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古树古羽  
大地原点  
我的名片
treebird ,3岁
注册日期: 2021-10-15
访问总量: 425,96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在健康问题上,人不为己,天诛地
· 她/他们鲐背之年(90),过得愉快
· 谁说在国内不能看万维网和文学城
· 黄永玉的名画「猫头鹰」
· 持子之手,舞在方寸之间,舞在乾
· 一个普通市民所看到的,经历的那
· 时代真是不一样了!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往事堪回首】
· 一个普通市民所看到的,经历的那
· 红线女@吴音粤语, 古典戏剧艺术
· 古代纺织家黄道婆
· 77年高考数理化我得的都是大鸭蛋
· 转载)关于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考
· 平平的中学岁月@那刻意忘记的记
· 林豆豆,曾经的文学青年
· 我的发小「搬不动」及其他
· 三十三年前的往事
· 转载)风雨同舟四十年
【说东也道西】
· 她/他们鲐背之年(90),过得愉快
· 谁说在国内不能看万维网和文学城
· 黄永玉的名画「猫头鹰」
· 持子之手,舞在方寸之间,舞在乾
· 时代真是不一样了!
· 预防老痴,旧貌也可以换个新颜
· 影视欣赏:时间的针脚
· 转载) 汉字简化开始于那一年?
· 啥叫“ privacy”?
· 温故知新:伊索寓言一则
【生活水长流】
· 在健康问题上,人不为己,天诛地
· 踏遍千山万水,总把他乡比故乡
· 京东肉饼和慈禧的传说
· 今天我"休息"
· 记忆里的岁时记&风物诗
· 请歇歇,"稻草人"来了
【日本面面观】
· 伊势半岛古今穿梭
· 高速公路小知识(给自驾游客参考
· 送上东半球的新年钟声
· 当地第26回参院选举投票结束
· 叶山驾车, 凭海临风
· 新干线豆知识
· 如约而至,万象伊始于"樱&q
· 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 孙文和华侨,港都神户的故事
· 花为你荣,尝试华道
【跟我看世界】
· 美丽的布里斯班港湾剪影
· 长眠于此的生命
· 波茨坦(3)魅人的夏日街景/建筑/
· 不莱梅的音乐队
· 分享旅行豆知识,顺便夸夸这个商
· 独具魅力的古城@法国普罗万
· 圣女贞德的殿堂@法国鲁昂
· 意外的收获,BROHAN MUSEUM
· 邮递马车的氛围
·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待编】
【备考】
存档目录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09/01/2024 - 09/30/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邮递马车的氛围
   

(引自维基百科)国家邮政博物馆由美国邮政署和史密森尼学会合作创建,于1993年开业。博物馆所在的建筑修建于1914年,曾经是华盛顿地区主要的邮局。博物馆收藏有许多有关美国邮政服务和世界各地邮政的展示品,并且还收集有众多邮票。2009年9月,博物馆收到财务管理专家威廉·格罗斯(William H. Gross)的800万美元捐助,为表纪念,博物馆以他的名字命名。

我是在不带地图,东游西逛地撞上了这座博物馆,我非常喜爱。有的人说过“人老了就爱怀旧”。还真是这么回事。首先是她丰富多彩的展品,还有那洋基幽默。更是因为她所处的位置和那充满了邮递味道的气氛。我就出生在北京的邮电医院,从小几乎在北京的各个邮局长大。我的胎教和摇篮曲就是母亲那时时背诵的汉字字码,伴着我懂事。寒暑假,跟着母亲上班,我会跑到她机关所属的邮局里,跪在椅子上,帮着叔叔阿姨们在信封上打当天的邮戳,咚咚咚个不停。在那里我放佛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音响…

各国的公共信箱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