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杉唔识转膊”与“托杉要识转膊”这两句片语,相差只有一个字,个中语义和言说者的态度却有很大区别。“转膊”是粤语词,意思就是“换肩”。“识转膊”就是懂得换肩,“唔识转膊”就是不会换肩。对人说“托杉要识转膊”一般用于引导、规劝,多含善意;“托杉唔识转膊”则旨在点出那些不知变通,一意孤行的情状。 也许有人会问,这“换肩”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哪里还存在懂与不懂的可能性呢?如果你说的是把几斤重的书包从左肩换到右肩,或者是反过来转换,确实不存在懂不懂的问题。但是,要把几十斤或者上百斤的挑子或者是包袋换肩却实在需要一点技巧和力量。使用扁担挑重物,换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双手把挑子往上举,一把甩到另一边肩膀。另一种是先把扁担移到颈椎位置,然后换到另一边肩膀。前一种方式,比较潇洒,但对双手的推举力量有要求。后一种方式,双手把扁担往上推举的动作要做两次,但每次的动作较小。我们刚下乡那会,有些知青力气小,也掌握不好换肩的诀窍,一边肩膀累了,只能把挑子放下来再转到另一边肩膀。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自己一个人走在田埂上还好,最多就是慢一点。若是大家排成单行行进的过程,有人停下挑子来换肩,势必影响其他人。扛包换肩基本动作差不多,总归是要把重物往上推举才能完成。扛包不懂换肩会很惨,因为把重达百斤以上的包袋放下来不太难,重新把它甩上肩就不容易了。如果走较长的路段而不会换肩,一路死扛很容易受伤。因此,我们在农村所学到的其中一项基本功就是,挑扛重物要懂得换肩。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以为我要质疑某人“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的说法。请不要误会,我一点没有这样的想法。中华上国,素来不乏能人异士。既有那能把碗口粗细的垂杨柳倒拔的鲁智深,也有双手拿两个四十斤铁戟的典韦,都称得上是大力士。至于那位“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却有四象不过之力,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的李元霸,那简直就是一个超人!虽然说这些古代人物太遥远,人们只能仰望星空追忆。不过近现代除了那些举重选手之外,乡间邻里还是有些传闻。我记忆中作家秦牧在一篇散文《赌赛》中记述过广东乡间的一位乡民,“一个人能挑起 400 多斤重的豆饼,人们在路上再给他加上 40 多斤重的地瓜秧,一口气走 5 里路”。可见当今世上也不缺能挑扛重担的人物。可惜秦先生没讲这位老乡途中有没有换肩,否则人物的形象将更为丰富。 本文要说的是粤语“托杉唔识转膊”这句话的用场。记得我在几年前做过一个视频,放在 Youtube 上。题目虽然也是“托杉唔识转膊”,具体内容则是讲用“托”组词的粤语方言词,与这句俗语相关的只占一小部分。这句俗语一般用来描述那些做事不知变通,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通常语带贬义。与这句俗语类似的有“死牛一边颈”,是根据世情世象的借喻。因为牛只死去,除非卡在狭缝里,通常牛头都是歪向一边,所以产生了这句话。 如果说“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是因为有能耐,那么我由衷佩服。不过,若是要再走 10 里或更远,恐怕还是要懂得换肩,否则怕是走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