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寫到中國城市裡的“街道辦事處”,由此想起某個時期曾經流行在廣州地區的俗語詞“曬格”,知青們特別喜歡用這個詞。
中國的戶籍制度由來已久,歷久不衰。時至今日,“戶口”所在地對民眾的求學、謀生仍然起重要的作用,估計大城市中的“外地人”感受特別深。拜“改革開放”之賜,如今吃飯不用糧票,穿衣不憑布票,買油買肉買副食品也都無需相應的票證,否則外地人想吃頓飯都不容易。在那個票證年代,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戶口本”,上面明確標示戶主和常住人口。城市居民每月憑“戶口本”按人頭領取各項票證。
“戶口本”之設,除了便於資源管理之外,對於監控人口流動更有莫大功效。那個年代離開住地外游一般都要有單位或街道發出的“介紹信”,否則買不了車船票,更無法入住旅店。“上山下鄉”的知青有“探親假”,回城也必須有“證明”,到家還要到派出所“報戶口”。有些知青沒得單位批准私下回城,只好利用客運繁忙的漏洞,鑽空子買車船票,也能回家,不過卻不能去報戶口,因為報戶口要提供單位“證明”。好在回的是自己的家,住宿這一關好過。但是,“街道辦事處”里的“街坊大姐”們紮根基層,對於街道內各家各戶的情況大致都有個了解,看到誰家孩子回來了,有空就會過來問問是否報了戶口,甚至直接到派出所查看。一般沒有單位證明的知青,這個時候只好說是路過,馬上就走,然後準備挪窩。但是搬到親友家也回遇到其他“街坊大姐”的盤查,運氣不好,回城一趟可能要搬幾次,知青就把這稱為“曬飛格”。“曬飛格”由“曬格”派生出來,“曬格”則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新詞,意思是棲身。譬如甲問乙“今晚喺邊處曬啊?”意思就是“今天晚上在哪兒歇?”
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會產生一些新詞以便適應時代的發展。這類詞有的流行時間很長,漸漸成為固定的習用語,有些詞卻過了一段時間就沒有人用,從人們的常用語彙中消逝了。譬如對於醉心於流行事物,在固守傳統的衛道之士眼中不務正業的年輕人,曾經被標籤為“飛仔飛女”或“阿飛”,在廣州,有一段時間標籤改了,變成了“串仔串女”。John Travolta 主演的《油脂》上演以後,刻意模仿電影中潮流青年的男女在香港被稱為“油脂仔”、“油脂妹”......“曬格”的來源不可考,但是用“格”來指稱藏身地卻可能因為那時社會上有人把“蹲監獄”叫做“踎格仔”。廣州話里用這個“格”字來表示“處所”並非孤例, 譬如“爆格”就指的是入屋爆竊,懂這個詞的人不少,似乎沒有太多人知道這個“格”字在這裡是作名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