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谁下的不抵抗命令? 张学良!
这一点没有必要争论, 张学良军阀手下也不可能听蒋介石的命令。 但是,不抵抗的责任是谁? 蒋介石。 这是因为张学良听蒋介石这个把兄弟的。 简单说张学良上当了, 后来的西安事变就是证明。 张学良把结义兄弟换帖当成很神圣的东西,真心被蒋介石忽悠了。
张学良年轻气盛,东北人脾气火爆,张学良自己当缩头乌龟根本不是他的性格, 如果他是缩头乌龟,那么他就该向日本人妥协,而不是加速换旗易帜,得罪日本人,更不会有后来的西安事变。 并且, 虽说当年整个中国国力不如日本,但是在东北,中国军队占据绝对优势, 兵力对比是20万对两万, 即便留在东北沈阳的留守部队也比日本多,并且, 东北军武器装备决不比日本人差。 所以, 张学良没有妥协的理由,也没有自卑的理由。 张学良如果在东北抵抗,那么日本918没有成功的可能, 当时奉天正规军就有一万多人,加上被蒋介石杀掉的黄显声领导的警察部队即便不能彻底打败日本兵,拖到增援部队到来是能办到的,没有918,日本没有战略物资和前进基地中日不可能有全面战争。
蒋介石为啥要张学良不抵抗? 除了国力弱的公开借口, 和什么争取国际同情, 等待日本与俄国美国利益冲突等骗人的说辞之外, 蒋介石最主要的目标是吞并东北军, 让东北军替他打内战。 后来的事实也确如蒋介石谋算的那样, 只不过最后一次欺骗失败, 西安事变时的张学良并没有真正看清他这个把兄弟蒋介石两肋插刀瞄准的是他张学良的两肋。 所以要跟随蒋介石到南京用糟蹋自己的尊严脸面的方法去树立把兄弟的威信。 可惜, 张学良不知道,蒋介石的把兄弟都是蒋介石后院的猪,桌上的肉, 就以为自己与李宗仁冯玉祥不一样, 大概胆量来自与宋美玲的露水之缘。
对了,张学良忏悔录, 用一句话“是我下的命令”交换蒋介石没有临死时杀掉他, 是耍了滑头的,不但如此, 爱夫心切的于凤至到处伸冤还差点把张学良搞死, 估计是宋美玲不打答应。
宋公明说的好,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要贯彻这个政策,决不是下一个命令就能实现的,蒋介石的政策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文告,电报,密谈等等全部活动中,历史记载: 1931年春以来,日本在东北地
区相继制造了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并公开在沈阳街头搞军事演习,其侵吞东北的野心昭然若揭。可是,那位蒋先生想的却是今日中国唯一之敌人为赤匪。(6月5日在南京立法院讲话),把反共当成头等大事而将民族危亡置之不顾。7月
24日蒋发表《告国民书》称:“排日运动,荼毒国家,并损坏政府而已。”取缔了在南京等地举行的抗日集会。然而,
日本的侵略步伐并不因南京当局的妥协退让而稍缓。老蒋自己不抵抗,把希望寄托在国联身上。8月16日蒋某人给张学良发了铣电,声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千万不要逞一朝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9月12日,事变前夕,蒋某人特地前往石家庄召见张学良,当面指示:“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 只有提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
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风风雨雨,沟构坎坎。她给予他她所能给予的一切:时间、关怀、体谅、爱护、帮助……。张学良去台湾后信仰基督教并接受洗礼。根据基督教教规,已婚男人只准有一位夫人。宋美龄就
抓住了这一点作为借口,用政治手腕胁迫张学良同于凤至离婚,好断绝张学良申请去美国探亲定居等的理由。于凤至对于这些怎能不知?无奈之下在离婚协议书上签
了字。然而在他们正式离婚之后于凤至仍然视自己为张夫人;离婚后张学良给她来信的称谓没有变化;宋美龄每年给她寄的圣诞贺卡上,称谓也仍然是张夫人。起因
是:1964年7月1日,台湾《希望》杂志在创刊号上刊载蒋家父子利用张学良的长信通过特务炮制的《西安事变忏悔录》, 当时正在美国洛杉矶养病的张学良结发妻子于凤至,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显得格外震惊和气愤,因为她从辗转得到的《西安事变忏悔录》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屈辱。这篇奇怪的东西让她蓦然想起1940年在贵州与张学良分手前的一些秘密谈话。
当时,于凤至在贵州幽禁地因被检查出左乳发生癌变,才经宋美龄暗助前往美国就医。临行前张学良叮嘱她:此行赴美就
医,无论将来病情是否好转,都不要再返回贵州。他希望于凤至到美国后,设法把当时尚在英国读书的几个孩子转到美国继续学业。当然张氏此举的更深层含意是蒋
介石有一天要斩草除根,而于凤至去美可为张家保存“骨血”和“人脉”。在谈到自己今后能不能去美国与于凤至相会时,张学良告诉她:只要蒋介石在世,他就绝
对不会有出头之日。而他只要有一口气,也绝对不可能“认罪”。
基于上述原因,当 1964年于凤至在美国听说张学良《西安事变 忏悔录》发表的时候,她的 第一感觉就
是: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忏悔录》是假的,甚至是蒋介石及特务以张的名义伪造的。可是,这一次于凤至是真正地想错了。因为她做梦也不会想到,这篇刊载在《希
望》上不久又被台湾下令收回的所谓《西安事变忏悔录》,不但确是张学良亲笔所写,而且还是应蒋介石的要求不得不写的。只是这篇上陈蒋介石有关“西安事变”
经过的长文,并不是以“忏悔录”为主旨,而是以“回忆录”和“长信”的方式形成的,发出此信后又被台湾当局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并被冠以“忏悔录”三字对张
学良进行丑化与诋毁罢了。
不明真相的于凤至借此在美国掀起一波“为夫叫屈”的传媒大战。《洛杉矶太阳报》首先刊发于凤至谈话,进而向台发难。接着《 纽约时报》
也载长文抨击台湾长期羁押张学良。由于张学良在西方的政治影响及于凤至女士借台湾“伪造”《西安事变忏悔录》一事在国会参众议员和司法界上层人士中的奔走
呼号,很快就造成了对蒋介石极为不利的声势。这样,就引起了台湾当局对于凤至的强烈不满,其中不仅包括蒋介石父子,甚至也包括与于凤至始终姐妹相称并素有
往来的宋美龄的不满。于是,蒋介石有意改变对张学良的处置意见:与其长期幽禁而惹是生非,不如快刀斩乱麻以绝后患。这就是张学良和于凤至必须解除夫妻关系
的政治背景。
据新发现的有关史料,真正意识到张学良和于凤至必须离婚,而且一定要敦促于凤至马上离婚的人,并非之前相关 纪实文学中所说的宋美龄,而竟然是张学良的多年至交 张群先生。
张群早在1929年张学良易帜前夕就受蒋介石指派前往东北沈阳。张学良子承父业后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断然决定“ 东北易帜”,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听从了南京政府特使张群的建议。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蒙难并失去自由的20多年里,张群由于政治方面的多种原因,暂时与幽禁中的张学良
疏远但仍然保持着神交。1959年张学良从高雄迁回台北后,张群又成为张宅的座上客。而这次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异,为什么始作俑者竟会是张群这位台湾政坛的
重要人物呢?
张群过问张学良家事,并情愿亲自赴美游说于凤至在协议离婚手续上签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发生作用,这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于凤至在美国听说张学良发表《西安事变忏悔录》后对传媒发表的多次谈话。
于凤至在美国对参众两院议员发起救张呼吁攻势,非但没有起到营救张学良和让张学良有一天来美与她团聚的初衷,甚至在
客观上还起到她做梦也想不到的副作用,那就是于凤至虽然知道蒋介石惧怕美国,却不知蒋介石正因惧怕美国势力的从中干预,才忽然对幽禁刚刚解除,仍在蒋眼里
是冥顽不化“东北虎”张学良的高度关注。
蒋介石始终认为只要于凤至还在美国,张、于两人亲生的几个子女还在美国,那么张学良的心始终会向往美国,这无疑就是张学良将来的一条后路。而身体状况始终不如意的蒋介石,当然不能不顾忌到他百年以后不想看到的事实:“东北虎”有朝一日飞出台湾,飞到美国后再前往 中国大陆!
蒋介石之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于台湾大溪行馆召见幽禁中的张学良以及后来同意宋美龄关于让张氏从高雄搬回台北的建议,完全是基于宋美龄在其中发挥和解玉成的作用,当然后期也有其子 蒋经国的游说因素在内。不然,若依蒋介石从前的主意,恐怕要一直将张学良幽禁至死方解心头之恨。
所以,1964年当蒋获悉于凤至在美国施压的消息后,在憎恨于凤至到处为张氏游说奔走的同时,也想起了仍在台北幽居的张学良。蒋介石甚至还萌发让张学良作 杨虎城第二的罪恶念头。
张群作为国民党政权的高层要人,他当然是最先洞悉蒋介石心中恶念的知情者。出于对至交张学良生命安全的考虑,张群认为有必要让张学良认清这样的现实:如果继续和于凤至保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很可能给张学良自由的彻底恢复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张群也重提了张学良好友 张大千对张的希望:尽快给赵四小姐一个应得的名分!
张群的这种考虑得到了宋美龄的积极赞同。张学良也对此善意表示理解和同意。于是 张群才以私人名义从台湾飞到了美国,秘密来到洛杉矶比佛利山上于凤至住所,当面向她说明与张学良办离婚手续的近因与将来的益处。
于凤至在其回忆录中又表示:“我思考再三,他们绝不肯给汉卿以自由。汉卿是笼中鸟,他们随时会捏死他,这个办法不成,会换另一个办法。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我给这个独裁者签了字。但我要向世人说明,我不承认强加给我的、非法的所谓离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