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每年都评奥斯卡,哪些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得奖,怎么预测,往往吸走很多眼球。Oscar award,又称academy award,如同一般学术圈一样,有自己的范式(paradigm)。得奖与否,是否上乘,基本上要从是否符合这个范式(paradigm)出发。俺也是个业余,凭自己常年看电影的一孔之见,说一点,尤其是演员表演的范式。 在我看来,最佳男女主角的范式在于,能否表现人心的挣扎。一般来说,能表现bipolar就是好表演。一会儿正常,一会儿疯狂,半正常半疯狂,忽而正常忽而疯狂,最后正常和疯狂交织一起。比如Natalie Portman得奖的黑天鹅,那就是本来人是白天鹅,要主动有意识地诱发本来压抑很深的黑天鹅出来。慢慢地幻象越来越多,身上长黑羽毛,老妈画室里画中人开始哭泣,自己和竞争对手春宵一夜可是转眼就被人否认原来也是幻象。最后完全被心头的黑天鹅吸了进去,幻象里刺死了对手,其实是杀掉了白天鹅,彻底地释放心中的邪念。不疯魔不成佛。按照这个范式走下去,走到极端,就可以得奖了。前年Natalie Portman也演了一个肯尼迪夫人的影片,那片子也是按这个范式演,那中年妇女对着镜头得得白得得白地,试图演出个精神上的挣扎来,不过不够成功而已。前些年国内有影评问,为啥好莱坞的个人大奖都给病人、变态等等。看这种问题就很好笑,一个正常普通人,能有那样的挣扎的内心给人看吗? 男女最佳配角的范式在于,能不能演着演着把主角的戏抢过来,光芒完全盖过主角。做到这一点,肯定有希望。比如有个最佳鼓手的片子,主角明明是敲鼓的小年轻,可是那个教练那么讨人厌那么没人性,可恶到极点,结果就得奖了。Christian Bale在拳击手里演那个病怏怏的业余教练,教他兄弟打拳,那兄弟明明是主角么,可是整个戏最后就围着Bale转了。死掉的Heath,以前演过断背山那个,在蝙蝠侠系列里出演一个小丑,爱装炸弹,那么邪恶,牵着蝙蝠侠的鼻子走,那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成了他这个配角了,也得了奖。 回头来看中国电影,每年都送些电影来参展,都是搞笑来。因为基本不符合好莱坞范式。好像人家要个圆,中国人偏偏画个方,就那么孤陋那么格格不入。啥战狼2也拿来,自己关门爽就好了嘛,干嘛出来现眼?比如冯小刚演了一个老炮儿,就算近年里刻画人物很有力度的国内电影了。谁能说说,他有啥子挣扎?是不服老?是跟不上这变化飞快的世界?是打炮过程的力不从心?这里面谁能看出bipolar的挣扎来? 范式,就好像太极拳一出手,行家就知道有没有一样。好莱坞的范式,当然不是一成不变。比如最佳电影的范式,近年里就大幅地掺进去政治正确。但是这样明确成熟的范式,每个浸淫其中的美国电影人和观众都能深得三昧,国人么呵呵呵就夜郎自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