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之道,众说纷纭,其中一说是“尚礼仪不尚权谋”,不过这“礼”之一道也并不总是风光明媚。古人称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相对于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明清之际的学者顾亭林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如春秋时犹遵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亭林:“周末风俗”,见《日知录集释》卷十三,P.585,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到了近代,也还有人挥舞大刀,向“克己复礼”发难,目的就是要“批周公”。
古代按名位而分的礼仪等级制度之“礼数”,由于时代的变迁而渐渐淡化,现代人的“礼数”主要讲的是“礼节”。由于“礼”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有不少俗语和谚语都和这个“礼”有关,譬如“礼仪周周”,“礼貌周全”,“礼多人不怪”等等。当然,语言的功用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就像词语既有“同义词”也有“反义词”,关于“礼”的陈述也有“礼多人必诈”,“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样的的俗语或者谚语。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和“礼多人必诈”表面上否定了“礼”,其实不过是提醒我们凡事要有度,不要过。如朱熹在 《与魏元履书》里这样说:“一请犹是礼数;若又再请,则无谓矣。” 因此,只要不过分,有礼总是比无礼让人感到舒服。
有些广州人称誉别人有礼数会说“礼匀”,是“礼仪周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如:
阿文份人好礼匀,返到乡下对个个人都依足辈分打招呼,连手抱孩儿都一样。
(阿文这个人很讲礼数,回到家乡对每个人都按辈分打招呼,连抱着的婴儿都一样。)
客家人则说“下数”,如:
佢每次登门都带咹 多土特产来,真系多下数。
(他每次登门都带那么多土特产来,真是多礼。)
关于“下数”这种说法的来由,丘桂贤先生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客家俗语许多都来源于占卜问卦的风俗,比如“下数”。
下数,原意是指次数,量词。但客家话“下数”还有多重的引申意义,究其来源,这与占卜问卦似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把“下数”理解为占卜问卦的次数,即可诠释出其完整引申意义。远古时代是天神崇拜的社会,人们做大事要事之前都须占卜问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和困惑时,亦常常用占卜问卦的方式来求解。占卜当然有其俗定的仪式和规矩,是故“下数”之义衍生而出。
人们为办好某事而不断进行占卜问卦,故占卜问卦之“下数”即引申为麻烦,常语有:多下数;人们亦会为某些意外、困境及灾疾而费心地进行占卜问卦,故“下数”即用于指代意外和疾病;人们对占卜问卦最终形成俗定的方式,遵循某些道理和规矩,故“下数”又引申为规矩和道理。常语有:唔知下数、无下数;人们尊神尊天,占卜仪式庄重,对占卜视同礼节,从而“下数”逐渐演变为礼。“礼”,即是礼节、礼数。最早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礼”是周礼,三千多年前,周礼公示天下,从居所、饮食、着装、婚丧、祭祀、礼乐等多个方面,做了严格规制,子民如有违反则视同“犯上”。如此之礼,成为各朝帝王引用的基本礼数,进而影响到华夏民族的各种礼俗、礼节、礼仪、礼教。(见“梅州日报” - “下数”与规矩,麻烦)
丘先生在文中还引用了一句客家梅州俗语:夏万秋个灯笼,十分多“夏字”(下数)。
这句俗语需要好好解释一下。前面所提到的“夏万秋”是指位于梅州的一处著名客家民居 - 万秋楼。这是一组由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所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坐南朝北,呈三堂、二横、一围龙结构,具有典型客家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万秋楼占地面积不小,房舍众多,晚上挂起灯笼满满都是“夏”字,而这句俗语里的两个“夏字”,在客家话里发音与“下数”完全一样,在这里解作“多规矩,多麻烦”。这句俗语就是利用了“夏字”和“下数”的谐音来表达隐喻并带出其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