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母亲 (五) |
| 初中以后,尤其是高中后,有了很多朋友,开始有自己的世界,母亲在我生活中的位置渐渐退居二线,基本上只管我的衣食和住,行大多是我自己做主了,有了大事和父亲商量。
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早上自己准备早饭,或是一碗油茶加一个烤馒头。来不及的话喝杯水,拿上考得焦黄的馒头就走了。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就在我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也是如此,不曾改变过。
上高中后,考大学不仅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每户家里有高中生的父母的最大愿望。为了孩子能顺利考上大学,父母们辛苦着,忙碌着,只要能帮助孩子考上大学,家长们都愿意做出努力让步和牺牲。只有母亲是个例外。
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觉着上大学是必不可少的,她甚至不鼓励我考大学,常说:上大学有什麽好的,将来毕业时全国统分,分到哪里也不知道。分到外地连家也回不 了了。她对我的计划是高中毕业就可以了,接她的班到茶叶店工作。父亲每次听到母亲如此说,都会皱起眉头,讲一声“鼠目寸光”。
我心里明白母亲是不想我离开家,离她太远,所以从来没有和她争论过,只是埋头学习。在报考志愿时,我也只报了一所外地的大学,其余的都在本市。后来如愿在 本市年大学,又在同一所学校念的研究生。这样下来就有整整七年的时间依然在母亲身边。如今想想,挺好的。只是不曾料到日后会远渡重洋,如今想见母亲和家人 一面实属不易了。
父亲在我上大学后不久因着一场意外突然离去,给了我很大的打击。那还只是感情上的,失去父亲真正的损失在精神上,不再有人愿意,并且有能力,给你支持,替 你想办法。记得从那时候起,我就凡事靠我自己了,不管我觉着自己行还是不行,都得自己面对。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我却更加地想念父亲,想他要是还在的活, 会怎末处理我面对的问题,想要是他老人家还在的话,会有多好,他的人生经验和个性,会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当然,没有父亲,我也走过来了,只是多绕了些 圈子。
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几年,就有人登门相求,母亲就又结婚了。母亲的新家我不喜欢,也不习惯,加上哥哥虽然比我大很多,遇事却没有我有主意,从此就更是凡事自 己一人当家作主了。没多久母亲就退休了,把原先准备留给我的工作给了叔叔(母亲现在的丈夫)的儿子。那几年我甚至觉着母亲已经把我忘了。。。
也不尽然,上研究生时,有一回周末回家(自己原来的家,不是母亲的家),正好母亲也在,并且有位客人,是母亲原来的同事,我管她叫杨妈妈。杨妈妈是湖北 人,一口的湖北口音,多少年都不曾改变。杨妈妈和母亲聊着天儿,要走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很小的红包包,打开来,里面竟是一枚戒指,是那种最简单的设 计,表面没有任何花纹,光面的。那时刚刚时兴纯金首饰,带的人很少。母亲问我是不是喜欢,我看了看,杨妈妈帮我带到手上,竟然很不错。母亲也很喜欢,径直 打开箱子,拿出一打钱来,交给杨妈妈。记得是500多块,当时的金价117块一克。
毕业后双向选自,我进了一个研究所,遇到了一位年轻人,年轻有为,自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年轻的访问学者。当时我感觉不错,就带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不同 意,觉着配我不上,哥嫂也都不是很赞同。想了想,除了个头低了些,挑不出其他的毛病,还是坚持结了婚。母亲不曾多说什么,默默地为我准备了嫁妆,从此我就 有了自己的小家。
记得结婚的头一年,我和先生之间摩擦很多,有时气不过,就回到自己的家,和母亲讲几句。母亲大多不说什莫,只是听着,从来没有说过女婿一句不是,事后却会为我流下眼泪。这些都是哥嫂后来告诉我的。
我出国后不久,母亲却因着中风而偏瘫,如今已经15年了。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每年寄钱回去,隔上三五年回家看看她老人家。她老人家如今还算健康,只是不能行走,讲话不是很清楚。
母亲的一生是再简单不过了,她对生活,对他人不曾有过过高的要求,也不会苛求自己,只是尽着自己的本分。少年时期的我曾经想过,要是上苍给我一位知书达理的母亲就好了,果真如此吗?如今的我却感到上苍给我的母亲真的很好,她给予我最大的人生礼物就是自由, 自由地想,自由的选则,自由地做,从来没有把她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我,留给我很大的空间,让我自己去体会,去理解,去调整,不施加什莫压力,不论做的好还是不好,都是如此。
想想母亲,看看自己,觉着我没有母亲活得轻松,时常担心孩子们的功课,有时会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其实人的天赋,潜力和兴趣大部分是天生的,所谓的“成才 的苗儿不用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做父母的只要略加引导就可以了。做个好父母不仅需要知识,更多的是要有一点视而 不见,知而不讲的融智。
母亲给我的戒指我还带着,简单,古朴,但却不会过时。(完)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