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万维“诗坛”刮起一阵秋风,一时间“秋水”、“秋菊”之类诗歌大量涌现,其中佳作不少,于是附骥尾依前人韵写了一首“秋菊”。由于学养不足,修改了三遍才算是差强人意。经此一役,深知要写好格律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有网络以来,不少朋友在网络上发表诗作,为诗坛带来了不少的变化,新诗体的出现就是其中一项显而易见的成果。若说那“梨花体”、“大腿诗”还不够新颖,“做鬼幸福体”绝对令人耳目一新。所幸的是,网络时代,百花齐放,钟情于“格律诗”的朋友也还是有的,于是各门户网站的诗坛也都各放异彩。
我起念写“秋菊”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 “三径就荒,松具犹存”这个典故,一心就要把这“三径”用上。匆匆凑了八句,看着还可以,就点了“发送”的键。那八句所谓“七律”是这个样子:
寒花零落去, 幽幽三径中。
秀逸迎霜露, 金菊傲朔风。
闲庭宜隐静, 宇庙讲灵通。
进退由心志, 千秋万代同。
过了一天,重看一遍,觉得颔联“秀逸”对“金菊”不工整,于是改为:
秀蕊迎霜露, 轻肌傲朔风。
颈联的“讲灵通”也改作“重灵通”
改定之后,发给诗友征求意见,诗友回复说,颔联的对仗是工整了,可是首联的“幽幽三径中”出律。根据七律的要求,首联第二句的平仄应该是:中仄仄平平,我的笔下却是:平平平仄平。虽然没人看见,自己还是觉得脸上发热,只好再改。左思右想,“三径”二字摆在什么地方都并不合适,只好割爱,把第二句改成了“ 萧瑟月痕中”,然后全诗就变成了这样:
[七律] 秋 菊
寒花零落去, 萧瑟月痕中。
秀蕊迎霜露, 轻肌傲朔风。
闲庭宜隐静, 宇庙重灵通。
进退由心志, 千秋万代同。
诗友知道我没能用上“三径”这个典故心里不舒服,提议我再写一首“秋菊”,把这个典故用上。我觉得可以试试,借得刘长卿的“苔封三径”,补上几句,成就了一首“七绝”:
[七绝] 秋 菊
雁序南归黄叶谢,
苔封三径又逢秋。
初嫌索寞无颜色,
却喜寒英漫旧丘。
把这件事与朋友分享,他说:“神州大地蟹肥菊黄,人家吟咏秋菊正当其时,你在这遍地鸟粪的海岛时序不对,瞎起什么閧?”
我说:“常言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何况我当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走过不少地方,也曾见过雁翔天际,月挂秋林,脑中不乏秋色。别人的是写生画,我的权当记忆画总可以吧?”
两人相视一笑,浮一大白 - 凉白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