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沙走奶 - 浅谈"大牌档"和茶餐厅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除了各类大小餐厅饭馆,中小城市或许会有些小吃摊,但没有“大牌档”。“大牌档”是香港的“土特产”之一。
大牌档萌发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香港百废待兴,香港政府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就发出特别牌照允许个人在公众地方经营小型熟食摊档。这类牌照优先发放给退休或殉職公務員的家屬以及家庭子女多,比较贫困的家庭。摊档近似一个巨型铁皮箱,里面放着煮食工具和杯盘碗筷。营业的时候,店主摆出几张可以折叠的桌椅,将碗筷放在桌中央供食客自行取用。收市的时候,店主把杯盘碗盏等细碎物品放到箱子里,连同桌椅用铁皮,木板捆在一起,放在路边。
区别于政府所发的"流动小贩牌照”(俗称“细牌"),大牌档的“大牌”属于“固定摊位小贩牌照”.
“流动小贩牌照”一般由摊主折叠存放,大牌档的牌照是一张大纸,需要裱装起来,挂在当眼位置,因而称为“大牌(大牌照)档(档口)”。在粤语中,“档(档口)”类似“店面”、“铺面”、“门市”和“摊位”的意思。“细牌”所售商品从针头线脑到衣服鞋袜包罗万有,“大牌”却只发给熟食摊挡。
早年香港华人集中在中上环、湾仔一带,这里就是大牌档的发祥地。1972年,香港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计划,由政府兴建廉价房屋,该计划的后期出现俗称冬菇亭的熟食店铺设计,经营方法与大牌档相似,但店铺不再是以木板铁皮包箱的形式,不过在日常口语中,这类店铺仍被称作“大牌档”。
最高峰的时期,香港,九龙共有约三千个“大牌档”。1980年代香港进行市区重建时,不少大牌档的小贩牌照被收回,部分因此而结业,也有部分迁入店铺.例如原址湾仔克街的“再兴烧腊饭店”现在成了连锁店、中外闻名的“烧鹅大王“镛记”原来在中环广源西街营业,“九记”最著名的是牛腩。这几家名店都是由大牌档起家,发展到今天成为了香港的著名食府。
有些朋友对“大牌档”的起源不太清楚,会写成“大排挡”,其实也无所谓。在大牌档的绿色帆布遮篷下,大家围坐在或方或园的折叠桌旁进食,不是很有“排排坐,吃果果”的味道吗。
早期每家大牌档多数只卖一两种食物,一连数家大牌档各有拿手绝活。客人向这一档点了烧味饭,可以从另一档要一杯奶茶,再向第三档点一客甜品。进食之后各个摊档收回自家的食具,绝对不会弄混。这种不讲究中西分类的饮食习惯,成为香港茶餐厅的雏型。时至今日,大牌档也讲究多种经营,一个摊档除了卖咖啡奶茶之外,可能也卖饭卖面。
香港长期以来华洋杂处,方方面面不免受到外来的影响。香港人在饮食上把“拿来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之外还有所创造发明,可以自诩是 Fusion Food 的先行者之一。
记得香港著名漫画家王司马的一组四格漫画,画的是“牛仔”到茶餐厅里吃套餐,伙计下单子的时候问他:“飲乜嘢,咖啡或茶?”牛仔说:“或茶!”。因为牛仔不知道套餐包括了一杯饮品,可选咖啡或者茶,他以为“或茶”是一种新饮料。这当然是搞笑,然而不能否认的是,香港的大牌档和茶餐厅的用语有它的独特性,外来的人一时半会可能理解不了。下面罗列一些香港大牌档以及茶餐厅食物的来源和叫法供大家参考。
丝袜奶茶
香港人喝奶茶的习惯受英国人的影响。西方人喝茶习惯加淡奶和糖,使茶的口感更香更滑,这就是香港奶茶的基本要求。
“丝袜奶茶”的原创人是“兰芳园茶餐厅”的老板林木河先生。他把煮好的红茶用一个棉线网先行过滤,然后再加入奶和糖,作用除了滤走茶渣以外,也使红茶更香滑。伙计将煮沸茶水倒入过滤网,上下拉动以加速茶水滤出,手法熟练夸张,引人注目。这种制作方法深受食客欢迎并广为传播,同行纷纷仿效。
“丝袜”是女性尼龙袜裤的俗称(尼龙面世之前丝袜是用丝绸织成,而且以长筒丝袜居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传入,初期称“原子袜”。早期的丝袜色彩单调,大多是肉色,经过水洗或者捏成一团则呈咖啡色。棉纱网经奶茶浸泡,颜色与丝袜非常接近,因此被称为“丝袜奶茶”。
鸳鸯
这种饮品也是“兰芳园茶餐厅”的老板林木河先生最先引入香港。据林先生自己说,当年常有海外船员光顾他的摊档,有一次,一位顾客点一杯他从来没听过的“鸳鸯”,他说做不来.于是那位船员就把制作方法告诉他,从此他家的菜单就多了这一味饮料。
鸳鸯是一种奶茶及咖啡的混合饮品,由奶茶和咖啡以七比三的比例混和而成,饮用者能同时享受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浓滑。甜度可以由饮者自己加砂糖来调节,也可以叫伙计把炼乳加到杯中。鸳鸯在东南亚有两种叫法: 咖啡茶(马来语:Kopi Teh)或 “掺”(马来语:Campuran,混合的意思)这两种叫法的发音都跟福建话的发音相近,由此可见方言的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另有一种被称为“儿童鸳鸯”,又名“黑白鸳鸯”的饮料,由阿华田及好立克混合而成;由于不含咖啡因,因此适合儿童饮用,这也是香港特有的饮料。
飞沙走奶
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饮品,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另类叫法的产生却很偶然。它本来是粤语的“斋啡”,也就是不加糖和奶的黑咖啡。据说这种叫法是由大牌档伙计创造的,当时有客人点一杯“斋啡”,伙计喊出一句“开来一杯飞沙走奶!”大家都觉得这样叫法很有创意,于是就传开了。
煲柠乐/柠乐煲姜
这恐怕也是香港首创的饮品.不知始自何时,坊间传说感冒初起的时候喝热的可乐加柠檬片会有疗效,于是"煲柠乐"就成了大牌档和茶餐厅的新宠.另有"柠乐煲姜"应属同一"系列",分别只在后者多加了姜片.
龙凤柠乐/咸柠七
广东人有用开水冲泡腌制过的咸柠檬来治喉咙痛的偏方,有人创新把咸柠檬加鲜柠檬泡可乐,称之为"龙凤柠乐".
"咸柠七"则是咸柑橘,柠檬加七喜汽水,据说与"龙凤柠乐"有同等功效.
受西方餐饮的影响,香港的大牌档和茶餐厅里,三明治是相当受欢迎的食物。上班的时间大家都行色匆匆。有些人就会在大牌档买一份三明治在上班的路上吃。三明治的配搭大致如下:蛋治(鸡蛋三明治)、腿蛋治(火腿鸡蛋三明治)、牛治(碎牛肉三明治)、蛋牛治(鸡蛋碎牛肉三明治)、公司治(Club Sandwich)等。香港大牌档或茶餐厅三明治只用白方包制作,顾客若嫌方包的边缘稍硬,影响口感的话可以选择“飞边”(去掉面包的边缘),或者要求“烘底”(先把白面包烤制成多士)。
说到“多士”,也就是国内惯用的"吐司",是英文 Toast 的音译。不过香港的“多士”品类繁多,你在别的地方不容易找得到。
譬如“奶油多”是烤面包先抹上一层牛油,再浇上炼乳;“油占多”是烤面包抹上牛油和果酱(Jam);“鲜油多”是在烤面包中间夹一片厚厚的牛油,冰冷的牛油会被多士的热力影响而溶化,烤面包因此变得轻软,而且散发出浓厚的牛油香味。“占酱多”是烤面包涂上菓酱(Jam)和花生酱,吃起来菓酱的甜味和花生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别有风味;“奶酱多”是烤面包中间夹涂牛油花生酱,是另一种香浓的配搭。
以上种种多士,各臻佳妙,“菠萝油”更值得详细地说一说。
“菠萝油”是“菠萝包”的变身。第一次接触“菠萝包”,以为是一种用菠萝(凤梨)作馅的西式面包。其实,菠萝包的得名只因为面包的外面那一层近似菱形的酥皮。酥皮用牛油,鸡蛋等材料制成,经过烘烤呈黄色,看起来像成熟了的菠萝外皮。“菠萝油”的做法类似“鲜油多”,是在“菠萝包”的中间切一道口子,然后把一片厚厚的牛油塞到那口子里。一口咬下去,甜的酥皮加上松软的面包和着浓郁软滑的牛油,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得到那种丰富的口感!不过,“菠萝油”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恐怕也是上述各种面包多士里最高的,大家不可不知。
香港的大牌档大多兼卖泡面,泡面的配搭也有多种选择。譬如“滑牛面”(香滑牛肉泡面),“双蛋面”(两个煎鸡蛋泡面),“腿蛋面”(火腿煎鸡蛋泡面),“蛋牛面”(煎鸡蛋牛肉泡面)“雪菜肉丝面”,“猪扒沙牛面”(猪扒沙茶牛肉面)等等。有时你会听到客人点“滑牛面丁”,那就是指明泡面要用“出前一丁”这种日本方便面。因为大牌档平常所用的泡面是大箱散装方便面,价格便宜,口感略逊,有些客人就按自己的口味来下单子。这样特殊要求的单子自然是要多付点钱了。
茶餐厅除了供应的餐饮品种比大牌档要多,往往还会供应中,西餐.这类中西餐当然不会令人有太大的惊喜,大体就是大众能接受的水平.
茶餐厅在早,午,晚三个时间段分别供应不同的套餐.套餐通常会有 A,B,C 等数个选择。套餐的价格比客人自行组合的餐点相对要便宜,所以深受欢迎。
大牌档和茶餐厅的兴起和变迁是香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再过几十年,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