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右派战歌” 拙文“《万维》的政治面貌”贴出之后,有一些朋友在帖子后留言,各抒己见,是“言论自由”的充分体现。留言即是网友的见解,各自解读就好。其中 peter98 网友所写“万维右派中人才济济,怎么三十多年来没产生一首像样的右派战歌”倒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在我看来,“右派”之所以没有一首像样的战歌,就因为“右派”这个标签从面世的第一天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今还在互联网上活动的朋友恐怕没几个经历过“反右运动”,但是历史文献还在,只要重读195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发文“中共中央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大家就都能理解“右派”是怎样被定义的。至于执行过程中各单位领导的自由发挥所引起的“扩大化”更应引起人们的正视。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复查统计,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反右补课”中,全国共划分右派份子552,877人(分微右,中右与极右);复查核实改正错划(并未平反真正“右派”)右派533,222人,占总人数97%。 全国的“右派”中“错划”的竟占了97% ,说明大部分所谓右派很可能糊里糊涂地就被划进了“另册”,根本就没有什么共同纲领和目标。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右派”们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有“战斗”的能力吗? 有人要说了,根据此时的语境,“右派”的含义应有不同解读。我要说:朋友,你又错了!在某些人看来,批评共产党的人都是心怀叵测,是“右派”,我的看法不一样。历史教导我们,凡事“简单化”就容易出偏差。举一个距今不太远的例子,当“两报一刊”高喊“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时候,你的心里有过一丝怀疑吗?有的话,你离“右派”甚至“反革命”就不远了。到如今,有些朋友在海外为下狱的薄熙来鸣冤叫屈,他们是“右派”还是“左派”呢?在我看来,那都是个人见解,代表了他们在进行独立思考。 由此看来,所谓“右派”、“左派”都不过是一种简单化的标签。有些人习惯给别人贴标签,有些人甚至喜欢自贴标签,这种行为对叙事的准确性没有丝毫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