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号,George Floyd 安葬。因他的死而引发的反种族歧视的抗议示威,席卷美加,漫延世界。 种族歧视以及当代社会中其他的社会歧视现象,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等,其实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社会现象、社会事物之间只要存在着不同,存在着差异,就不可避免地会生成相互歧视的观念。这是歧视生成、存在的根本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歧视的产生和存在与消除歧视的方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应当区分开来。 我们不讨论带有政治、社会意义的歧视,不讨论解决因某种歧视而产生的更深层的歧视以及社会冲突的手段,只说说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那些带有歧视色彩的细小的心理,以及在这些心理驱使之下,人们的带有歧视色彩的、但无关乾坤的日常行为。 歧视是人们普遍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对世事的一种态度。歧视的产生,源于我们对世事的偏见。而偏见的大小、程度,囿于一个人的有识的程度,与源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经验和体会而形成的见地有关。见地越是深刻、广泛,偏见越少,对某一件事产生歧视的态度越是不易。 我们对于世事的认识,或者因个人知识层面的不同而不同,或者由于对于社会准则、规范、习俗等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对于一件事情,人们经常会有迥异的认识,比如认同或者否定一种社会现象。有不同,就有比较。有比较,就会生成偏见、成见,进而演变为歧视。 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比较。以自己为标准,把别人拎过来对照一番;以别人为标准,把自己拎过去比较一下;或者以自己认可的某种世间的标准、原则为尺度,把自己、把别人拎过去对比、然后相互比较一番,这些最常见不过。如果你说你在生活中不做对比,不因比较而生成对某一事物的歧视性的观念、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夸张地说,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选择、决定,就是基于歧视的心理、怀着歧视的心态而作出的,比如北美华人中盛行的、经久不衰的推娃爬藤热潮。甚至我身边的朋友,也曾披荆斩浪为培养藤娃而奋斗过。 以进入藤校作为享受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可厚非。藤校之所以为藤校,因为它们汇集了名声名气、教育质量、文化特质、甚至出了校门之后的工作保障等等,类似的理由可以列出一长溜儿。选择爬藤,显然是比较的结果,得之于一个信念:只有藤校才是最好的。但是,对于爬藤的偏执,非藤校不进,其中隐含着对非藤校的轻视以及狭隘的偏见。 在中文字典里,歧视的同义词,包括鄙视、藐视、轻视、蔑视、轻蔑等等。通俗讲,就是“瞧不起”,“看不上”。这些词代表着一种自高而下的态度,传递的是在某一方面处于优势的人,对于与自己相比较而处于劣势的、不如自己的人的低视。 百度说,歧视是“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多带贬义色彩,属于外界因素引发的一种人格扭曲”。虽然我不能完全同意这个释义,但是,生活中与这一解释十分扣合的例子很多。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她工作的公司里,一位来自国内某一无以比肩的名校、而且极其骄傲其名校背景的女生,很是不屑与同部门的其他华人员工说话聊天儿,甚至走廊过道里遇见,都很少抬眼打个招呼。相信这只是极端的例子。 歧视者与被歧视者之间通常存在着某种不可逾越的悬殊,所以有“孔雀女”、“凤凰男”一类的称谓,也有“学霸”、“学渣”一类的标签,“剩女”这样的群体归类。这些词汇的出现,并非只是无端的发明,而是现实中人们的歧视心态和行为的文字表现。 还有一种歧视,我把它叫做“自我歧视”。热衷于攀比,仰慕、追崇远远超出自身能力的目标而不能自拔,官场中的谄媚,一些人因此而自愿地把自己置于被歧视的地位。 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亲朋之间,也不同程度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歧视。有的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有的会很严重。信不信由你。 歧视无处不在。
歧视以及相关的那一组词汇,虽然在字面上、语义上饱含着负面能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能转化成现实性选择的推动力,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积极的。歧视或者被歧视,如果感受到了,会引起我们思考,进而调整、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我们曾是歧视的施与者,有意无意地,比如当你表达对一件事、一种现象的看法,潜意识里支持着你的观点的某种信念或观念,或许带有歧视的色调。而且,经常地,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是歧视的受害者。 时下的漫延至世界的反种族歧视的“运动”,一方面,以极端的方式,强调了、突出了种族之间固有的、存在着的歧视,另一方面,激化了固有的矛盾。社会偏见不会因为一场“革命性”的运动而被革命掉。(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zcxMTg0) 2020年6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