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生来入画,随处撑开画板,就是“洛水桥边春日斜”。我说作画人呢,在街边逸笔轻拂,全神贯注,对来往不息的脚步声有静音功能。或者三五成行坐小马扎上写生,秋鬓含霜,沿水道一个接一个排下去,好像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小儿郎。我是在画中漫步,过一道水,走一座桥,真是富有啊。有句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百八十座寺庙,数量多到让大诗人感叹不已。但是南朝的江南,面积方广千里,480座庙宇的数目如果与这个城市的桥比,怕是微不足道了。这城市只有八平方公里,桥梁数是416条,举目是桥,抬脚是桥,看不尽,走不完,像进了宝窟,神仙点化的宝窟,源源不断。这座城市当然是威尼斯,唯一的。 中国的美桥常常形如彩虹,曰“虹桥”,半径小,弧度圆,陡然高拱,讲究铺排和富丽。威尼斯的桥坡度缓迂,造型挚婉,像一牙上玄月,可以几步走上去,坐上边摇晃双腿。不时站在桥上看桥,褐红色的桥身,或者纯白色,老砖旧石,黑色的铁制桥阑雕绘连锁,平和安适,讲究而不奢华,是品味。水太窄,桥大多没有底墩,桥头从一边的楼林出,桥尾在另一边的楼林落,或者直接从水这边的门楼,到水那边的门楼。朱墙古窗,新长成的花草金英翠萼,被微风吹得蹁跹,中间搭着一座座桥,舟停在桥边人家的门前,门前无人舟自依墙。“六朝旧事,一江流水”,有了这些流水,有了这些小桥,邈远的风烟当真意蕴如画了。 不知道走了多少条桥,还是走不够,后来看到桥时难免暗喜,唯恐贪心被神仙看破,突然把桥收回去。最有名的桥之一是大运河上的里亚尔托桥,别名“白色巨象”。所谓白,因为整座桥采用白色大理石,所谓巨象,自然指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威尼斯桥中的庞然大物,不能跟其它地方比。这桥的特点是有一层阁楼覆盖,桥形貌似一顶拿破仑的帽子,周正威严,精致华美,帽子内开店做生意。这一带商贾密集,资金流动最大的年代,大概是莎士比亚拿她作背景写《威尼斯商人》时,百舸争流,紫驼翠釜,不可一世。我走到这里的当儿,正在维修,被篷布蒙着,好像在手术中,外人不得入内。并不觉得遗憾,不只是上次来时曾经从桥上走过,偏爱那些月牙儿般的小桥和流水。
大运河上的四座大桥中,最喜欢学院桥,不关名字的事,清逸雅致的是桥本身。这桥的来历也有些意思,属于无心插柳。威尼斯人是厚古薄今控,说原来的金属桥从质料到形状都太现代,像一台豆荚紧身衣的剧场闯进一个短裤体恤衫,扎眼难忍。于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拆掉,准备重建砖石桥,承继威尼斯的古风气脉。此桥是临时搭起的过渡木桥,不想这座用木条辫织的桥,窈窕精美,楚楚动人,虽然更现代,却让挑剔的威尼斯人珍爱不舍,永远留下来。怎么看,她都比里亚尔托桥好,那桥官气浓重,故作道貌岸然,装。 餐馆很多,菜单挂在街边的柱子上,穿黑色长围裙的男招待热情招呼:你好!但凡见到亚洲人,都是“你好 !”不知道怎么找到一个巷子,只有一米多宽,没有酒香飘出,吸引人的是餐馆门上伸出的招牌,横空出世,几乎跨越巷子,风雨剥蚀里满是三代鼎彝的风致,禁不住拉门进去。有些意外,所有的桌子全部虚席以待,五六个男招待垂手门边,这样林立恭候的阵势在维加斯见过,美国其它地方很难看到。既来之则安之,不管门后如何冷落。点菜时换了几个招待,聊得挺用心,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可是听不明白。男招待介绍一个招牌菜,说是从海里来,这我懂,说有壳,我也懂,但不是虾,不是蟹,也不是贝,那是什么?我的海产知识有限,不懂了。结果端上来还是虾,小虾仁意面。不过这虾不寻常,不像多数虾那样味道闲散,别看只有一小粒,但凝聚,浓烈,挥发良久,有火腿那样的强势,体积不等于能量。 也许我把威尼斯的象征太不当回事,到圣马可广场时,差不多是夜景了,落日溶金的时刻早已过去,圣马可大教堂上的金箔马赛克弦月窗,不再华光煜煜。天空最后一层薄蓝也徐徐退场,看不清门上四座金色铜马的虎踞龙盘,拿破仑曾经把这四座马运走,放在巴黎广场。他夸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设个行宫,改个名称,都能理解,可是一个被法国人奉为神明的大皇帝,却那么没见过东西。也不奇怪,占领者的抢掠习气。四匹马后来被夺回物归原主,现在门上站着的是复制品,真物在圣马可博物馆。这地方是威尼斯的中心,威尼斯的荣耀,教堂顶的塑像浮雕如花喷,繁绮一片,看不过来。教堂内更瑰贵,黄金坛后殿的围屏上,全是金玉,宝石,珍珠,极尽奢华。对我,这种景致像静物画,无论多么工整稀罕,名气响亮,看过一次,吸引力便大幅去磁。 大广场的一侧是小广场,托卡雷王宫一边面向小广场,一边面海,托卡雷王宫又是一座可以洋洋千言的著名建筑,仍然从旁边走过,也不想对她一一。走过王宫去看叹息桥,在另一座小桥上看,夜降人散,房屋黝黯,水也浓重如墨,只有桥白得刺眼,像一只老虎头,目光冷涩,一张大口深渊般无底。有人从叹息桥上过,走得很慢,脚链嗤啦嗤啦刮着桥面,是一身囚衣的犯人被押往监狱,这桥一头通王宫的审判庭,一头连监狱。天是看不见了,桥全封闭,只有两个窗孔,抓着手铐链子凑上去向外张望,圣乔治岛上的红墙绿影在远处依稀,海水碧波涟漪,一条贡多拉挹流而过……以后很难看到了,唉!喟然长叹。叹息桥由此得名,有传说的成分。此时自然不会有人过叹息桥,是射灯营造的萧杀之气。瑟瑟发冷,回去。 大运河另一边的圣玛利亚教堂区行人不多,第二天走这一带时,阳光清凌和艳,像带有强化颜色性能的洗涤剂,所照之处,古旧是古旧,到处烁彩冉冉,小桥唇红齿白,水流细波滟滟,橘红的房屋更加澄明,一墙翠蔓瀑布般落下。都是画,不烟雾朦胧,意在言外,这画感情炙热,直抒胸臆,感染人,沉醉人。静静看,不敢打扰,连贡多拉也不来这里。时而见一些伸出水外的木桩子,在水道深处零零散散拴着小船,海岸边也有不少木桩子,根根肃立,如一列卫士。威尼斯的街道房屋下全是木桩,已经在水里泡了一千多年,依然顽强支撑着整座城市,城市每年下沉一到两毫米,是不是因为那些木桩渐渐年迈无力了?人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下沉,木桩蜡炬成灰燃烧自己,为留住威尼斯的绝世之美。 威尼斯的桥:
木条学院桥: 叹息桥:
处处如画威尼斯:
今年做的月饼:
祝中秋快乐!千里共嫦娟!
链接:“妹妹你坐船头” (组图) 奥林匹亚的垃圾和裸体(组图) 人没走到先晕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