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大约需要十八年的时间吧。说大约,是因为,虽然成年是标定、衡量一个人心智成熟程度的标准,但却是无法量化的。
人生初始的这个阶段,按照如今的平均寿命来计算,至少是一个人1/4的生命长度。目前,所有的教育理论一致认为,这些最初的年月,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的确是这样。自初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人生观中那些最初的生活理念的汲取,我们人性之中各种人生品质的养成,我们初始的人生境界的塑成,我们生活行为中的很多关键的因素,比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的获得和沉淀,都来自于这一生活阶段。 门、户,即是家庭。曾经,出身何门何户,很重要。固然,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其中一个最具体、直接的因素。 对此,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 我们的文化中素有门第观念。人们用世家、名门、望族一类的词汇,用来形容一个人出身的贵。用世代书香一类的词汇来表达出身之雅,亦有蓬门荜户等来谦称出身的卑微。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世家大族,书香世家,官宦之家,中等、小户人家等等一系列描绘家庭环境差别的词语。 在车马很慢的年代,人们几乎完全囿于原生家庭的环境之中。一个人的修养、修行、最初的关于世界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其生长的家庭环境,来自于其家庭或者家族所根植的社会环境。或许有偏离,但不会出其左右。那时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或者至少人们是这样认为——一个人的品行。有钱人家的子弟可以读私塾,甚至远行、游历,“见识”自然要宽广许多。如果一个人有幸出身于书香门第,或多或少意味着他/她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有可能知书、达理、懂礼节。 门第,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层级。旧时人们对于女子的称谓,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天资聪慧,如若出身简陋,至多是小家碧玉;如若出于名门望族,便被冠以名门淑女,至少也会是大家闺秀。家好人必秀,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人们早已不再囿于车马很慢,而是生活在一个万里通达的世界。生活中的迁徙,不论自愿与否,不需思量,无需周折。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一个人出门看世界的脚步,更何况,互联网无限放大了人们看世界、涨见识的可能性。 门户观念依然存在,只不过已不再只局限于、不再仅指一个人原生的家庭或者原生家系,外延有了很宽的延展。一个人生活、成长的社会环境,诸如地域、城乡、院校、职业、工作单位等等,都被纳入了决定一个人门户等级的参考因素。再细化下去,甚至一个人曾经上的学校、玩儿的游戏/体育项目、吃的食物、住的片儿(东城、西城、海淀),等等,都是原生门户的定义因素,也即原生的环境,定义了一个人的社会门第。 我的一个浙江籍的朋友,严肃认真地告诉他儿子,一定不可以娶东北妹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之广,各地民俗之不同,导致南北东西的迥异,演绎成为人们携带的生活习惯、社会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举止等等方面的差异。一方盛赞之事,或为另一方不齿之举。地域歧视,地域崇拜,这两个极端的事物,在地域门户观念中平等地共享秋色。 还有我们看得到的城市、县城与乡村的对立,“大地方”与“小地方”的互不相容。凤凰男、孔雀女,是两个一直存在的群体。多少年来,两个群体相互示好,然而在现实中,他们试图融合的努力却屡屡受挫。 一个人上的学校,不只是大学,甚至曾经上过的中学,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社会关系/社会圈子。在不同院、校独有的文化氛围中浸染的经历,所受到的周围的同伴的影响的程度,会成为一个人人格中文化内涵的构成成分,也是现代“门户”观念中独树一帜的标准。在外人眼里,普莉希拉·陈(Priscila Chan)或许因为和扎伯格同是毕业于哈佛,才使他们看起来更般配,尽管Priscilla来自越南难民家庭,而小扎是犹太后裔。名校光环、效应不可忽视,它丰富了一个人的经历,也带给人以足够的自信。 工作、职业——外企、国企,体制内、体制外,大厂、小企,等等,无论哪一个,都是一个人社会门第的构成要件。 所以,当一个人年届而立之时,十几年的脱离了原生家庭的生活阅历,他/她身上的原生门户的印记应当是逐渐衰减的,或已被洗刷掉大部分。当然这取决于一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自我意识,特别是当一个人已经意识到、认识到原生家庭、地域带来的局限、短板等等,努力地、有意识地纠正自己,虽不致脱胎换骨,但至少会在某种程度上修正、改变自己。 不要低估一个人融入其新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后续的生活经验,对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同样重要。 有一个让我曾经迷惑不解的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记得曾经咨询过我儿子学校的老师,他解释说,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常的反应。但显然这不只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特殊反应,不只是荷尔蒙爆发后自然、自动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因为在那个敏感的年龄,他们感受到了家的局限、家与社会的冲突,他们在做选择,接受了家庭没有的、新鲜的事物,或者在努力挣脱家庭的束缚。不惟是一件好事。 当初,郑(太子)忽辞婚,直接的理由是郑国弱、齐国强,高攀,或者强攀,会造成婚姻中的不平等,“人各有耦(偶),齐大,非吾耦(偶)也。” 这也许是最早的以门当户对为由辞婚的例子,被奉为经典。 也许,走进婚姻的一些初始的门槛,很难否认,无法忽略,这似乎是门当户对之说的合理之处。但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皆是后天所获,非我们天生之本性。能得,亦能弃。一些“坏”的东西,至多是“积习”而已。我们一生都在学习,在自我矫正。人生很长,夫妻之间相互学习,两个人之间因原初门户而有的差别,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缩减。 2023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