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資源以及保護固有資源是自然界生物的兩大生存法則,人類的世界也不例外。漁、樵、耕、獵都是人類獲取資源的基本手段,至於通過“讀”作為謀生方式產生的時間相對靠後。如何保護已經獲得的資源也是一項重要課題,因此有造屋,修籬,壘牆等等相應手段。由於族群之間對資源的紛爭發展而成的掠奪行為又催生了一系列防禦性的建築 - 碉堡。結合人群居住的空間和防禦性的碉堡就被稱之為“碉樓”。
說到“碉樓”首先要提一個少數民族 - 羌族。根據歷史記載,羌族早於春秋戰國之前就已經生活在西北一帶,春秋戰國之前的“先古羌”也叫“東羌”,被秦國統一之後和東部諸族融為一體,形成漢族的坯胎。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漢人”要罵我胡謅,“羌人”怎麼可能是我們的先祖呢!不過請少安毋躁,這不是我自己瞎編出來,是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的論斷。欲觀全豹的話,請參閱翦先生的《先秦史》第十九章第二節“中國境內諸民族的大爭鬥與大融混”。 至於春秋戰國之後的“後古羌”又叫“西羌”則從西北湧入,發展演變成為今天的部分漢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出處:國家民委《羌族簡史》)。
羌族人大多數聚居在高山或半山地帶,以三、五戶至數十戶為一寨,尤以三、五十戶為一寨的居多。羌人的住房計有“廬帳”、“土屋”、“石室”等等。羌族有一種傳統的建築技藝 - 壘石為房,石塊之間不用石灰,只用泥土粘連,牆間也不用木柱,甚至修建高碉也通常是天然石壘砌而成,卻十分堅固。為了方便自衛和保暖防風,羌族住房在選址和朝向上都有講究,而且窗口少又小。各幢樓房參差起伏,甚至可以相通,更在寨子中心或附近險要的地方修築碉樓,使羌寨在軍事防禦方面發揮作用。碉樓一般高30多米,最高的甚至能有十三四層。碉樓有正方形的錐台立體,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
碉樓並非羌寨獨有,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人們出於抵禦強盜,保護家園等不同的目的,都會建築碉樓。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樓除了羌族的高碉還有廣東開平的碉樓。開平地勢低洼,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逢颱風往往帶來暴雨,引發洪澇。加上地處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由於開平又是一處僑鄉,既有不少僑眷在此居住,還有一些歸僑也從海外回國定居,他們生活比較優裕,引來盜匪的覬覦,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開平碉樓皆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居高臨下便於觀察敵情災情;碉樓的牆體又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能抗禦匪盜鑿牆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帶有鐵柵,外面加設鐵板窗門,可以防範盜匪穿窗入戶。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易守難攻。同時,碉樓各層牆上也都設有射擊孔,增加了反擊的靈動性。
凝聚族群的向心力以及抗擊外敵能力的建築物除了上述的“碉鏤”之外,還有屬於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見奇葩的“土樓”。“土樓”習慣上有兩種叫法,一是叫“客家土樓”,另一種叫法是“福建土樓”,其實說的都是同一樣事物。
根據專家學者的考據,土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高宗的將領陳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戶閩南這段歷史,閩南許多圓形山頭,至今還遺留古代兵寨的遺蹟。由於圓形的山頭不宜建築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遺蹟多呈圓形。這些圓形山寨便是圓土樓的原型。最初的圓形兵寨只有一層,後來逐漸演變為民居,為了節省耕地,便向高發展,成為多層圓土樓。客家系族群由中原遷移到閩南,帶來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因了防衛的需要,建成厚厚的土牆。圓形的土樓,可以用同樣長度的外牆包圍着最大的公共庭院,在高層了望點的視野,也比方樓寬闊,因此被客家人廣泛採用。由於“土樓”與客家系族群的這層關係,上個世紀 70 年代之前流行把它們稱為“客家土樓”。後來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土樓並非客家人獨有,漳州和泉州地區也有閩南人居住在土樓。一些學者的研究顯示,在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福建之前,漳州的閩南人已經有土樓,土樓之根源在閩南漳州。把閩南土樓稱為客家土樓是不夠全面的,因此學界轉用“福建土樓”一詞概括閩南土樓和客家土樓。
土樓的形狀,計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有兩種形狀並存。占地面積達數千平方公尺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築物與週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2008 年7月6日,中國“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圓形土樓
方形土樓
五鳳樓
橢圓形土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