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大”两夫妇逛“东山湖公园”那天, 听了“老大”对“荔湾湖公园”的贬抑,和我的记忆相去甚远,决意要去看个究竟。第二天我如常在七点多就起床,老妻一贯起得比较迟,我就不惊动她了。我一身短打,光脚丫套上一双布鞋就去逛“荔湾湖公园”。
这个公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坐落在广州城西的“荔枝湾”。这个“荔枝湾”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公元前200多年的汉朝,它又名“荔枝湾涌”,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涌,而是对这片由江畔湿地以及纵横交错的水系组成的广袤地域的总称。相传汉高祖刘邦的使臣陆贾当年就在这一带遍植荔枝,又开辟水塘水田,栽种莲藕,荸荠,菱角,茨菰,茭笋等果蔬, 遂使“泮塘五秀”与“荔枝湾”齐享美名。“荔湾湖公园”则是 1958年由群众义务劳动开挖而成,整体面积约 40万平方米,湖面约占三分之二。
到过“荔枝湾公园”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那与“南园酒家”,“北园酒家”合称为广州三大园林酒家的“泮溪酒家”。说起这“泮溪酒家”,它的历史比“荔枝湾公园”还要长。据记载, 1947年,粤人李文伦在这片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伥的御花园“昌华苑”故地,办起了一家小酒家。当时这附近有五条小溪,其中一条叫“泮溪”,所以李文伦就把这酒家命名为“泮溪”,一直沿用至今,至于面积和格局,当然不是当年的小酒家可望其项背了!
“荔湾湖公园”的东边是“泮塘路”,如今被开辟成“广州美食园”,道路两边大小酒家饭店小吃店一家接一家,令人顾此失彼。我从东北角“仁威祖庙”边上的小路进入公园, 瞩目是各样的绿,从嫩绿到苍翠,层层叠叠。柳丝和榕树的气根在风中摇曳,湖水倒映着湖畔的花树游人。这里一样到处充盈着晨运的市民,有人在花前树下漫步;有人在宽阔的地场趟拳踢腿。忽然间听得“唰!”的一声,原来是演练“扇子功”的人们齐刷刷地打开手中的扇子,带出一片晃眼的红。沿着湖畔的小路转了一个弯,看到一个小码头,停泊着十多艘游湖用的小艇。大部分艇舷有围栏,方便游客凭栏观赏水色天光。其中两艘较为豪华,除了玻璃门窗之外还有“名号”。其中一艘名为“十三行”,艇首的对联是“万国客商通互市,二洋文化着交流”,这副对联概括描述了当年“十三行”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货殖互易的盛况。另外一艘的名号是“荔枝湾”,对联则是“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这也是现今作为市政宣传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的主要内容是缅怀“荔枝湾”的旧日风光,和现状并不十分吻合。据记载, 唐代“咸通”年间,荔枝湾河涌纵横,荔枝夹道,每到蝉鸣荔熟之时,真个是“十里红尘,八桥画舫”。至于南汉王刘伥夏日在他那占地三十余里的御花园“昌华苑”大摆“红云宴”,与百官啖荔赏月, 更教如今在2010年重新种上的区区三百来株荔枝树的“荔枝湾”汗颜。
游湖花艇
再走不远,看到一片荷花的败梗残枝,想来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必定吸引不少游人。面积虽然比不上杭州西湖的荷塘,当湖水中月亮的倒影反衬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在湖边的“曲廊茶座”品茶赏月,淡淡的荷香随风而至,也是夏夜消暑的好去处。正沉浸在对荷塘月色的幻想之中,一阵马达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同时闻到一股烂泥巴的味道,好不恼人!原来是工人在疏浚河涌。他们把一段约三百米的小涌两头堵死,把水抽掉,清理涌底的淤泥。有两三个穿长统水鞋的工人在小水洼中捡拾困在其中的活鱼。
1958年。“荔湾湖公园”建成之后,保留了部分湖泊河涌,仍然北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各条支流则被填平辟为街道。由于周围的工厂和民居逐渐增加,荔枝湾水系渐受污染。基于防污及城市建设的需要,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填埋覆盖;1992年,仅余的“泮溪酒家”至逢源桥最后一段水道也被覆盖了,“荔湾涌”彻底成为一段历史。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 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看来市政当局对于维护这一段重开的“荔枝涌”还是很认真,所以才有这一天的疏浚工程。想到明后天湖水再次注入这段河涌,人们又能见到“一湾溪水绿”的景致,那突突作响的马达声也就显得不那么讨厌了。
第二天早上,我带了照相机再次逛“荔湾湖公园”,拍一些照片留念。公园由四个大小不一的湖组成,湖的周边都连着民居,由于这一段河涌也不短,为了方便居民,涌上也建得有几座桥。昨天疏浚完毕,河涌已经重新注入了活水,缓缓流淌的涌水倒映着两岸的护栏和花木,生气盎然。我在“德兴桥”的南岸看到对面有一座“四面佛” 立在“石上飞榕”奇景的水池子边上。我迁居新西兰之前曾到过这里参观,记得并没有这样一尊佛像,于是过桥看个究竟。原来这尊佛由泰国友人送给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剑英先生,叶剑英先生转赠给荔湾区,想是在我参观之后才移过来的。这“四面佛”和“石上飞榕”都属于《荔湾博物馆》的一部分,由于时间尚早,博物馆还没开门,我只能在外围看看这组记录了一段西关历史的建筑物。其中的三层西式别墅洋房是民国初年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伯的故居;另一组是充满岭南特色以及旧西关风情的“西关大屋”。旁边另有一座也是三层的西式楼房却是破败不堪,两扇木门上的铁链挂着一把锁。随后看到一位穿着保安制服的人端着个搪瓷口盅开了锁进门,我就向前搭讪,他向我摆了摆手说:“没人住,不开放!”
四面佛
石上飞榕
陈廉伯故居
我在门前继续拍照片。这时有一位看来有七十多岁的男士对我说:“是该把这些记录下来,要不然以后都没人记得了。”交谈之下,得知这位先生年轻时从海外回国,等待分配工作和住处的那段时间,曾经在这房子里住过几个月。我请他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形并以老房子为背景拍一张照片,他淡淡地说:“都过去了,没什么好说的。”也不肯留影,把双手倒背,慢慢地走远了。
破败老房子
虽然“荔湾湖公园”与周边的民居巷陌相连,毕竟也有几道正规的门墙,我回家走的是“南门”。离南门的门墙约三十米处,有一溜绿瓦长廊,艳阳高照的时候可以躲躲日头;下起雨来也可以避避雨。其中有一部分被粤曲爱好者设成一个表演场所,两边廊柱上挂着“以曲会友,知音同乐”字样的布幔。在香港庙街晚上才能看得到的景象,这里一大早就在上演。老一辈的广州人大都会哼几句粤曲曲文,什么“落花满天蔽月光”啦,什么“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音数”等都耳熟能详,就像老辈北京人张嘴就能把“苏三出了洪洞县”唱得有板有眼,河南人把“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音韵铿锵一样。尤其是老西关们,由于早年间很多粤剧戏行中人都喜欢住在这里,要是不会哼哼几句粤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西关人。我驻足听一位年纪不小的女士唱了一段,明显是“会家子“,唱完引来不少掌声。这位女士唱完以后走到一位中年女士身边,拿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那位中年女士收下了,找给她三十五元。看来这位演唱的女士不是他们“曲艺团”的演员,所以要付“伴奏费”。这收费比起香港来要便宜的多了,听说香港的“票友”找人伴奏,动不动就要好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所以也有人组了班到深圳去“操曲”。接下来一位貌似“驻团歌星”登场演唱,我听她唱得还不如先前那位老太太,明显不在状态。看到在麦克风前有一张翻转过来,四脚朝天的塑胶凳子,知道那就是他们的“聚宝盆”,掏出点零钱放到里边去就走了。
以曲会友
“掌板”的老伯
中西管乐手
好多曲谱
根据连续两天的观察,“荔湾湖公园”并非像“老大”说的那么不堪,看来他的评论还是带了主观感情色彩。
“一湾溪水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