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治面貌”这个词组,海外华人与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同胞之理解略有不同。一般的解释,政治面貌属于个人的政治倾向,基本上不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各类政治人物除外)。然而在中国大陆,“政治面貌”却是个人在社会上的界别定位,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中国大陆,无论入学或是求职,所要填写的表格中,必定有“政治面貌”这一栏。中国国家标准局所发布的“政治面貌代码”共有十三个分类,计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无党派人士、群众。 不要小看了“政治面貌”这个分类的作用,它并不仅仅是“用于个人人事档案、户籍等填写项目”,它还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的职务升迁和资源分配,尤其在国营企业及公务员体制中,“政治面貌”客观上就是一种“潜规则”。不光是“政治面貌”,从前还有“家庭出身”这一栏目,它可以是决定你升学、就职的一项重要因素,足以影响个人的一生。 那十三个分类中的“无党派人士”和“群众”的界定起初让我有点困扰,不明白究竟有什么分别。查找一番才知道那也是有讲究的。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于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陈喜庆副部长这样说:......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中共中央在2005年专门下发了一份文件,叫《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里面明确了无党派人士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第二条是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第三社会基础,主要是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是我们国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的一个重要界别,它的职能跟民主党派大体是一致的,也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当中一支独特的政治力量。 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群众”是吃瓜的,“无党派人士”则有机会吃席。 耐着性子读到这里朋友可能要犯嘀咕:说了半天,这“政治面貌”与《万维》有什么相干呢? 报社是我小时候在海外那段时间的主要活动范围,回国之后,身边也有不少父辈在新闻界的至交好友。小时候对报社的“政治面貌”没有什么认知,长大之后才知道其真正归属。当然父辈们作那样的选择自有他们的道理,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现实。尽管他们当年所向往的“共产主义天堂”不是我所追求的方向,对于他们坚持理想的努力我还是保持充分的敬意。也许由于有那样的经历,我对媒体的政治倾向也是相当敏感。所以当读到有些网友批评《万维》“反共反华”,“紧步大纪元后尘”时,我不禁悚然一惊,细思极恐。这种给别人贴“标签”的行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上个世纪“国共内战”时期,“蒋管区”惯用的标签是“共匪”、“赤化分子”、“拿卢布的人”之类。“解放区”常用的则是“蒋匪帮”、“伪军”、“反动文人”等等。至于后来的“地富反坏右”、“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更是距今不远,耳熟能详。这种现象也不是只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只要被“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精神领袖、“第三帝国”的元首和他的部属贴上“同性恋者”、“耶和华见证人”标签的人群,就会和犹太人一样,招致统治集团的迫害。至于把提出“童工法案”和“女性参政权”的政治人物视为“共产主义”或“红色阴谋”的“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社会及民众造成的影响与破坏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罪恶印记。 我对《万维》的认识不深,是 2013 年经过朋友介绍才知道这个平台。过去七年,通过这个平台读到不少好文章,分享了不少人的经验,也交了一些朋友。我一向认为,这是一个兼容并蓄的网路平台。虽然有些网友对于世情世务有不同看法,大都能各抒己见,理性讨论。由于表达方式不同而引起骂战甚至互相攻讦的也不是没有,不过总归是少数。 在我看来,《万维》的博主与热心“评论员”(指不太写博文,只热衷于发表评论的朋友)潜龙伏虎,高手低手都有,政治倾向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借这个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言论既有“反共”的,也有“拥共”的;既有人是“川粉”,也有人是“川黑”;对于薄熙来下狱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为他喊冤叫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起那“一中各表”还要热闹。我觉得这样挺好,媒体不是“真空罐”,经营团队当然有他本身的政治倾向。但只要不是经营“一言堂”,那就要容许不同见解的发布。如果要求媒体只能按通稿发新闻,只准刊发某一类文章,恐怕只有“姓党”的媒体能做到。 给一个在资本主义社会注册运营的互联网商业平台贴上“反共反华”、“法轮功”的标签,可以是贴标签者的主观见解,也可以是出于提醒“有关部门”对这个平台给予特别关注的目的。我不愿意臆测贴标签者的本意,但对于这种给持不同观点者贴标签的做法实在不敢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