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博文谈到广东人 喜欢“饮糖水”,网友回复时提到乡人还喜欢“饮凉茶”。是的,除此之外还有“饮汤 ”,由此衍生出“阿二靓汤”诸般故事。不过今天先不谈“饮汤”,讲讲“饮凉茶”。 由于气候不同,加上饮食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域民众的体质对食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很正常。记得我有一次出差到内蒙古,五天里除了早餐之外,中午、晚上都在酒席上对付。当年内蒙没有什么青菜供应,一味地喝酒吃肉,如果在南方,恐怕早就“热气”- 上火了,当时却毫无异状。朋友说那是因为当地的水“寒”,不知道是也不是。 话虽如此,外地人却也有上火的症状,他们怎么应付呢?我听说有人会做一些特别的食谱如凉拌苦瓜或者用新鲜芹菜叶加水煎煮取汁,也有用鲜芹菜以开水烫过后榨汁,以此来达到清热解暑的目的。广东人的招数就是:饮凉茶。 “凉茶” 的种类很多,有依据”苦口良药“准则熬煮的”王老吉凉茶“和”廿四味凉茶“这类苦茶,也有为迁就小儿怕苦而略带甜味的“夏枯草凉茶”与“罗汉果凉茶”等。至于“生鱼野葛菜汤”就不是一般的“凉茶”了。 “凉茶”所用的材料基本上很容易买得到,所以旧时不少人家会存放一些来“睇门口”(备用)。由于熬煮费时,也有人乐于到“凉茶铺”花几个小钱买上一碗,咕嘟咕嘟一番,简便快捷。说广东最著名的凉茶是“王老吉凉茶”大概不会错。这款凉茶的创始人是廣東鶴山人王澤邦。傳說王先生是个农民 ,清朝道光年間(約1828年)该地瘟疫流行,他带了妻子兒女上山躲避瘟疫,碰到了一位道士,给他傳授了一付藥方,王澤邦依照藥方抓药煮茶,幫助百姓治病,效果奇佳,救人无数。这事 后来被远在京城的皇上知道了,封了他一个“太医令”,时维清文宗咸豐二年(1851年)。第二年,王老先生在廣州十三行路靖遠街(如今的靖遠路)開設了一家 「王老吉涼茶舖」,專營水碗涼茶。因为王澤邦乳名阿吉,所以起名“王老吉”。这个凉茶品牌在王家数代人的经营下,闻名海内外。由于王氏后人分散于海内外,”王老吉“这个品牌经历了众多的变易,既是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之一,也引起过不少的官司。 除了“王老吉“,”廿四味凉茶“也很出名。不过,”廿四味“没有道人传授的神秘色彩,也没有固定的药方,有些店铺凭主事人的经验根据当地人的體質、天氣、病情、地域而做出增减,用要有多达 28 种,也有仅用十多种药材,但还是统称 ”廿四味“。 随着社会发展,“凉茶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在不断的改变其功能。”卖凉茶“当然是”凉茶铺”的主要功能,不可忽略的是,“凉茶铺”还是坊众聚会场所之一,尤其是广播事业发展起来之后。电视机进入家庭之前,电台广播是民众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当年的电台节目相当丰富,除了新闻报导,还有戏曲、相声、说书等等栏目。外地称之为说书的栏目,广州人叫做“讲古”,因此,外地的“说书人“,粤人就称作”讲古佬”。粤人口中的”佬”,相当于外地人说的“匠”。譬如“补锅匠”就叫“补镬佬”,“理发匠“叫”飞发佬“, ”泥瓦匠“称”泥水佬“等等。”讲古“ 是“讲古仔”的缩略语,因为粤人的“古仔“是故事的意思。因此,”讲古仔“和”讲古佬“关系密切,却不是父子。 历史上,港粤两地产生过不少著名的“讲古佬”,他们所演播的长篇连载故事深受港粤两地街坊民众的欢迎。每天到了长篇故事续播的时间,不少民众就会按时收听。那时收音机还算是奢侈品,并不是家家都有,电台的“有线广播”也要收费。有些“凉茶铺”为招徕客人,就在店里加装“有线广播”,街坊四邻到点就聚集到“凉茶铺”听广播。来听广播的人不全是抱着占便宜心态的,必定有人花钱买一碗“凉茶”,心安理得地坐在店中享受一段欢乐时光。那不花钱的主当然不会被延请坐到店里就坐,他们便聚集在门外,或站或蹲,颇有如今酒吧、餐厅直播球赛的场面。有人会感到疑惑,见天“饮凉茶”,就不怕太寒凉了吗?却原来“凉茶铺”也搞多种经营,除了卖苦茶,也卖些“菊花茶”和“杏仁露”之类介乎凉茶与糖水之间的饮品,引用者各适其适。 “猫王“成为年轻人偶像的那段时间,“讲古”的热潮已经消褪,香港的“凉茶铺“又成了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聚合点。当年一些被成年人视之为“阿飞”的男孩子纷纷仿效“猫王”剪了 “飞机头”,抹上厚厚的发蜡,女孩子扎马尾辫,穿花短裙,。他们爱看外国电影,唱英文歌,跳AGOGO。那时候,“酒吧文化”在香港还没有苗头,这些“飞仔飞女”相约在“凉茶铺”,喝凉茶,聊大天,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粤语流行曲中有一首《凉茶、马尾、飞机头》记录的就是那一段时期的大城小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