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和
要详细解释的是“通印子鱼”。此即子鱼,产于福建莆田。之所以称为“通应子鱼”,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宋代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兴化军莆田县去城六十里有通应侯庙,江水在其下,亦曰通应。地名迎仙,水极深缓,海潮之来亦至庙所,故其江水咸淡得中。子鱼出其间者,味最珍美。上下十数里,鱼味即异,颇难多得。故通应子鱼,名传天下。而四方不知,乃谓子鱼大可容印者为佳。虽山谷之博闻,犹以通印鳖鱼为披绵黄雀之对也。至云‘鳖鱼背上通三印’,则传者益误,正可与‘一麾’为比矣。以子名者,取子多为贵也。”此处引王安石、苏轼之事、诗有误。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为:“长鱼俎上通三印,新茗斋中试一旗。”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为:“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有一则轶闻:“秦桧之夫人常入禁中。显仁太后言:近日子鱼大者绝少。夫人对曰:妾家有之,当以百尾进。归告桧,桧咎其失言,与其馆客谋,进青鱼百尾。显仁抚掌笑曰:我道这婆子村,果然。盖青鱼似子鱼而非,特差大尔。观此,贼桧之奸可见。”(甲编卷二) 大意是,秦桧的妻子王氏经常进皇宫。一次,显仁太后说:“最近子鱼大的很少。”王氏说:“我家里有的是,马上就孝敬您一百条来。” 她回来后告诉秦桧。秦桧责备她口无遮拦,无事生非。秦桧与幕僚商量一番,于是进献了一百条青鱼。太后拍掌大笑说:“我说这个婆子是个土鳖,果然不错。连青鱼和子鱼都分不清楚。”秦桧拿出一百条子鱼不成问题,可皇太后吃不到的鱼,自己却随随便便就能拿出百条,让皇帝和皇太后知道那还了得!秦桧耍了个心眼,扮了回猪吃老虎。 以上菜肴只有七种,按照《明珠记》,应该加上“玉脍金虀”。此菜以鲈鱼为食材,又称“金虀玉鲙”,是鲈鱼生鱼片拌香柔花叶。其做法为:“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鲙,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脍,亦鲜洁可观。”(《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唐代颜师古《大业拾遗记●吴馔》)。亦省作“金虀脍”。 据范晔《后汉书●左慈传》记:“左慈,字之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从宾曰:‘今日商会,珍馐略备,所少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盆贮水,以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拊掌大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生鲜可爱,操使目前脍之,周浃会者。” 《世说新语●识鉴》载:张翰(字季鹰)被齐王司马冏任命为大司马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鲈鱼,生松江,尤宜脍,清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俗称江鱼四腮(鳃),湖鱼两腮(鳃)。……鱼白如玉,菜黄如金,隋人已呼为金羹玉鲙。大业中,吴郡尝献鲈鲙”(卷二十九土物“鲈鱼”)。并赋诗《鲈鱼》:“细捣橙荠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当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主食“红莲稻”,即常熟鸭血糯米,俗称“血糯”,产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西部。血糯红芒长秆,成熟时谷粒皮壳呈浅紫色,脱皮精碾后米粒殷红如鸭血,古称红莲糯。唐代陆龟蒙《别墅怀归》:“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宋代范成大《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他在《吴郡志》中记载:“唐人已书此米,中间绝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复种,米粒肥而香。”(卷三十土物“红莲稻”)在明清两代为贡品。康熙帝玄烨曾令苏州织造李煦试种,李煦被抄家后,查出其历年所种获“早熟红稻”3000石内,私用1993石2斗,遭折价追赔。(《内务府总管允泰等奏李煦所种获稻米分别变价追赔折●雍正二年十一月初八日》,见《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第209页))由于红莲稻曾作御苑栽种,引为御膳珍品,故被称为“御田胭脂米”。《红楼梦》记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向贾府缴纳各色物产中,有“御田胭脂米二石”(第五十三回)。 “火枣”、“交梨”是传说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飞行。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唐代陆龟蒙《袭美以春橘见惠因次韵复酬谢》:“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罗隐《第五将军于余杭天柱宫入道因题寄》:“交梨火枣味何如,闻说苕川已下车。”南方的“龙眼”、“荔枝”,在北方也是稀罕物,“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尽人皆知。 宋代贡茶,用上等茶,炙烤后研磨成末,制成饼状,大者印龙纹,小者印凤纹,因称“龙团”、“凤团”。宋张舜民 《画墁录》卷一:“先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则认为:“盖龙凤等茶,皆太宗朝所制,至咸平初丁晋公漕闽始载之于茶录。”《杨文公谈苑》记称:“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主,余皇族学士将帅,皆得凤茶,舍人近臣赐金铤的乳,馆阁白乳。龙、凤、石乳茶皆太宗令造,江左乃有研膏茶供御,即龙茶之品也”(建州蜡茶)。宋周紫芝《摊破浣溪沙》“茶词”:“苍璧新敲小凤团,赤泥开印煮清泉。”《金瓶梅》吴月娘有一次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牙茶”,与众人吃(第二十一回)。不过,宋沈括《梦溪笔谈》里指出:“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木又美,则新牙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唯牙长为上品,以其质榦、土力皆有余故也。如雀舌、麦颗者,极下材耳,乃北人不识,误为品题。”(杂志一) “桑落酒”产于永济市,是历史名酒,但今已失传。自唐代为御酒,“若应进者,则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等酒”(《旧唐书●职官志》);安禄山受赐物品中排在第一的就是“桑落酒”(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一“忠志”)。宋朱弁《曲洧旧闻》记述:“内中供御酒,盖用蒲州(即永济古称——引者注)酒法也。太祖微时至蒲,饮其酒而甘,喜之。即位后,令蒲州进酿酒方,至今不改。”明代冯时化《酒史》载:“桑落酒,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其寒暄所得,以井水酿酒甚佳。庾信诗曰:‘蒲城桑落酒’是也。”庾信原诗为《就蒲州使君乞酒》:“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愿持河朔饮,分劝东陵侯。” 《金瓶梅》的这席“八珍”筵,其实只是为了炫耀西门府的豪华奢侈,兰陵笑笑生拿来现成的文字,剪裁拼凑而成,实际内容大可不必深究。 《金瓶梅》第五十二回提到的红邓邓(澄澄)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长江鲥鱼、江南的乌菱、荸荠和枇杷,第六十七回中的杭州衣梅等,则为写实,从饮食角度,显示出运河区商业活络、文化渗透的景象,烘托出富商西门庆的雄厚财力。
(选自《古典小说里的地方名吃》,载于《美文》杂志2012年第12期。原文较长,我又做了大幅修改,分几次选载,就教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