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有一句俏皮话“捞松捞松, 唔食芫荽葱”甚为流行,小时候不求甚解,人云亦云,长大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先说这句话的主语“捞松“,原意指的是北方语系的人,据说由于他们对人尊称”老兄“,粤人模仿他们,却由于粤音韵里没有 x 这个声母,于是用 s 来代替,因此“老兄“就成了”捞松“。“捞松”这个词本来毫无贬义,可以算是一种流行于粤人之中的习惯语, 就像由于洋人打招呼的时候常用 Hello 这个词,粤人也曾经把“哈佬”作为洋人的代用语。 根据日常观察到的现象,我并不觉得所谓的“捞松”不吃笎荽葱, 但以为他们是入乡随俗,到了广东才改了习惯。真正彻底颠覆了这个既有观念的是,七九年我出差到兰州的一次经历。那回我陪同一位新加坡客户到国内洽谈业务,走了好几个城市,最后一站是从西安到兰州。那时西安的机场还没搬到咸阳,离市区非常近,兰州机场却离市区非常远。记得飞机从西安到兰州大约飞了一个小时,从兰州机场到我们住的宾馆开车却要一个半小时。飞机到兰州的的时候是傍晚,车子回市区的途中,负责接机的人说回到宾馆可能已经过了饭点,建议我们在路上先把晚饭解决了。看到这里,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理解什么叫“过了饭点“。但是那个时代,沿海地区有些地方的饭馆也许已经”通宵营业“, 边远地区却仍然是早、午、晚各有固定的用膳时间,过时不候。我们常在国内走,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就随接待人员进到一家有点规模的牛肉面店。当时刚入冬,外面寒风凛冽,店里一口大汤锅热气腾腾,看着就平添暖意。 炉灶旁边,横梁上挂着半边牛,除了没有牛头之外,有蹄有脚,有前有后。掌勺的大师傅问过我们各人要吃宽面还是细面,圆面还是扁面之后才开始拉面。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位师傅把手里的面团反复拉抻,一会儿功夫,面团就成了一丝一丝互不粘连的条条。所谓宽面就是少拉几把,细面则要多抻几下;圆面是拉得就下锅,扁面却要把拉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用手轻轻把面条压扁了再下锅。面烫好了,盛到一个白瓷大碗里。随手拿起一把尖刀,从那挂着的半边牛身上拉下两条肉来,扔到锅里略为烫一烫,铺在面条之上。用一个大铁勺,舀一勺滚烫的牛肉汤浇进碗中,再从灶台上的两个大铜盆里分别舀上一勺红油和芫荽,加到碗里,一碗色香味兼备的兰州牛肉面就一气呵成了。 进到店里,除了那口大汤锅,我就注意到灶台上那两个起码有两尺口径的大铜盘,一个装着红艳艳的辣椒油,另一个满满是绿盈盈,切碎了的芫荽。从此以后,但凡有人再说”捞松捞松, 唔食芫荽葱“这句俏皮话,我就会把那段见闻讲述一遍,以正其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