄樊和周围地形。 城内有军队2万多人。鄂州战后(1259),宋蒙边境特别是京湖地区包括襄樊相对平静,不少士兵懒洋洋的。武器充足,粮食足够10年。盐和布匹少一些,够2-3年用,不是大问题。 宋以前襄阳是土城,宋朝改为砖墙。汉水从西北流向东南,在襄阳弯成一个背向东北45 度的马蹄形。马蹄两边相距离大约5.8公里。襄阳城西北临汉水,另外3面为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引汉水,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深2~3米。明代襄阳城墙,东西城墙分别长2.2公里、1.6公里;南北城墙分别长1.4公里、2.4公里;高8.5米,宽5~15米。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6公里。城门共有6座。南宋城墙,估计规模没有这么大。 樊城与襄阳城分据汉水左右岸。襄阳比樊城大,城墙更高更厚,护城河更深更宽。 樊城西南,西北东北都是陆地,只有东南邻汉水。吕文焕感到,守襄阳城没什么困难。蒙军要想强攻襄阳,将付出惨重代价。 吕文焕带着一队精锐骑兵,视察襄樊周边地区。虽然是新官上任,吕文焕曾经在这一带作战,对这里的地形不太陌生。书生出身的他心细,要再次实地查看一番。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边缘,往北30多公里就是宋蒙边境。北面几乎是一马平川,蒙古大军可以轻易、源源不断、不可阻挡地涌到襄樊。 襄阳城西边,从北向南,向东有几座小山:万山、虎头山、百丈山和峴山。这些山与其说是襄阳的屏障,不如说是襄阳的障碍。这些山头再往南,就是从北向南的凤凰山山脉。 襄阳和后方的交通有两条路线。 一条是西南凤凰山山脉和荆山之间的陆路通向荆门军。另一条是东南凤凰山山脉和大洪山之间的汉水及两岸的陆路与郢州相通。考虑到蒙人野战的优势,一旦和蒙古人在襄阳爆发战争,襄阳和后方只有汉水一条通道。 蒙古水军,已今非昔比, 汉水能不能成为通道,难以预料。 吕文焕沿着汉水右岸向南行14 公里左右,汉水在这里向东边绕了一个180度弧形,然后向西南流。对岸是鹿门山,山脚几乎伸到汉水边。汉水和鹿门山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靠近路的斜坡上,几百人挤在那里,地上似乎堆满了皮毛, 还有大群的牛,毛驴上驼着粮食。货物后面是一道土城,城墙大概三人高。远远望去,城墙里面似乎还有城堡,不少人拿着弓箭,长矛弯刀在里面来来去去。 吕文焕问: “那是什么?” 部将答:“蒙人开的权场。” “光化军的权场几年前就关闭了。 怎么会把权场开到这里来了?拦腰斩断我们的交通?” “那是吕制帅同意,朝廷批准的。” 我得和大哥商议,关闭这个权场。吕文焕想。
回襄阳的路上,吕文焕隐隐感到不安。远远看到襄阳城高大坚固的轮廓,他想起朝廷关于襄阳的战略地位,对襄阳应该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的争议。孟珙收复襄阳后,没有重建襄阳。 他认为取襄阳容易守襄阳难,守襄阳得精兵十万。重建襄阳费用浩大,得不偿失。接替孟珙的贾似道,在李曾伯主持修复襄阳时,曾经密奏朝廷,说襄阳“孤垒绵远,无关屏障”, 最好弃而不守。另一派则非常看重襄阳。曾经拜左丞相兼枢密使的李宗勉说:襄阳失陷则江陵危急,江陵危急则长江失去屏障作用。接替贾似道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的李曾伯,也非常重视襄阳。 他说:“惟襄阳天下之脊,古今重地,南北必争。”正是他派高达进驻襄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使襄阳重新成为边境重镇。他还请求朝廷给襄阳地区免税3年,得到朝廷同意。 从李曾伯修复襄阳后,再也没有谁说抛弃襄阳,除了理宗在开庆元年(1259)一度提到放弃襄阳以保鄂州。花费巨大重建的城池,城内可供10的粮食和军械,城内的财富,都难以放弃送给蒙人。 战略意义也许还在其次。高达经营襄阳10年,由程大元接任。程大元在宋史中没有立传,也没有多少记载。他大概在襄阳从1259干到1267。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守襄阳8年,朝廷对襄阳大概不那么重视。 襄阳弃还是守,非吕文焕能定。更糟的是,也许谁都不能决定,谁都不想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