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叫《南征北戰》,講的是我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這電影相當火,那時幾乎全國人民都看過。
電影裡反面主角是國民黨的張軍長。此人狂妄傲慢,目中無人,以為他的美式機械師所向無敵,卻被我小米加步槍的英勇的解放軍團團包圍,只得可憐兮兮地向他的同伴求救。"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他的這句台詞,成了我們小孩子的流行語。
電影裡還有這樣的場景,一個解放軍指揮員豪邁地說,"我們的雙腿能跑過敵人的汽車輪子"。果然解放軍跑步都比國民黨軍的汽車快!雙腿能跑過汽車,這一幕一直鉻在我的腦海里,終生難忘。
那時還有一部小說很有名,叫《紅日》。小說里的反面主角與電影裡的張軍長,其原型就是張靈甫。
小說《紅日》用的是真名實姓,而電影裡就用張軍長代替。電影和小說里的張靈甫,狂妄自負,不可一世。作為頭號反面人物,這張靈甫能好得了嗎?他是大大的壞,小說上說他"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簡直就是惡貫滿盈,罪該萬死!
電影裡稱張靈甫為張軍長,其實他是師長,他是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哪他這個師長,為什麼電影裡高抬他為軍長呢?
這就要說到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的裁軍了。
抗戰勝利了,仗就不用打了,土兵就可以解甲歸田,搞經濟建設了。所以,原來的74軍改為74師。由於74軍是絕對主力,所以整編後的74師,與一般的師,編制要大些,相當於一個軍並不為過。因此電影裡稱張昊甫為張軍長,並無抬高之意。
我們小時候一直被教育,是蔣介石挑起了內戰。哪他為什麼要裁軍而非擴軍呢?對這一疑問,這裡先擱之一邊,不加討論。
記得小說《紅日》裡有一個配角人物,叫張小甫,是74師的一個營長。小說里說他的原名不是這個,後來因為崇拜張靈甫而改名張小甫的。這麼壞的一個張靈甫,怎麼會有人如此崇拜呢?難道張靈甫真有今人佩服的地方?
你還別說,還真有!第一就是他的帥。據說他身高1.87米,長相英俊。所以本文題目就叫《民國帥哥張靈甫》。說他帥,得有證據。咱就附上他的幾張照片,你看看帥氣不?
前幾年,大陸拍了一部基於小說《紅日》的電視連續劇,由當紅大明星李幼斌出演張靈甫。可李幼斌演不出張靈甫的精氣神,氣質不夠。他只能演演王近山那樣的痞子英雄,演張靈甫還真不行。你看看李幼斌扮演的張靈甫,像不?
第二就是他的才。當年最好的學校,文是北大,武是黃浦,他都沾上了邊。他先是北大歷史系的學生,在北大讀了二年後,棄文從武,考入黃埔軍校,是黃浦四期的學生。他寫得一手好字。當時的大書法家,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對他大為讚賞。 于右任先生可是有大學問的人,讓我們先來欣賞于右任先生晚年的一首詩。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高之意。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張靈甫作為一個軍人,能得到文化名人的賞識,當可說明張靈甫確有可贊之處。
這張靈甫今人敬佩的第三點是他的信。據說他懷疑前妻是間蝶,偷他的文件,怒而殺之。此事被民間報紙以醒目的標題《中央軍團長古城殺妻》而大肆渲染。此事傳到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那。這于鳳至是個女權主義者,為婦女伸張正義!她直接狀告到蔣委員長處,說你的學生犯了大罪,如何處理?這樣張靈甫被開除軍職,被判刑要去南京軍事監獄坐牢。按常理,得有幾個人押着他去南京監獄。可張靈甫說,不用押送,我自個去監獄報到就行!這樣能為國家省下一筆費用。他的上司胡宗南信任他,同意了。張靈甫便把余錢交與父母,只帶少量錢一路從西安到南京。後沒錢了,就替人家寫字,換錢換飯,一路到南京監獄報到。
水滸里,林沖發配,武松發配,都由兩個男衙役押着。《蘇三起解》中的女犯人蘇三,也得有一個男衙役押着。像張靈甫那樣,作為犯人,無需押送,他的守信守諾,世間少有!張靈甫真乃光明磊落的堂堂男子漢也!
張昊甫被拘押於南京老虎橋監獄不久,被判死刑。後上訴,再審改判。抗戰爆發,獲得特赦。張重回部隊。
張靈甫有貌有才有信。當然,作為軍人,評價他的主要依據是他的作為軍人的作為。那麼,從軍人的角度,張靈甫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張靈甫出生陝西農家,家境良好。1923年夏考入北京大學。1925年秋,考入黃埔軍校。1926年10月,張靈甫從黃埔軍校畢業,進入軍隊,成為職業軍人。
張靈甫作為軍人,表現又如何呢?
剛畢業時,他做見習軍官。從排長,連長,營長,一直到團長。他身先士卒,作戰勇敢。他的晉升全仗他的軍功。他的官職是靠打拼出來的。他參加過北伐,中原大戰,等。
抗戰爆發後,他從監獄出來,重回部隊,參加對日作戰。1937年9月,參加淞滬抗戰;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並在戰鬥中負傷;1938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3月,率部參加南昌會戰,9月,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3月,參加上高會戰;9月,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12月,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1942年4月,參加浙贛會戰;1943年5月,參加鄂西會戰;11月參加常德會戰,1944年5月,參加長衡會戰,1945年4月芷江保衛戰中,張靈甫指揮七十四軍五十八師在鐵山與日軍血戰獲勝;張靈甫在八年抗戰中,一直跟隨74軍,戰上海,守南京,保武漢,數戰長沙,揚威贛北,喋血鄂西,幾乎無役不與。在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八年抗戰中,74軍曾有“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威名。
抗戰期間,張靈甫經歷硬仗、惡仗無數。他曾在給家中兄長的信中說:“此次抗戰,為國家民族爭生存。兵凶戰危,生死未卜,家人當我已死,絕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雙親,請兄奉養;膝下諸子,望兄撫教。予妻守嫁,聽其自然。”。字裡行間,流露出一名職業軍人為保家衛國赴湯蹈火、捨生忘死的凜然之氣。
真正讓張靈甫威名遠揚的,是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的"德安大捷"或稱"萬家嶺大捷”。張靈甫在這場戰役中立下了頭功。當時,日軍106師團占領了張古山,在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張古山山勢陡峭,工事堅固,易守難攻,要拿下絕非易事。而張靈甫卻提出了一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親率一支突擊隊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在夜幕中悄悄逼近張古山。日軍做夢也沒想到,中國軍隊會在這黑燈瞎火的晚上爬上鳥獸絕跡的張古山,當張靈甫的突擊隊“從天而降”的時候,許多日軍還在睡夢之中。在正面部隊的配合下,張靈甫率突擊隊浴血死戰,身中七塊彈片不下火線,堅持指揮戰鬥。經過五天五夜的鏖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共殲滅日寇106師團等部六個聯隊,計一萬七千七百餘人。這是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取得的難能可貴的重大勝利。
為鼓舞國人的抗戰信心,1939年1月,田漢(就是義勇軍進行曲,即後來的國歌的詞作者)以此次戰役為藍本,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劇中主人公就是張靈甫,並使用了其真實姓名。《德安大捷》公演後,張靈甫名聲大振。張靈甫當時成為全國人民讚許有加的抗日英維。
田漢在74軍採訪期間,了解到許多74軍官兵的英勇事跡。於是,他為74軍創作了一首軍歌。即下面的《74軍軍歌》
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 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 他,占領我們的土地, 他,殘殺我們婦女兒童。 我們知恥,我們負重, 我們是國家的武力, 我們是民族的先鋒!
我們在戰鬥中成長, 我們在炮火里相從。 我們死守過羅店,保衛過首都, 馳救過徐東,大戰過蘭封! 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 我們是國家的武力, 我們是民族的先鋒!
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 踏着先烈的血跡, 瞄準敵人的心胸, 我們愈戰愈奮,愈殺愈勇。 抗戰必定勝利!殺! 建國必定成功!殺!
這首《74軍軍歌》,由有“民族號手”之稱的著名作曲家任光作曲。其旋律豪情澎湃,慷慨激昂,展現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戰鬥意志和前赴後繼的犧牲精神。(順便說一句,這田漢和任光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任光作的《彩月追月》,《漁光曲》都是經典)。
抗戰英勇的張靈甫,卻在內戰中,兵敗身亡,死於孟良固戰場。
為什麼張靈甫及他的王牌主力74師,會敗於孟良固戰役?對這一問題,有人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這裡不再 評述。按我們的理解,就是解放軍太厲害了。哪如此厲害的解放軍,抗戰時去哪了?這個又是個這裡不涉及的大問題。
張靈甫將軍,作為個體,那是出類拔萃的。說他是馬中赤兔人中龍鳳,當不為過!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我們對他應當讚賞和尊重!
評價一個人,不能站在黨派立場上。一個民族應該有一個基本恆定的價值觀,不隨時代變遷,政權更迭而改變。比如對岳飛,如果宋朝時人民稱他為英雄,而元朝時人民稱他為敗類,人民能這樣嗎?
我為自己小時候嘲笑過張靈甫將軍感到愧疚。不僅是我,我們許多人都欠張將軍一個感謝,一個尊重,一個道歉!
張將軍千古!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