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食在广州”得以流传一时自然有所依据,时至今日其现实意义则有所减退。试问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如今哪里没有“美食城”,哪里会让广州独美呢?即使倒回去从文人雅士的诗文里,我们也能找到不少历史上的“美食之都”。譬如“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这样的场景,就带有连贯的历史感。至于“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这样奢华的“曲江春游”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话虽如此,曾经“万国客商通互市,二洋文化着交流”的五羊城毕竟有着它的底蕴,这次返穗,着实品尝了不少美食,今天着重讲讲吃鱼。 最近几年,源自顺德的“无骨鱼”餐单在广州发扬光大,市面上多了以此为招徕的餐馆。记得 2013 年曾在朋友的引领下,到过顺德勒流镇一家被戏称为“奥巴马的弟弟”开的餐馆吃无骨鱼套餐,我们当天六个人,用了两条鱼。首先是天麻炖鱼头(如果客人要求,也可以做成剁椒鱼头或者豉汁鱼头,但要在定餐时申明),然后是“姜葱炆鱼腩”,还有一大碗“拆鱼羹”由鱼的碎肉混合丝瓜丝,红萝卜丝,云耳,马蹄熬煮而成,味道鲜美。鱼皮凉拌,鱼骨上留得有些肉,剁成小块用油炸了再焖焗。最精彩的就是“无骨鱼片”,每块鱼肉切割成差不多大小的长方形,厚约五六毫米,所有鱼骨用人手一一拔除,保证老人小孩都不会发生骨鲠喉咙的事故。吃法是由食客自行把鱼肉涮熟,老板还亲自指导汆烫的手法和时间,务求达到最佳效果。 这次旅程,由我们的老表带领路,到过位于顺德大良的“九号功夫鱼私房菜”吃鱼。这家店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实在不好找,因为它就是一座民宅,也没有醒目的招牌,只在一面粉墙上写着“九号”两个字。所谓“功夫鱼”其实也就是“无骨鱼”的套路,由于工序繁多费功夫,这样的叫法倒也合适。他们家的凉拌鱼皮很有水平,鱼皮爽脆入味,搭配酸姜条、黄瓜条吃起来教人停不了箸。他们的鱼片同样去了骨,先由服务员代为烫熟分装在小碗内,随着一小碗飘着细细青葱丝的盐水分送给每位客人。烫得刚熟的鱼片略微蘸点盐水与葱丝送入口中,把鱼片的鲜味提升不少。其实“九号功夫鱼私房菜”这个也是食客们口口相传,并不是他们的店名。有见及此,我建议老板在粉墙上“九号”两个字后面加上“公馆”两字,老板嫣然一笑,不置可否。 凉拌鱼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