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撚”字,按照字典的解释,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详解如下:
1.执,持取 如: 撚戟;撚须(捋须);撚梢子(摇小鼓);撚弄(抚玩)
2.揉搓,搓捻 如:撚粉 (搓面粉或米粉)
3.蹂,践踏
4.按 如:撚指 (弹指)
作名词时的意思是“揉搓而成的卷儿”
如:撚子 (用纸搓成的小卷儿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
这个字在粤语里的用法与上面所述不太一样,基本上只用于“把玩”,“抚弄”,然而又生出一些新词如“撚化”,如“撚手”等等。
对于“撚手”这个词,相信大家不太陌生,因为经常会在粤菜馆子的广告牌上看得到诸如“撚手小菜”的字句,无非就是“拿手小菜”的粤式表述。
在粤语里,这个“撚”字还有“精雕细琢”的意思,如:你睇老李撚得棵九里香几咁骨子!(你看老李把那棵九里香莳弄得多么精致!)
说别人“撚起把声”的时候,却是“捏着嗓子”的意思,如:小黄撚起把声扮女人都几
似㗎。(小黄捏起嗓子假扮女人也蛮像的。)
往时北京人好养鸟,广州也有好此道者,直至“文革”前还能看到早起到公园遛鸟的人群。不过广州人把养鸟称之为“撚雀”。
从以上所举各例可见,凡是要“撚”的事情都需要花上一定的心思技巧,不能粗枝大叶。
说到“撚化”这个词,年轻人知道的恐怕相对要少一些。“撚化”其实就是“作弄”的意思,不过现在已经被“整蛊”所代替。“整蛊”也是一个粤语词,源于“整古作怪”或“整古做怪”。本来“整古作怪”和“整古做怪”并没有作弄人的意思,只是把“古怪”一词拆开来重组,用来形容一些引人注意或者逗趣的行为。后来有人把“整古”和“整蛊”混为一谈,词意就发生了变化。“整蛊”就是“放蛊”,南洋人称“落降头”,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据说能迷人本性,可施可解。电影《整蛊专家》一出,“整蛊”一词似乎就只剩下“作弄人”这一种意思,就连广州人也不太说“撚化人”了。
旧日的粤语电影,也许会有这样的镜头: 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说了一句什么话,那女子双手握住辫梢,头一侧说:“唔制呀,文哥你撚化人嘅。”(不来了,文哥你作弄人的。)
换做时下的电影,那女孩子可能会雙手叉腰说“嗱,系唔系玩整蛊先?”(嘿!是不是想作弄人?)
“撚”字普通话读 nian 上声,《新华字典》将它作为“捻”的异形字,广州话发音近似于英文的 nun ,声调依汉语拼音的第二声(阳平声)。广州人学习普通话除了不容易区分尖音,团音之外,有时也会把 L 和 N 这两个声母混淆。譬如有些人会把“过年”读成“过连”;把《牛虻》念成流氓。外省朋友学粤语恐怕也会遇到这种 N, L 难分的状况。用广州话讲“撚”这个字就要千萬小心,不要把声母读成 L ,因为发出 Lun 来就是一个粗话用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