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禾末的博客
  闲散 散漫
网络日志正文
闲聊同学、同学关系、同学聚会 2025-02-04 10:44:07

我的朋友圈有两种对同学的称谓,老同学和亲同学。

老同学,是我的中小学同学之间的称呼。字面上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是强调着同学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的某个年月。也许是因为这是一个人在早期生活阶段结下的一段关系,即使谈不上好与不好,但是曾经的印象特别是关乎童年、少年、家乡的记忆还在,多年来一直保持了下来,所以这层关系自然而然带有因时间沉淀而生的亲密。尤其是,如果随后各自的生活再无交集,那么唯有时间上的关联是维系着这一关系的节点,冠以“老”字,表示没有其他因素的掺杂,倒也纯粹。当然不排除极少数的老同学因结亲、或者成为生意上的伙伴而彼此成为各自生活的一部分,同学关系因此变质,转而成了其他的关系。

亲同学,主要是我的大学、研究生时期同学间使用的称呼。除了时间的因素,一个“亲”字,刻意强调着与某人的同学关系的真实不虚甚至密切。

大学同学的确不一样,研究生、留学的同学亦是如此。

大学被标定为象牙塔,尤其是在恢复高考之后的最初几年,能考进大学,即使不是名校,本身就是资质不凡的证明。大学里聚集的是人群中的优秀分子,于是,一群带了某种如同“中举”一般的荣耀光环的人,在一个同样被荣耀光环笼罩的校园里相遇了,一种本是偶然的偶然,因而变得了不起。

大学一直被看作是一个人人生成就的起点、第一级阶梯,虽然在那时还无法预见其中的某个人未来究竟会出息成什么样子。但是,毫无疑问,校园里预埋着未来的种子,一个人的前程从那里开始。然后,在几十年的时日里,一点一点展开、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同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库,且价值不可预估。大学同学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含量。

进了大学的门,同系、同专业、同班等等的一众人,自然而然取得了同学的身份、名号。大家互为同学。

至少4年的同窗生活,不算长,但又似乎长的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筛选周围的人,或多或少地了解某个人,不论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其实,一些仅仅基于表象的分析,比如日常的行为作派,就会促使你或者愿意与某人接近,更多地走动接触,进而成为朋友,或者对其敬而远之,保持合理、舒服的距离。大学期间孕育出的友谊,起伏跌宕,而最终能真正升华、演化成终身情谊的,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同学其实只是很平常的相识,或者只是名字上的认识,或者只是面熟而已。但依然不失为是同学,因为那些曾经的一起度过的日子,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可抹去的。

除了成为朋友的,那些即使毕业多年后依然经常走动的同学,很多的关系也是浮于表面的,另一拨儿熟人而已。

抛开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究其根本,同学与一个人一生中在职场、邻里等所认识的所有其他人并无二致。只是因为是在那个特别的环境——学校——相识的,因而被归为一个独有的群体,有了特殊的称谓,呼之为同学。这也是同学关系中尚能存有一些坦诚、真诚、纯粹的缘由。有时候,一句“这是我同学”,真的会唤起当初的纯真。

有意思的是,尽管毕业多年,但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依然会延续着大学时代的结构,几乎丝毫不变。这大概得归因于读书时我们本原的稚嫩,还没有学会如何矫饰自己,大家展示出来的是真实的或者本性的自己。其实,这个群体一如社会一样复杂,那件名为同学的外衣展现的尽管不乏真诚、坦诚、纯粹、纯真,但掀开衣角,便可见暗流涌动。

用“亲”同学来指称大学同学,自是含有亲昵的意味,有其真诚的一面。这一称谓,是曾经的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里而形成的关系的证实。同时也略夹带了几分市侩,毕竟,因其精英的属性,大学同学关系也就成了一种可能被利用、攀附的资源性关系。一个“亲”字,无疑试图使这种关系确立得更明晰、无误。

基于同学关系的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同学聚会。

但是,有意思的是,总是会听到关于同学聚会的各种抱怨,经常听到聚会之后愤而退群的故事。

其实,明白了同学关系的实质,特别是自己在这个关系网中的位置,那么,你就会身心轻松、释然地去参加同学聚会,去纪念、回想自己的曾经的一段生活。

所以,如果你不抱有什么目的,同学的聚会,不会不同于任何的朋友、熟人的聚会。回忆以往,聊聊若干年之未见,填补一些空白,如果你真的对别人的生活那么感兴趣。

同学聚会,不必那么热衷,不必那么认真。

又到了纪念入学、毕业若干年的同学聚会的高峰月份,胡乱发些感慨。

浏览(2420) (1)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gskhgd 留言时间:2025-02-05 16:14:26

其实就是鸠山先生对李玉和说的一句话:只谈友谊不谈政治。就好了。

回复 | 0
我的名片
禾末_2019W
来自: Canada
注册日期: 2019-05-29
访问总量: 177,32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关于版权的说明
最新发布
· 闲聊同学、同学关系、同学聚会
· 三个半小时的“自由”
· 门当户对
· 包
· 窗户纸,夫妻关系
· 忽然想写家史
· 如花地下厨
分类目录
【读城漫记】
· 读城漫记——高铁游欧洲
· 读城漫记——哥本哈根的BAEST披萨
· 读城漫记——欧洲的廉价航班
· 读城漫记 —— 高铁游欧洲
【法研法评】
· 加拿大律师事务所业务无纸化、数
【美食心经】
· 好吃不好做的鹰嘴豆泥!
· 一碗红烧肉的无稽之谈
· 中馈之乐 —— 煮五洲,炖四海
· 中馈之乐(四)
· 中馈之乐(三)
· 中馈之乐(二)
· 中馈之乐(一)
· 煮一瓶苹果酱
· 不一样的法式煎面包 French Toas
· 种蒜
【时事漫议】
· 由“吃”说种族“隔阂”
· 你不可能不歧视
· 找寻适度
· 征收土地增值税——酝酿中的房地产
· 从上海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看国内环
· 惊人的食物浪费, 我们应该做些
· 应当比较地分析、看待国内基本生
【生活随笔】
· 闲聊同学、同学关系、同学聚会
· 三个半小时的“自由”
· 门当户对
· 包
· 窗户纸,夫妻关系
· 忽然想写家史
· 如花地下厨
· 看急诊
· 入乡随俗——移民的自我身份认知
· 买房“小九九”
存档目录
2025-02-04 - 2025-02-04
2023-03-06 - 2023-03-06
2023-02-07 - 2023-02-20
2023-01-29 - 2023-01-29
2022-12-07 - 2022-12-23
2022-10-09 - 2022-10-09
2022-09-28 - 2022-09-28
2022-03-06 - 2022-03-13
2022-02-07 - 2022-02-13
2022-01-06 - 2022-01-27
2021-12-31 - 2021-12-31
2021-07-09 - 2021-07-15
2021-06-03 - 2021-06-24
2021-05-30 - 2021-05-30
2021-04-01 - 2021-04-01
2021-03-01 - 2021-03-22
2021-02-05 - 2021-02-25
2021-01-24 - 2021-01-28
2020-06-11 - 2020-06-11
2020-05-04 - 2020-05-21
2020-04-10 - 2020-04-30
2020-03-02 - 2020-03-30
2020-01-03 - 2020-01-14
2019-12-10 - 2019-12-30
2019-11-07 - 2019-11-29
2019-10-09 - 2019-10-31
2019-09-05 - 2019-09-25
2019-08-09 - 2019-08-20
2019-07-04 - 2019-07-28
2019-06-02 - 2019-06-27
2019-05-28 - 2019-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