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見有篇網文說中國人不讀書,人均年讀0.7本(不算教科書)。說這是很危險的,對一個民族來說。
這個統計數字怎麼來的,我不知道。但我算了一下,人均年讀0.7本,一年也要十億本那。所以中國出版商不用擔憂,有你們的生意可做。
為給民族分憂,我每年替百 多人讀書,為這0.7的比率不下降盡綿薄之力,和高收入人群拉高人均收人有異曲同工之嫌。
讀書有什麼好處呢?有感。有感有什麼好處呢?有感而發。有感而發有什麼好處呢?可以不得狂躁症,抑鬱症和強迫症,可以節約很多的醫院床位。
這半生也算讀書無數,但現在仍張口不能文,閉口不能武。讀的那些書都哪去了?就飯吃了。這不是玩笑。小時為在飯桌上看書,沒少挨父母的筷子頭。如今為人父母了,仍是一手持筷,一手持書。看到精彩處,早忘了碗裡是何飯,盤裡是何菜了。上班也因此會經常遲到。常常兩碗白飯下肚沒夾一筷子菜,書就飯吃了。
所以我現在對那些年輕人,飯桌上人手一機,不看飯菜,個個低頭忙着發信息,收信息,特別理解。內容不同,性質是一樣的。現代手機堪比當年楊貴妃:後宮粉黛無顏色;桌上百菜無滋味呀。
書分很多類,我看的書很雜,沒有什麼選擇, 逮着什麼看什麼。對別人沒什麼建議。只是小聲地說一聲,吃飯的時候別看莫言的,忒噁心,影響食慾。真不知他是什麼環境裡長大的,任何小細節在他筆下,都那麼齷齪。
原來看了他的幾個長篇,通篇變態體。後來又找了幾個短篇,變態的更徹底。
一次選了一本訪談書,付標題是“十五個有思想的文化人”,吸引了我。第一個是某某某,一張嘴就是大陸沒文化,沒作家,沒學問。中國文化的根基在香港。心想,他一個殖民地文化出來的這麼狂,到要看看他的水平有多高,講了半天,也沒整出個哩咯隆。然後表明他欣賞的作家有張愛玲和楊絳。
張愛玲,文筆不錯,描寫到位。但品味上就不敢恭維了。人在陰暗裡,就寫不出什麼明亮的東西。和嚴歌苓比,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雖然有些中篇有斧鑿的痕跡,但大部分讓人盪氣迴腸,拍案叫絕。
楊絳嘛,也就是女人的作品。就和我看某人的文章一樣,從不看署名,就知道是她的文章,因她的所有文章都透露着這麼兩個信息:她很醜,但她是貴族。楊絳也一樣,和錢鍾書比,她是難望其項背的。我對楊絳老人致以我由衷的敬意,但她的作品,就那麼回事吧。
俗話說,桌子底下放風箏,起點就不高。那幾個有思想的文化人,也不過爾爾,白擔了”有思想”的名。
余華的《第七天》,有點回歸了人性。原來他對人本善良表現的淋漓盡致,但不知要追隨什麼風,幾個作家比着賽描寫殘忍,陰暗和狠毒。余華以寫小人物擅長,人性里的偉大-------真的偉大,不是形容詞,也不是溢美詞,而是真正的確切的偉大,在他的筆下,在那麼不健全的背景下,觸動着你的心。
曾經喜歡琳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及至讀了《總統,是不能信任的》,就覺得作者太異想天開,一廂情願了。其實她在這本書裡所表達的訴求,在當今中國人里不算少數,最近看了一些歷史講師(教授?)們書,基本是相同的觀點。縱觀古今中外,能有幾人真明白呢?
我現在是早飯,午飯和晚飯及睡覺前看會書,其餘時間是工作,睡覺,打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