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福田自耕的博客 |
|
老至将归何处? 乡野溪边, 舟横无人渡 。 那有福田 , 咱自耕自种! |
|
|
|
|
|
|
|
|
|
|
|
|
| 闲聊项刘(三) |
| 茶喝完了,赶紧接着聊。
首先一点,谁得天下,与民心没有啥关系。不信,咱来看看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之争。
那时他们兄弟为争皇位,已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谁先动手,谁就得天下。可天下的民心只知他们手足情深,根本不知道他们兄弟争斗谁正谁邪?你叫民心所向何处?谁可以先动手,由民心说了算吗?根本不是。世民杀了兄长建成,你能说是民心所向吗?李建成想走司法程序,想叫老爸这个皇帝出面来摆平世民,只是这个过程有点费事,不如世民一杀了之来得干脆利索罢了!你说他们兄弟争天下,民心起到作用了吗?
说项羽残暴,滥杀无辜,所以失了天下,这个说辞毫无道理。凶残得天下,或者是,靠凶残而得天下的例子多了去了!比如那个时期的白起活埋四十万赵兵,又比如二千年后的近代,"杨州十日"的满清,把八十万杨州民众杀得几乎一个没留,残暴之极!可他们不是因残暴而得天下的吗?
所以,我们可以说,即使项羽残暴之极,他也不会由此而失民心失天下的。
另外,项羽残暴吗?
说项羽残暴,大概的证据:一是火烧阿房宫,二是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
先来看看阿房宫长啥样?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描述道: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这连绵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你项羽为什么要烧了它?
记得咱在南京读研时,去看了太平天国的天王府遗址。精美绝伦的天王府也被一把大火烧了。当时就想不通,为什么要烧阿房宫?为什么要烧天王府?难道斩草除根要除掉敌人留下的任何东西?
中国人有斩草除根的传统。据说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后,找到洪秀全的墓,扒平坟墓,挖出洪的尸骨,烧成灰烬,然后把骨灰放在炮筒里,一炮打出,这样使得洪的遗留无影无踪。
斩草除根虽有其一定道理。但那是指除人而非除物。看到敌人留下的宝物,一把扔了?这不合情理。高兴地占为已有,才是正常。比如,满清攻下北京,看到富丽堂皇的明故宫,惊叹不已,爱不释手,怎能一把火烧之?
哪为什么曾国藩(更精确地说,应是其九弟曾国荃)要烧天王府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天王府他们不能占为己有,但天王府里的金银财宝有可能占为己有。怎么才能占为己有?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天王府失火!一把火烧了天王府!这样就有理由说,金银财宝的?没有!都化为灰烬了。
占领南京后,向朝廷上报战利品。他们说烧了,几乎没有!朝廷当然不相信曾氏兄弟的鬼话!决定派人查个水落石出!于是朝廷派了一个新任的两江总督马新贻,准备坐镇南京,查办此事!
可马总督刚到南京便被人刺杀了。
敢杀朝廷大员?这不了得!朝廷下令,一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涉事者格杀无论!
可怎么查都查不出什么名堂。水太深了,石出不了!这就成了满清一大疑案,叫"刺马案"。
其实这案一点都不疑,就是曾氏兄弟干的!可曾氏兄弟说,你敢判我们死罪,我们就推翻你这朝廷!朝廷无奈做出让步,任由天王府的财宝被曾氏占有。作为回应,曾国藩也来个高风亮节,解散湘军,解甲归田。这下两厢相安无事,皆大欢喜!巨大的财富,让曾家几代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所以呀,这天王府烧得英明,烧得及时,烧得正确,烧得合情合理!
哪项羽为啥要烧阿房宫呢?
那时项羽已经推翻了秦朝,这精美绝伦的阿房宫就是他的了!他把属于自己的宝贝一把火烧了?这显然不合情理!咱看不出项羽烧阿房宫的任何理由。所以咱判定,项羽根本就没烧阿房宫!而且阿房宫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建成过。
看杜牧把阿房宫描绘得栩栩如生,他见过吗?肯定没有,而是凭空想像而已。"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覆压三百余里?那要多少间房子连起来呀?那还叫宫吗?连绵三百里的宫,你逛得下来吗?
文学家的作品,都富于想象。文学创作也强调个想象力,平铺直叙便没了文学魅力。看这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多美。可我们能相信一声猿啼的时间,轻舟真的已过万重山吗?这速度都赶上火箭了,对吧?
秦一统天下到灭亡,只有十多年时间。这十多年他们搞了许多大型工程,估计建阿房宫虽在计划中,但未能完成。所以,项羽烧阿房宫是子虚乌有的事。现在有考古学家来证明项羽没烧阿房宫,因为他们没发现焚烧的遗迹。这算是一个佐证。不过考古学家的说辞逻辑性不强。没发现不等于没有,对吧?所以,从项羽烧阿房宫的合理性,来判断项烧与没烧,这样更靠谱!
很显然,文学家的东西是不能作为史实依据的!《阿房宫赋》不能作为证据证明,项烧了阿房宫。可长期以来,大部分人都信了。
项羽杀二十万秦军降卒?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情景是这样的(那一集我碰巧看了):项羽叫上章邯等几位秦军降将一道喝酒。外面隐约有嚎叫声。章邯说要去军营看看,项羽说,没事,尽管喝酒。章邯又提,项羽斥道:"我说没事就没事!",章邯无奈。原来,二十万秦卒被集中在一起,忽然,出口被封,上面火球弓箭齐发,秦卒嚎叫惨死!这就是项羽杀二十万降卒的情景。
哪项羽为啥要杀他们呢?剧中的理由是:当时军中粮食紧张,项羽的谪系楚军和降军为争粮食,时有纠纷。项羽听信下属建议,把他们杀了,以省粮食。
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军粮不够的故事多了。杀百姓以充军粮的有,比如唐末的黄巢。杀自己小妾以充军粮的也有,比如唐将张巡。但杀士兵以省军粮的,自古没有!因为不合逻辑!张巡杀小妾而不杀士兵充军粮,那是因为在那时节,士兵有用而小妾无用。反观项羽,二十万训练有素的秦军,正是他争霸天下的有力工具,怎会为一时粮缺而杀之呢?况且章邯是个真君子,投降了项羽后,秦朝已亡,他不忠于项羽忠于谁去?他对项羽绝无反意。项羽也很赏识章的才干。他们虽曾是仇敌,但他俩都是君子!项羽对章很是信任,二十万部队仍由他带领。如果要防他反叛不忠,早就把他的部队分散整合了。从项羽封章为王可看出,他俩是英雄惜英雄,互相欣赏,彼此合作。项羽能有什么理由,为区区的一时粮缺,而杀章的二十万降卒呢?粮缺可以出外搜找,除非被重重包围。总不致于用杀士兵来解决缺粮问题。所以,项羽因军中缺粮而杀二十万自己的兵,这个,逻辑上讲不通,估计也是后世捏造。说项羽残暴,那是扣在他头上的屎盆子。你败了,就得毁了你的名誉!
项羽根本不残暴。有许多史学家评价他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即太仁慈,太不残暴了。如果项羽残暴一些,刘邦在彭城一战中早被项灭了。为救刘邦,萧何强迫民众,拉了一支老弱病残来与项羽作战。项羽不忍心杀这些人,便停止追击,让刘邦逃脱了。而且项羽对刘邦,一直没有斩尽杀绝之意,兄弟相争吗?
所以,说项羽残暴而失民心,以致败于刘邦,这种说法没有逻辑,没有道理,没有科学依据。
咱再来批驳第二条,2.不善用人,手下没有人才。
对这条,咱都懒得批了。因为人才这东西,也是趋炎逐势的主。哪儿势力壮,哪儿就有人才。项羽势力最强,各封王之首,岂无人才?
我们都知道,刘邦手下有韩信,萧和,张良,陈平等初汉N杰,可项羽手下叫得出名字的,似乎没几个。给人的感觉是刘邦人才济济,而项羽手下无人。怎么会是这样呢?
这个道理,看看曹操和刘备就知道了。看过三国都知道刘备有超牛的军师诸葛亮,以及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个个牛得恨。而曹操,牛军师似乎没有,手下大将也说不出几个。而且曹操不珍惜人才,把武功第一的吕布都杀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刘备人才济济,而曹操手下乏人。可事实是:曹操手下猛将三干,谋士如云。曹操手下人才不出彩,那是因为,他们的风采被曹操的光芒盖住了!刘备手下人才济济的假像的产生,那是因为刘备太没本事了。刘邦也一样,因为他啥都不能,凡事只能仰仗别人,让别人出彩扬名了。
所以,专家学者列出的这四条理由,都是不对的。这四条理由这里再复习一下。
1.行分封制,开了历史倒车,逆历史大潮而动,因此必然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 2.不善用人,手下没有人才。 3.行事暴烈,滥杀无辜,丧失天下民心。 4.刘邦能力超卓,天命归汉。
这四条理由都不是,哪英雄项羽败给混混刘邦的理由是什么呢?
对这个,伟大领袖早就给出了答案。毛主席有诗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很明白地说了,项羽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剩勇追穷寇,没有乘胜追击,没有赶尽杀绝,没有斩草除根,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
哪项羽为什么不将剩勇追穷寇呢?毛诗解释了,那是因为他想沽名。沽个什么名?他就想沽个"心系苍生,造福百姓"的名。
项羽随项梁起兵的目的,就是推翻暴秦!"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的揭扞而起,给了项羽复仇的机会。在与秦朝正规军的作战中,项羽是"正义在胸,仇恨满腔,以一当十",英勇无比!一举打败了秦朝反动派!
推翻了暴秦之后,他致力于恢复战国前的政权模式。那时各诸侯国,恪守诺言,和平相处。他不想做一统天下的皇帝,只想做个盘踞一方的王爷。他想在他的封地上,带领他的百姓搞社会主义建设。他不想对他的战友兄弟反目为仇痛下杀手。如果在章邯投降他之后,项羽立马用他的部队及章邯的训练有素的二十万前秦精兵,去消灭其他反秦部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他,一统天下易如反掌!
可他一味地想恢复旧制,一味地想通过谈判协商的办法,实现和平。他在彭城狠揍了刘邦一顿后,与刘邦订下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可后来刘邦毁约,时常突然偷袭项羽,使项羽损失惨重。对于背信弃义的刘邦,项羽还是想通过和平协商的办法解决争端。为此,他还举办了一个著名的饭局一一鸿门宴。
关于鸿门宴,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项庄想在宴会中借舞剑之机,杀了刘邦。流传的鸿门宴的故事是:项羽设计骗刘邦赴宴,准备在其间杀了刘邦。后刘邦在张良的机智安排下,借上厕所之名,得以逃脱。司马迁写的这个故事,一直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影响极广。现在许多人都用"鸿门宴"来比喻以宴请之名行暗杀之道的饭局。
许多历史学者常引经据典,像著名的易中天先生的口头禅就是,"据史料记载",可史料一定可据吗?司马迁就生活在刘家天下,他敢不美化美化高祖刘邦,丑化丑化霸王项羽吗?想像一下,如果皇上叫你写一部他爸的传记,你敢不歌功颂德涂脂抹粉吗?如果史料都是真实的,那就没有"太史简,董狐笔"这一说辞了,是吧?
真实情况应该是,项羽根本没有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的打算。"项庄舞剑,意在娱乐"。如果项羽真想在鸿门宴上杀刘邦,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无需项庄费力地舞剑。张良施点小计,他们便全部都能从项羽的军营中安全逃脱?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项羽把结把兄弟刘邦请到鸿门宴,就是想与刘邦共商国家大事的。不信?却看咱的背景分析。
在推翻暴秦前,义军头目间有个口头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即谁先打到秦国首都,谁做老大。这边项羽与秦军主力作战,那边刘邦乘虚进入关中。秦皇帝向刘邦投降。秦皇帝子婴降皇为王。刘邦便想当老大了。他欲以秦王为丞相,在关中称王。项羽对此很不开心,觉得老大应该是他。于是他便叫刘邦去鸿门赴宴,以解决谁是老大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刘邦自度实力不及项羽,只得赴宴。席间谈妥,老大还是项羽!!作为让步回报,项羽取消了讨伐刘邦的打算,并将大量土地分封给刘邦。刘邦从鸿门宴中收获到了巨大利好。
所以,项羽摆鸿门宴想杀刘邦,这一说法毫无根据。只是对项羽人品的一个污蔑,是扣在项羽头上的又一尿盆子。
项羽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可刘邦有!项羽的军队一直在缩减,从最初的五万到击败章邯后的四十万再到后来的十多万。而刘邦在灭秦后处处在扩军备战。刘邦言而无信,无情无义,见风使舵,厚颜无耻。他弱的时候叫你爹,强的时候砍你头。项羽后来又轻信了韩信部下的诈降。最后导致了他的失败。
项羽的失败,缘于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缘于他真诚待人疏于心计,缘于他的君子之风贵族之气。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项羽之后,再无贵族也鲜有君子,因为,对于一个君子,即使本领大如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项羽本想像一个铁路扳道工那样,把历史的车轮扳回到共和的老道上。怎奈人的野心早已膨胀,人心早已不古,旧道难回!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滑向了皇权一统的道上,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后世的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们,个个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却再无和平共处的雅量。
项羽视暴秦为敌人,视刘邦为朋友。项羽不是被他敌人打败,而是被他朋友消灭的。就像一个家族,受到强敌进攻,大哥挺身而出,迎战强敌。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强敌,可自已也一身伤残疲备不堪。这时他的混混弟弟突然向他进攻,一举把他打倒在地,从而夺取了家族领导权。
所以刘邦的胜利,是流氓的胜利,痞子的胜利,混混的胜利。是吊丝的逆袭!
项羽的失败,或刘邦的胜利(一回事),对后世影响深远!
项羽败了。项羽想恢复旧制的努力也随之化为乌有,他想各诸侯国和平共处的愿望也自然破灭。"六王毕,四海一",这四海一旦一以后,就很难再不一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崇高理想从此便遥不可及。
项羽之后的英雄豪杰们,个个都有了一统天下的雄心。没有这个雄心都还不行!因为你如果不想去统一别人,别人就要来统一你。一统思想贯穿中国历史,使中国的历史一直在分合中循环,所谓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也。
中国的历史往往是这样:一个统一的大国,稳定一段时间后,匆然间由于各种原因而土崩瓦解,于是各路英雄豪杰建国立业,一下子就冒出许多政权,许多国家。下一步就要实现统一。谁统一谁?那就得用武力来决定!于是便有连绵的战争和屠杀,直至一统。春秋后的历史,充斥着战争,充斥着屠杀,以致于没有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合之分之,循环往复,几乎没有多少文明的进步,道德的提升。
一般而言,大国灭小国容易,大国灭大国难。大国间和平共存,互相不灭行吗?答案是,不行!最难也要完成统一大业,决不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你看东汉后的魏蜀吴三国,国都够大了,但曹操孙权刘备,没有一个想到和平谈判,合作共存的。统一的神圣使命,使他们不斗不行呀!
小时候喜欢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被故事中的英雄豪杰所深深吸引。心中充满着对那个年代的向往。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啊!《三国演义》是我们的经典名著,现在又拍成电影电视剧,影响深远。我们看到了英雄的风采,可我们可曾体会那时百姓的困苦?
英雄豪杰们没有了共和的理念,只有一统的雄心。对他们来说,契约和承诺是束缚他们施展才华的绳索。英雄们视规则为无物,视协议为空文。英雄崇尚的是成功和实力!毕竟一切都由实为说话!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这不能说中国人素质不高,而是因为我们不需要契约。我们是大国一统,不像人家小国共和。小国间要共和,就得有契约。而共同遵守契约,是保证共和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北欧小国的人,他们特别守约有信的原因。
遇到要解决的问题,别人查看协议,我们请示领导。我们的文化是崇尚智慧而不是遵照条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是我们崇拜的偶像,守规的宋襄公被我们嘲笑了千年,钻规则空子的田忌被我们赞赏。《田忌赛马》一直在我们的课文里作为智慧的典型案例,被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有人把田忌捧为博奕论的鼻祖,以证明我们祖先的伟大。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课文,讲一个地主婆太坏!为什么坏呢?因为她想变天!证据是她把一本帐本放在一瓮里,埋在地下。这帐本记录着别人借她们钱的清单。这地主婆指望着别人能还钱,而这却成了罪大恶极。指望别人还钱,指望别人守信,这都成了罪了,足见我们对契约是那么的不屑一顾。
忽然想到自己的一个困惑。假如我借了一个当官朋友的钱,而我这朋友现在因贪污而坐牢了。你说,我还要还他的钱吗?我可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借我的钱是贪来的,我不用还"吗?
一统后再难有共和。项羽的走向共和的失败,使得古代的人或现代的人,都走不向共和了。前几年有个很火的电视剧,叫《走向共和》,我虽没有看,但能肯定的是,共和是走不向了,因为,即使有共和之名,也已无共和之心了。
刘邦嬴了!他一通了天下,做起了皇帝,史称汉高祖。
刘邦成功的故事,堪称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励志故事。它完美地回答了陈胜"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一旷世之问。刘邦的成功证明了,王候将相没有种,谁都可做王侯将相!从此后,不管是乞丐还是混混,不管是落魄秀才,还是化斋和尚,不管是私盐贩子,还是驿站当差,都有封王封候,甚至称帝的可能!多么励志,多么激动人心哪!
刘邦这个不学无术之辈,鸡鸣狗盗之徒,却能打败大英雄项羽,靠的秘决就是一个"痞"字。刘邦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人至痞,则无敌"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项羽败于刘邦,是君子败于小人,贵族败于流氓。当遵守协议的项羽,遇到毫无信誉的刘邦,当遵守规则的项羽,遇到视规则为玩偶的刘邦,当"仁而爱人"项羽,遇到"抛妻推子"的刘邦(为逃命,刘邦把儿女推下车),项羽怎能不败?项羽的失败,是贵族精神被流氓精神的全面绞杀。
刘邦的成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后世的英雄豪杰们,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了成功,必须不择手段!所以他们,一个比一个痞,一个比一个流,一个比一个无耻。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达,可写成"没有最X,只有更X,X=痞,流,无耻,无义,无信,⋯"。
作为例子,咱这里提及一下梁太祖朱温。
这朱温也是个混混,起初跟着黄巢造反,成为黄巢的一员大将。当黄巢与官府打得两败俱伤疲备不堪之时,朱温乘机对唐府说,你给我高官厚禄,我帮你灭黄。朝廷答应。朱温反叛黄巢,背后捅刀,一举消灭了他的革命引路人加革命导师黄巢(黄巢有点文化,可做导师),收编了黄巢残部,势力大增。唐府大喜,对朱温加官晋爵。朱温权高势大后,对坐在龙椅上唐皇说,"你下我上"。唐皇无奈,只好让位,于是唐灭梁兴,朱温建立梁朝,做起了皇帝。
痞如朱温,天下无敌!哪,谁能击败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朱温呢?
只有他自己。哪他是怎么被自己击败的呢?
原来呀,朱温当上皇帝后,把他的几个儿媳妇都纳为妃子,即以官方和公开的方式"扒灰"。当了皇帝,啥事都能干,干啥事都是合理合法合伦理的。这朱温被某个儿媳妇服侍得一舒服,便对那个儿媳妇说,"皇位传你老公",又对另一儿媳妇说,"皇位传你老公"。到底传谁?儿子儿媳妇们都困惑不已。为有个早了断,某个儿子在某个半夜,突然率他的卫队杀进皇宫,把伟大的朱温皇帝,即他的老爸,给杀了。梁太祖是这样被自己击败的。
就痞度而言,朱温较刘邦,是略胜几筹的。这也可看作时代的某种进步吧!
项羽与刘邦,起初是结把兄弟,共同抗敌。等击败敌人后,再兄弟相残。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项刘模式。这项刘模式在中国历史上一次次上演,使得歃血为盟这种神圣的仪式几乎成为笑话。
从前战争的目的是夺利。就像两只狗,为抢一根肉骨头而大打出手。但一旦分出胜负,赢的啃起骨头,败的暗然离开,战争结束。战国后,战争的目的变成杀人,打歼灭战,如白起杀四十五万赵兵。但那时打仗还是正规军之间的较量,平民百姓一般不直接参与战争。彭城之战中,刘的六十万大军被项羽打败,刘邦拉上了当地百姓,来对抗项羽的正规军,以掩护他逃跑。面对老弱病残衣冠不正的百姓,项羽的正规军不忍下手。太不对称了,怎么下手?于是刘邦得以逃脱。刘邦开启了把战争与百姓捆绑一起的先例。刘邦首创的伟大的军事思想,按现在的说法,叫绳民战争。
项羽和章邯,是旧式军事家。要打就来个正规军之间的正面交锋。项羽希望和刘邦也用正面交锋解决冲突,"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一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可刘邦说,咱们是兄弟,不打!遂订下鸿沟议和!可墨迹末干,他就偷袭项羽军队。刘邦创造性地发明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术,使项羽不堪其烦。后来,刘邦派人诈降项羽,骗项羽一举击败刘邦,项羽轻信,一路追杀,最后落入刘邦设好的包围圈而全军覆灭。刘邦首创的不遵守战争规则的那一套,按现在的说法,叫游击战。
刘邦的胜利,是破坏战争规则后的胜利!项羽的失败,是遵守战争规则的失败。如果双方都遵守规则又如何?但历史没有如果。对这个假设,人们只能在象棋棋盘上推演了。只可惜,楚汉相争后,遵守规则的战争,只能在象棋棋盘上看到了。
现在的世界,规则和传统被一次次的破坏。应该有项羽式的扳道工,把历史的车轮扳到正确的道路上。可新的项羽会出现吗?即使出现,他会成功吗?这个,只有天知道了。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如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向伟大的有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项羽先生,致敬!
(完)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