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了没? 到过“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进行交易吗?投资过“金赛银基金”吗?都没有的话,恭喜您!您的钱还在。别担心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关键是投资之前先做做功课,千万别把“隔篱二叔婆”的耳语当成投资指南。(隔篱二叔婆 = 邻居二大妈) 如果您对上面提到的两家公司略有所闻,估计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事。如果一无所知,那请您先等一等,容我卖个关子,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九十年代初,一位朋友跟我说,有一个由国内移民美国,经营石油发家的大亨,想要在香港买一家“联交所”会员公司,作为吸纳国内闲散资金投资于香港股市的平台,问我有没有门路?我的那位朋友,八十年代才被批准从广州到香港定居,借助于家族原有的社会关系,加上他本人的豪爽性格,很快就建立起一张纵横交错的商业网。虽然朋友提供了一些关于那位大亨的资料,为慎重起见,我通过自己的渠道也对那位大亨作了一番了解,知道他确实具备实施那项计划的能力,我就先联系了两家有意出让的“股票行”。由于当时香港的股市交投比较淡静,两家股票行的要价都不高。我与那位大亨接触几次之后,感觉到“股票行”不过是他的一个试探气球,并没有实质的投资意欲。我把自己的看法说给我那位朋友听,他问我有什么依据?我说,根据他的出身和发迹史,我觉得他的资金很可能是“党产”,他并没有最终决定权。另外,他身边有不少顾问,但是谈到这个项目,竟然没有什么预案。因此建议我那位朋友保持接触,不寄厚望的态度。事态的发展果然不出我之所料,那位大亨在香港开了一家公司,公司里的主要职员都是与香港有密切关系的国务院某办高层的亲属。公司成立之后,除了举办几次国内文艺团体到香港演出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商业活动,后来还把公司搬到了新加坡。九十年代中,这位大亨高调涉足传播媒体,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大文宣”的一枚重要棋子。 重提这件旧事,皆因周五的上证指数大跌接近 200 点,我忽然想到,如果那位大亨当时真的买下了一家“股票行”,在这样的市况中,不知道会“做多”还是“做空”呢?说到底,那些“资本大鳄”,一个个都有着“春江试水”的超级技能,对于资本所散发出来的魅惑有本能的感应。市场上的散户,在他们的眼中就像江河湖海里的小鱼小虾,或者是能走会动的“人肉提款机”。 闲言表过,回过头来说说“泛亚”和“金赛银”的故事。 “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2月16日。泛亚允许投资者交易14种有色金属,号称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平台。虽然泛亚表列14种有色金属,泛亚交易所最核心的交易产品却是稀有金属铟。据熟悉大宗商品价格的从业者介绍,泛亚平台上的有色金属,要比市场价贵30%左右,所以泛亚本身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交易平台。泛亚平台上可见的交易,大多只能是来自于内部的对敲。中国市场上的铟价最高峰是在 2005 年 5 月 12 日,达到每千克 9300 元的水平。近年由于国内显性存量奇大,精铟投资者已受到伤害,国内铟行业在消费增长无望的压力下,粗铟生产加工企业几乎80%以上停产,精铟冶炼企业放量生产的意愿也不足,目前的现货价维持在 1350 元的水平。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对铟的年需求量约为 20 吨,而泛亚公开的数字,出事之前他们已经收了3600 吨,可见持续买进,那么赢利从何而来呢?只有依靠每年的资金净流入量来维持运作。业内人士据此认为,泛亚的稀有金属买卖,在复杂的金融术语和交易结构背后,实际上是完全不介入真实市场的“庞氏骗局”。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局”,在短短的四年间可以吸引了 22 万投资者,牵涉资金400 多亿呢?相信是因为它所设计的那个仓单质押产品能够提供 13.68% 的年收益并且可以随时赎回的条件非常有吸引力。某些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的“站台”当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2014年11月2日,香港投資銀行家梁伯韬在中国战略金属企业家峰会上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是一个很成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云南金融办主任刘光溪这样说:“泛亚直接为国家纳税3.6亿元,为国家间接纳税6.7亿,总计近11亿,哪一个创新民营企业会有如此强的能力……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泛亚。”没想到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 A 股市场提供了一个更为诱人的投资平台,就像一块超大的磁石吸走了巨量资金,造成“泛亚”赖以生存的资金链粹然断裂,破了局。 2011年1月成立的“深圳金赛银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发行与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由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出资50亿元,号称管理的基金规模高达100多亿。这家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32家分公司,旗下并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并购基金牌照、澳洲信托牌照。该公司对外公开表示,公司优质的地产并投项目、矿业并购项目,年化回报率均可保持在50%以上。可是,早在今年四月份,该公司就出现到期无法兑付的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挤兑潮、报案潮,兑付危机愈演愈烈。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九月下旬,该公司一千多名员工恐慌性离职,目前仅剩不到20人,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维奇也在9月份失踪。 除了年化回报率50%以上的招数之外,金赛银还用了一些花招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一是装门面,在深圳租了一个非常高档豪华的会所,给投资人一种“高大上”的形象;二是傍官员,打着政府项目名义进行推销;三是以平安保险担保作幌子,据投资者爆料称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推销金赛银,很多投资者以为那是平安保险的产品才买的。四是吹挂牌,让不懂的人以为多有实力,其实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的门槛极低,比新三板差了很多,更别提和创业板以及主板作比较了。 讲完两个曾经的高回报投资项目,接下来谈谈一向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始股”。“原始股”是伴随着“上市”而出现的一种带有神秘感的产物,是指公司上市之前发行、可在上市一段时期后售出的股票。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经常有一些关于某企业“内部集资”的出资邀约,无不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特权、稳赚不赔的自豪感。的确有人通过认购那些“股票”挣了钱,同样也有人因为轻信那些子虚乌有的“集资”把自己的资金打了水漂。那些“内部集资”的股权凭证可以视作“原始股”的前身。 比起 80 年代中因应体制改革的需要而萌发的“集资凭证”,如今的“原始股”有了更多的规范和制约,玩法也有所不同,必定是先登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对外宣称“挂牌”了,然后开始售卖原始股。由于股票上市就“跌破底价”的现象非常罕见,一般持有“原始股”的投资者大概都能赚钱,如果推销者声称某一支原始股上市之后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更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问题是有些售卖“原始股”的企业本就不符合上市的各项要求或者压根就没有打算上市,“原始股”售出之后就去如黄鹤,把那些“股东”撂在一边自生自灭。最近期的例子就有“上海优索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始股”风波。部分“投资者”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以为“挂牌”等同上市的前奏,殊不知“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对挂牌企业的设立年限没有限制,也不强调主营业务突出的要求,而且允许企业在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带着问题挂牌,因此在这类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门槛并不高,是否适合投资,只看各人的“悟性”。 从此以后,投资者之间的问候语,或许可以加上“原始股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