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炒作貨幣金融戰爭, 這一次真有那麼一點味道了。 本來中國股市狂跌, 而斷電拉閘的確是美國交易所。 可見很多企盼中國倒霉的新朝與舊朝權貴子弟們既失望
貨幣和金融這種詞說起來既熱鬧,又玄乎,其實只不過是經濟活動的表面現象,就像我們說誰的氣色好只是身體健康的表象。
經濟活動的本質是物質生產,美國無力維持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黃金帝國“也是表象,本質是美國的工業對日本、德國、西歐乃至新興工業化國家逐漸喪失了競爭力。比如20世紀50年代美國生產了全世界90^的收音機,20世紀60年代幾乎都被日本搶去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生產了全世界90呢的電視機,到20世紀80年代又都被日本人搶去了。”二戰“之後,全世界都開美國吉普,到了越戰的時候美國老百姓開大眾曱殼蟲,美軍自己都開租來的豐田陸地巡洋艦。
與此同時美國武器對中國,蘇聯這些對手也喪失了威懾力。前面說到美國人在越南損失了7000多架飛機,其中有3000多架是被我們援越的高炮部隊打下來的,援越部隊損失只有1400人,這和抗美援朝時期美國空軍對志願軍陣地動輒投下幾萬、幾十萬發炸彈,而我們只能從美國啞彈里拆出炸藥來挖防空洞相比,雙方的技術差距正在迅速縮小。
美國的工業優勢越來越小,美國人也得改變策略,寓言故事裡說得好,如果不能跑得比老虎快,跑得比同伴快也行。”比優“不成,美國還有一個”比爛“的選項,只要別人比自己更爛,自己依然是勝利者。美國也許不能既有黃金又有工業,不過只要美元相對其他貨幣更穩定,那麼美元依然是最可靠的國際結算貨幣,按前面說過的,美國就依然可以坐享鑄幣稅。可見,這裡的關鍵是,如何讓別人的貨申更”爛“?
美國做到這一點的方式非常直接一一上暴力。美國有兩個大洋當護城河,大部分作戰力量可以不駐紮本土。依靠”二戰“勝利者的身份,再加上對抗蘇聯威脅的理由,美國在德國、日本、英國等工業國駐紮重兵。這些軍隊就是美國操縱金融的本錢。
20世紀80年代,最大的工業品出口國從美國換成了日本。換個角度說,只要擁有日元,就可以像擁有美元那樣得到最充足的工北品供應。這很容易導致日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美元變成國際硬通貨,這個時候日本也確實在四處發放日元貸款8美國的對策是用政治談判來改變匯率。1985年,美國把日本人拎到紐約廣場飯店開會,逼迫日元升值。日本人事後大叫這是美國人的陰謀,要打擊日本人的出口,壓縮日本人的美元資產,陷日本人於金融陷阱云云。
其實呢,就事論事,日元升值對日本帶來的好處也不小。但從長遠來看,這點好處壞處都不重要,美國人只是向世界宣告:一個由美國駐軍保工的國家,是沒有資格談論獨立金融政策的。日本固然可以發行以工業品為後盾的紙幣,美國卻可以決定紙幣的實際價值。曰元匯率秦旨坐了一趟過山車以後,借過日元貸款的國家也都損失不輕,日元從此也就傷不起了。
類似地,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德國和整個歐洲都依賴於美國駐軍保衛。20世紀90年代的波黑戰爭、科索沃戰爭,如今的歐債危機,也都能隱隱看出來一些政治化金融操作的味道。
世界上有美國駐軍的國家畢竟是少數,還有許多國家美國沒法直接下手,比如說俄羅斯、中國,這樣的國家也可能囤積大批美元。如果美國逼人太甚’對方完全可能撕破臉,用大拋售、大擠兌來砸金融盤子,讓美元狂跌成廢紙。
但美國還有一個絕招一一控制資源運輸和供給。任何沒有美國駐軍的國家都可以拒絕美元,但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拒絕資源進出口。所以,美國就可以靠世界最強的海軍力量控制資源的運輸,操控資源價格。尤其是日本、德國這種本土資源貧乏的國家,資源供應幾乎完全依賴於美國海軍的保護,顯然不敢再去分美國的金融蛋糕。
里根當政時期,美國為了打擊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鼓動伊拉克向伊朗開戰。當戰爭進行到1985年的時候,兩伊打紅了眼,互相襲擊油輪,連科威特和沙特的油輪都打。伊拉克有美英法支持,導彈夠用,伊朗就搞土辦法,在整個海灣地區布設水雷,打算兩敗俱傷地阻止海灣原油出口,結果油價飆升到30美元一桶。各國紛紛要求大國負起責任來,保護油輪,平抑油價。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艦隊都應邀前往海灣,但蘇聯明顯心不在焉,派去了有航母殺手之稱的”現代“級驅逐艦一一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產油國,油價低了對蘇聯並沒有什麼好處。
美國為了證明自己的資源控制力,認認真真地護航。結果毫無懸念,里根的艦隊在蘇聯”現代“級戰艦的圍觀下,輕鬆掃蕩伊朗海軍,清除了海峽里的水雷,保證了各個工業國的石油供應,順便還打下一架伊朗客機。
從美軍護航伊始,油價就開始下跌,從1985年底到1986年10月,由每桶28美元暴跌到6.8美元。這對日德這些工血國來說是莫大的福音,對於石油收入豐厚的蘇聯來說是個促成解體的導火索。但說到底,美國人證明了自己可以靠海權,擁有對全球海運的控制力。要用資源就得出口東西,交鑄幣稅,換美元。前面提到的”海權論“,說的就是這個。
波斯灣護航這類的事情,美國隔幾年就要干一次,迫使所有國家都承認用美元購買資源是最可靠的交易方式,不承認的國家就要被敲打。1991年,薩達姆占領了科威特整個國家,美國不過是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了事。到了2001年,薩達姆宣布改用歐元結算石油收入,美國立刻炮製出一個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藉口,把抓拉登的事扔在一邊十來年,扭頭衝進伊拉克,吊死了薩達姆,順便把他倆兒子也一塊宰了。對於美國來說,可以客忍恐怖分子,也可以容忍不太聽話的薩達姆之流掌握一部分資源的生產出口,但絕不容忍不用美元就能買到石油。
美國在澳大利亞、沙特,科威特等資源國,在巴拿馬運河、波斯灣等航運樞紐地都有龐大的軍事基地。這就像控制着全世界每一條海運航線的閘門,全球物流業都在其股掌之中。別的國家不拿美元買資源,不給美國交過路費,不管是造東西還是賣資源都是沒有出路的。
美國控制海權,在各地駐軍都是手段,目的是控制資源。所以美國除了控制物流外,一有機會也會親自霸住幾塊油田。
最大的油田在沙特阿拉伯,1932年美國人利用英國勢力衰落的機會,支持伊本。沙特兼併了英國支持的漢志王國,建立了現在的沙特阿拉伯。
作為交換條件,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出錢和沙特王室合辦阿拉伯-美國名油公司,一口氣租下沙特2/3的領土,控制了沙特的石油。在其他阿拉伯國家,美國人也都如法炮製。由於中東國家自己缺乏技術,石油的勘探、生產、儲運基本上都是美國合資方在一手操縱,當地王公只是吃個乾股。
說實在的,人人都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美國能霸住這些油田,還是靠暴力。過去都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現在對於美國而言,就是槍桿子裡面出美元。而且槍桿子的硬度完全和美元的堅挺程度成正比。暴力梢有減弱,美國坐地分贓的能力就要減弱。比如說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打手,1973年埃及和敘利業從蘇聯弄到了大量蘇制先進武器,圍攻以色列。美國趕緊把儲備在歐洲的武器甚至作戰人員運過去馳援。其他幾個產油國還是不買賬,趁機宣布石油國有化,並且漲價。這一連串的事件,背後的核心原因止是美國陷入越南戰爭,被中國蘇聯聯手打得灰頭土臉,所以資源國不看好美國的未來,打算改換門庭甚至自立門戶,美囯的影響力自然就下降了。美元也跟着疲軟,整個20世紀70年代,美元平均每年貶值7免。
這和前面說到的尼克松廢除金本位制是一件事,都是美國工業實力衰退的結果。不過既然美國這時候已經是玩”比爛戰略“了,衰退也無所謂,只要蘇聯贏不了,自己就輸不了。
廢除美元金本位制以前,尼克松已經派師爺基辛格完成了秘密訪華,美國對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心裡有了底,至少不用再擔心撤出越戰之後中國會幫着蘇聯接管整個亞洲,終於可以結束倒霉催的越戰了。隨後美軍開始逐步撤離,越戰結束省出來的軍費重新投入到新式武器研發上,美國的槍桿子又硬了。
1969年美國海軍研發了新一代戰鬥機F-14,這是全世界第一種三代戰機,看過好萊塢大片《壯志凌雲》(TOPGUN)的觀眾大概都會有些印象。到現在為止,F-14還保持了空對空導彈射程最遠的世界紀錄,F-22都趕不上。蘇聯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發出導彈射程差不多的…8-31,但是空戰機動性又完全不能比。不過F-14對美國的意義不只是性能,有點像中國搞出了J-10,是美國走出冷戰頹勢的標誌,所以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大批鐵杆F-14迷。
美國軍火商做項目都是玩釣魚工程,先報一個低價,等拿到合同再漲。但是因為60年代美國的軍費都花在打越戰上了,製造商格魯門公司沒魚可釣,軍方沒錢就拿出合同來較真,禁止漲價,格魯門只好偷工減料,結果早期的?-14問題叢生。到美軍撤出西貢的時候,派了幾架F-14去掩護,只敢遠遠地朝着西貢的方向用201)1111機炮亂打一通了事。
等到中美關係緩和,越戰失敗不會造成美國戰略體系崩盤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美國終於又省出一筆投資造出了合格的三代戰鬥機。
美國隨即開始向靠石油漲價賺了錢的中東國家大肆攤銷軍火,F-14就賣給了伊朗79架。最近幾年美國為”核問題“跟伊朗鬧彆扭,當然說到底其實也是不能容忍伊朗前幾年借美國陷入伊拉克戰爭之機,改用歐元結算石油出口。
為了阻止伊朗得到F-14的零配件,美國乾脆讓海軍的F-14退役並且徹底銷毀,所有生產模具工裝也一併銷毀。美國人自己跟自己較半天勁,可伊朗的F-14還是照樣飛,不但在飛,而且伊朗人打光了買來的”不死鳥“導彈之後,又把”霍克“式地空導彈改裝到了F-14上,繼續維持戰鬥力,誰更有出息一些顯而易見。所以現在美國有不少?-14的發燒友反倒成了伊朗空軍的粉絲。
除了F-14,晚兩年服役的F-15又賣了62架給沙特阿拉伯,雖然賣幾架飛機賺不光產油國的石油美元,但是先進的武器卻可以讓產油國的親美政權自保,不至於因為保不住軍事實力換個靠山。為了維護這些武器,培訓使用人員和指揮官,產油國還得和美國保持越來越親密的關係。這樣,美國保持了對產油國的控制,就可以長期擁有開採這些國家石油的特權。
中東國家自己沒有技術開發石油,只要美國還能繼續控制自己政府和軍隊的高層,這些國家的石油就會全部或者大部分包給美國的石油寡頭開發和銷售。平均起來美國人在中東挖一桶石油成本不過1?2美元,然後只需要交1/3給所在國,剩下都是自己的,這些年國內汽油動不動漲價,說實話這事真的不能賴發改委,只能說愴杆子裡面出石油。
中東產油國好歹都有個國王,油田算王室的家產,跟美國人討價還價還是當自己的事來辦,所以全世界的產油國那麼多,只有中東的富裕。在拉美和非洲那種經常換獨裁者的民主國家,美國人、歐洲人拿到油田是按一畝幾美元或者幾美分買的。總統想和美國談?對不起,馬上就有個上校發動政變廢了你,給面子讓你流亡,不給面子直接槍斃。
所以委內瑞拉的總統查韋斯挫敗了幾次政變之後,在拉美儼然就成了一個神話。只是產油國就這麼一個查韋斯,還得了癌症,也不知道下一次政變是什麼時候,總的來說,大部分產油國還是聽美國管,石油也歸美國賣。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如杲沒有什麼特別行情的話,美國本土紐約、舊金山之類油庫賣的油一般來說每噸都比沙特、科威特油田直接系送到碼頭上的還要便宜個幾美元。
美國能操縱油價,打仗自然變得有利可圖。美國人能決定自己什麼時候開戰,就能知道石油什麼時候漲價。2003年美國打了伊拉克,油價就從20多美元一桶漲到了80多美元,最高的時候衝到150美元。中國每年要進口1億多噸石油(丨噸石油約7?8桶)‘伊拉克戰爭以來,每年要為石油漲價多花幾百上千億美元,這都是要靠我們生產東西來換。所以石油漲價,賺大錢的其實是美國。
美國能賺到錢,就能繼續控制石油,能控制石油,很大程度上就控制了工業國,有了工業國的工業產能為美元做擔保,就能繼續印錢。印錢反過來加強了美國的控制力。這個暴力一一財富的循環就是美國人坐地分贓,不千活也分享世界經濟增長的更深層次原因。
這個秘密喬良將軍在《美元為何而戰》的着名演講中揭示過一一從”地緣戰爭“轉向”中緣戰爭“,這絕不僅僅意味着詞彙的變化,而是冷戰以後霸權形態的根本轉變。節選自:大目標: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