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和:《西厢记》里的涉性隐语:“哩也波哩也啰” (读韵杂记13) 作为一种大众型娱乐方式,元杂剧以大量使用民间诨语、隐语著称。《西厢记》有“情诗之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的美誉,其中有多处涉性隐语,也自然之至。 如在《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接到崔莺莺的书简时,欢喜起来: 小姐骂我都是假,书中之意,着我今夜花园里来,和他“哩也波哩也啰”哩。 在第三本第四折中,也是张生接到莺莺书简,道:“小姐待和小生‘哩也波’哩。”红娘云:“又怎么?却早两遭儿也。” 此语解释历来纷纭,谓其来源约有三种,一谓歌曲和声;二谓北方方言;三谓梵文音译。 王骥德注曰:“哩也波哩也啰,北人方言,犹言如此如此也”。 王季思注:“哩啰盖歌曲结处腔声,此处则男女合欢之讳词也。” 王元贵《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群言出版社1993年)“哩也波哩也啰”条释:“指男女间幽欢的诨语。犹同‘做那个’。”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可作参考: 生曰:“汝欲闻此妙语,吾能唱之,而无和者,奈何?”红娘曰:“妾和之,可乎?”张生曰:“可。” 【仙吕调】【河传令缠】“不须乱猜这诗中意思,略听我款款地开解。谁指望是他劣相的心肠先改,想咱家不枉了为他害。 红娘姐姐且宁耐,是俺当初坚意,这好事终在。一句句唱了,须管教伊喝采。”那红娘道:“张先生,快道来!” 【乔合笙】休将闲事苦萦怀,(和)“哩哩啰!哩哩啰!哩哩来也。”取次摧残天赋才。(和)不意当初完妾命,(和)岂防今日作君灾。(和)仰酬厚德难从礼,(和)谨奉新诗可当媒。(和)寄语高唐休咏赋,(和)今宵端的雨云来。(和) “哩也波哩也啰”显然来自“哩哩啰!哩哩啰!哩哩来也”。王实甫巧做转换,使之成为“做‘那个’事”的意思。 但不管来源如何,此处意指“做爱”,是不会错的。这里是张生向红娘解释:“莺莺约我到花园里,今宵‘欢好’”。但对着异性小丫鬟,要把话说明,又不能太直露,用“哩也波哩也啰”来暗示,确是神来之笔。 古代戏曲中用“哩啰(啰哩)”指代性爱的例证,另如明孟称舜《娇红记》第十九出《归图 》:“咦,我的美人,我的心肝!怎生得到手,和你罗哩嗹嗹哩罗哩。” 明嘉靖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一封书】:“同床同枕同坐起,同入销金帐内,共伊啰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