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引起全民热议。我也凑个热闹,说两句。 垃圾分类回收,是全球共识性的保护生态环境、拯救人类未来的举措。上海此举,并非创新,惹得众人聚目,只因拨得了头筹。 国内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已经多少年了。巨量的人口,以及由其促动起来的巨量的需求和消费,不用太费神情就可以想象得到,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多严重。 垃圾回收的最终目的是治理或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中国而言,垃圾分类回收,只是治理环境污染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 上海当局似乎认为,搞好垃圾分类回收,就是截住了垃圾的源头。这是一个非常浅表的认识。的确,有效的垃圾回收,有助于清洁城市市容和环境,但离环境污染治理还差得很远。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需要的是整治。而整治,应当从整治污染的真正源头着手。在环保的语境中,垃圾只是污染的载体,而不是污染的来源。 有些污染源,受当前人类科学认知水平和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是全球面对的共性问题,比如广为使用的节能灯泡中含有汞等有害成分。而有一些污染源,则是中国特有的,是可以控制甚至根除的,取决于政府如何引导、管理。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国每年生产很多有害的东西。改革开放30多年直至今日,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是只求速率,而无顾其他。支持国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物资、物品的生产,从工业标准、原材料投入、配料使用到生产工序、管理规范等等很多方面,或无章法,或不循章法。这两天,“江苏抽查15批次卫生纸中,有9批次细菌菌落总数超标,占比高达60%”的新闻,即是最好的例证。产品生产出来,不合格,不能使用,即是一种污染,且不说其间浪费了多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 再以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塑料制品为例。加拿大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塑料制品有7种。这些塑料制品能够按规定回收再利用,是因为它们是合格的名副其实的塑料产品,都有明确的标识和标号,扔者明白,收者清楚。而国内,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没有诚信经营的习惯,如有毒的保鲜膜一类的东西,其生产本身就是在制造污染。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 控制污染源头的另一个方面,是减少过度生产。各级地方政府逐名,企业逐利,无视市场秩序和规律,为了抓取短期经济利益,盲目扩张、生产,这便是市场上充满着粗制滥造的、几近于垃圾的低质、劣质之物的症结所在。应当贯彻工业产品品质标准,禁止生产低劣质产品,同时加强行政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实质性地从源头减除有害垃圾的产生。否则,治污就是流于形式。 垃圾分类回收后的下一个阶段,是处理,也即将能够再利用的废弃物变成有用可用的东西,或者努力“变废为宝”。但是根据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上海将投入200亿元,“2018年新、扩建5座湿垃圾处理设施,另有3座设施在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的7座干垃圾处理设施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显然,至少在目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只是简单而初级的填埋、焚烧。 垃圾分类回收,不只在收,不只是简单汇集、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一埋一烧了之。分类是筛选,回收是为再利用。显然,上海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远没有准备好,在概念上根本没有搞清楚垃圾回收的根本含义或宗旨,只望收了垃圾,清理出城了事,而非意在深度处理方面下功夫,其结果必将造成二度环境污染,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可用土地,会污染土壤、水质;焚烧会污染空气。国际上已经有十分成熟的针对不同种类垃圾的回收处理再生方法,何不取经效法? 分类回收的垃圾,后期处理有两个主要目标,其一,变废物废品为可用之物,再投入使用。其次,合理有效处置有害垃圾,减少环境污染。这才是垃圾回收的真正意义所在。能重复利用的原材料,如各类纸质物品、玻璃制品,经回收后重新投入作为原材料使用,才能做到减少原始资源的开发,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对于国人而言,这场垃圾回收改革不亚于一场行为革命和文明革命。这样说一点儿也不为过,想想国人久禁不止的随地吐痰的恶习。人们需要对“新”的垃圾处理方式在行为上认可,彻底清除、改变乱扔垃圾的陋习;在意识上认同,将垃圾分类清理变成一种自觉的意愿。 上海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环境、整治污染的重要和长远意义,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有益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