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古树古羽  
大地原点  
我的名片
treebird ,3岁
注册日期: 2021-10-15
访问总量: 426,01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在健康问题上,人不为己,天诛地
· 她/他们鲐背之年(90),过得愉快
· 谁说在国内不能看万维网和文学城
· 黄永玉的名画「猫头鹰」
· 持子之手,舞在方寸之间,舞在乾
· 一个普通市民所看到的,经历的那
· 时代真是不一样了!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往事堪回首】
· 一个普通市民所看到的,经历的那
· 红线女@吴音粤语, 古典戏剧艺术
· 古代纺织家黄道婆
· 77年高考数理化我得的都是大鸭蛋
· 转载)关于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考
· 平平的中学岁月@那刻意忘记的记
· 林豆豆,曾经的文学青年
· 我的发小「搬不动」及其他
· 三十三年前的往事
· 转载)风雨同舟四十年
【说东也道西】
· 她/他们鲐背之年(90),过得愉快
· 谁说在国内不能看万维网和文学城
· 黄永玉的名画「猫头鹰」
· 持子之手,舞在方寸之间,舞在乾
· 时代真是不一样了!
· 预防老痴,旧貌也可以换个新颜
· 影视欣赏:时间的针脚
· 转载) 汉字简化开始于那一年?
· 啥叫“ privacy”?
· 温故知新:伊索寓言一则
【生活水长流】
· 在健康问题上,人不为己,天诛地
· 踏遍千山万水,总把他乡比故乡
· 京东肉饼和慈禧的传说
· 今天我"休息"
· 记忆里的岁时记&风物诗
· 请歇歇,"稻草人"来了
【日本面面观】
· 伊势半岛古今穿梭
· 高速公路小知识(给自驾游客参考
· 送上东半球的新年钟声
· 当地第26回参院选举投票结束
· 叶山驾车, 凭海临风
· 新干线豆知识
· 如约而至,万象伊始于"樱&q
· 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 孙文和华侨,港都神户的故事
· 花为你荣,尝试华道
【跟我看世界】
· 美丽的布里斯班港湾剪影
· 长眠于此的生命
· 波茨坦(3)魅人的夏日街景/建筑/
· 不莱梅的音乐队
· 分享旅行豆知识,顺便夸夸这个商
· 独具魅力的古城@法国普罗万
· 圣女贞德的殿堂@法国鲁昂
· 意外的收获,BROHAN MUSEUM
· 邮递马车的氛围
·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待编】
【备考】
存档目录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09/01/2024 - 09/30/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AI学者教我学语言
   

AI学者教我学语言

众所周知,我是人到中年,东渡扶桑,自费留学的,也可以称为”洋插”。然而,从16岁的“土插”到留学东瀛,期间相差了20余年的岁月,真可谓 “范进中举”的感受。


10机房1.jpg


当然,我既无优势,又无背景;既无大志,又无好奇;仅仅是为了速战速决,拿到学位即刻走人。抱着这种实用主义的目的,我进入了课程,文史学科是凭着以往的实力-吃老本;电子情报工学,没有基础,没有知识。是硬着头皮往里钻,就是为了谋得今后的一个生存手段。


3机房.jpg


因此,时间对我来说比什么都珍贵也重要,需要“短平快”。那么大的年纪了,不像年轻人,憧憬“民主”的自由”,羡慕“高尚”的生活,追求“完美”的情趣。所以,压根就没有想过要留下来。于是,我对当地语言一点不感兴趣。认为难听/难学/难记还难懂,学了将来也排不上用场,不想浪费时间。

1657019563793669.jpg

研究室内,我使用着那一点点破破烂烂的英语,好在我善解人意,勉强地与大家交流和沟通。论讲时,别人的内容我听不懂,只好睁大了小眼睛只顾低头横扫教科书,常常是上段找不到下段;到了我发表的时候,那就更惨了,前一夜,几乎“今夜无眠”,把汉字的日语发音挨个查字典,分别注上发音音标,那叫一个费力不讨好,现场总是上气不接下气,道不出来个抑扬顿挫。

1657019563168234.png


终于有一天,导师(音声认识AI学者)笑着对我说,你应该学习日语了。我还嘴硬,反正我要回国,在研究室里可以交流就可以了啊。于是,导师严肃地继续说,你来到了一个国家,连语言都不愿意好好学习,不但专门知识学不扎实,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这里的文化和社会,你回去了,难道不会后悔吗?(还说了很多的内容,但我当时理解有限,半懂不懂啊,不,几乎全都不明白!大致的意思是,不想当将军就不是好士兵那样的话)。

image.jpeg 


我考虑了一下,即使是“蜻蜓点水”,都还要带点水离开吧。我看过「阿信」的连续剧,难道我连阿信都不如?我回答老师,“学”。接下来,老师布置了额外的学习指令:那就是,每天上午第一课时前的十分钟以内,由我背诵一小段当天的「朝日新闻」头版头条的豆腐块大的时事述评。


于是,从周一到周五,风雨无阻,我必须在8:20到教研室(学生们都在之前汇聚到计算机房,端坐在自己的电脑前)。8:30导师准时进来,直奔那台专用电脑,只见他依然是在比我们多了扶手的转椅上盘腿一座,注视着PC屏幕命令道:开始吧



时的计算机房静悄悄,大家是鸦雀无声“假装”操作电脑,其实耳朵肯定是在竖着听,偷着笑。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在满头大汗,磕磕巴巴,仿佛煞有介事地“朗”着那篇每日新闻的头条专栏“天人语声”。那个时间,对于我长的没完没了。


终于,听到一声“明天继续努力”,而后,老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霎那间,研究室内,笑声朗朗,热闹非凡,有人坐在导师的转椅上模仿导师的模样还有那严肃的面孔,指手划脚;有人好心地递给我一杯咖啡,慰劳鼓励;我也记不得那是冷的还是热,总是一饮而尽;唉,今天是过去了,阿弥陀佛!明天呢?上帝保佑!


日复一日,我的语言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和努力,老师越来越能听懂我的背诵内容了!我飞快地进步了,学习能力也不断地提高了!我切实地感到自己进化了,充实了,兴趣泉涌! 


以后,在世界范围的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我却能中年就职,成家立业,那是语言的力量,那是老师的引导。感谢,导师!感恩,人生的长者!


1657022006274905.png1657022005314024.jpeg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