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萬維”首頁上讀到了原載於“世界日報”的,關於張崇貞老人的故事,既被深深地感動又生出無限的感慨。人與人之間相處,“互動”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從這個真實故事中,我讀到的是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品格。依據傳統概念,張崇貞女士或許稱不上“士”,但她高尚無私的行為堪稱燭照千古。
尹家從張崇貞女士到來之日,就讓孩子稱她為“奶奶”,對比張女士前半生的經歷,我們不難理解張“奶奶”在尹家所感受到的,作為一個人應有的被尊重。在文人的口中,那就叫做“知遇之恩”,因此有了尹春麗女士所說的:“她會用她的死,換取我們的生。”
當年在香港,不少家庭雇有“保姆”或“菲傭”。通過家長以及他們的孩子對家傭的稱呼我們就可以領會到這家人的教養和對人的態度。有些直接叫她們的英文名字如瑪麗亞、琳達,比較有禮貌的會叫“姐姐”。也有真把家傭當作“下人”看待的,我就親耳聽過有人說:“不必把那些菲傭當人看待!”令我對此人大為反感。
使得我生出感慨的是,什麼原因,什麼力量,足以造成“南京一個殷實的家庭”支離破碎,先是身為大學教師的父親被“調”到河北原籍在農村勞動,沒了一份工資,“幾十年裡只回過家幾次”;“不久,母親也被調往了外地”,使得三個孩子“在兩年裡沒有父母,沒錢,如果不是她(張奶奶),要麼餓死,要麼凍死。”?尹春麗心存忠厚或者心有餘悸,沒有明說。曾經在那個年代,那塊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大概都能理解。
“張奶奶”得享九十高齡,“去世時,尹家全家,以子女、孫輩的身份,為老人送葬。”,對老人來說,是善終。尹家把“媽媽”和“奶奶”合葬,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這位恩比天高的老人家,同時提醒他們時刻“與人為善”。
雖然說,善心不一定都能有好的回報,但我相信,一心為善者的行為總比助紂為虐者值得後人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