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互联网以来,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上网。不管是学习、购物、休闲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由此产生了新的“网络文化”,接着衍生出一些网络语。“小白”就是其中一个经常会看到的网络语词。关于这个语词有很多解释,据我所知,“百度百科”的相关解释应该最为详尽,总共列出了十二条释义。尽管如此,我想大多数人都把这个词理解为对某方面毫无了解之新手的称呼,几近于北方话里的“棒槌”,台湾人则称之为“菜鸟”。但是在早期的互联网世界,“小白”也可能是某些高明的“引战者”。他们通过貌似“小白”的行为,制造话题甚至左右互搏引发争议。不过这样的高手并不多,如今更为少见。对于这类“小白”,Jamie Bartlett 的著作 The Dark Net 里有相关的介绍,有兴趣者可以找来一看。 在网上,有人谦称“小白”来讨教某方面的知识,人们一般会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至于有些屁股夹扫帚的“小白”,不管知与不知,什么话题都敢接碴,却又言不及义。憨厚的网友对此一笑置之。如此一来,他们更加四处晃荡招眼。有些朋友看不惯他们的逻辑混乱,信口雌黄,忍不住帮他们把屁股上的扫帚拔掉,给他们来个固本清源。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他立马演成了牛二,望那杨志的怀里钻。他们明知在虚拟世界里,绝无被抹脖子的风险,于是尽情演绎牛二的角色。或是找同盟军,对旁观的群众挤眉弄眼,说“哥们!搭把手,我们是一边的”;若无人理会,就向对方放话说“来吧!我一个打你十八个。”人家苏联人说“好话反正不要钱”,他则深知“狠话反正不上税”,卯足了劲往大里说。你若厌烦了,不再搭理他们,他们的精神胜利法可就登场了“看哪!蔫了吧。”沾上这号人,你就是“湿手抓面粉,甩也甩不掉”。 这号人的行为,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刷存在感”,闽南人叫做“爱现”,广州老辈人说“献世”。本来最好的办法是眼珠子也不转过去,可是他们就像那苍蝇不咬人 - 膈应。没办法,林子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