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话文字版 阿文不知道“超记茶餐厅”里正在讲他的家史,他一边走一边在想着最近动手写的那一曲《南浦送别》。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南浦别》。原诗只有二十个字,他要据此写出一首有如《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样的曲子来。 黄昏的阳光透过大榕树密密麻麻的叶子在“天后庙”前的水泥地塘上织出一张光网,石板条凳上三三两两坐着些老街坊。这里的老人大多数都认识阿文,阿文少不了和他们一一打招呼。这一打招呼就把他原来的思路给打断了。阿文一想算了,还是回到家里再琢磨吧。放下了心事,阿文才发觉今天“榕树头”的气氛和往常有点不同。除了那些老街坊常客,多了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妙龄女子,还有一些不常在这里玩的小孩子在大树之间奔跑追逐。 他正要找个人问一问,却看见东边的空地上搭起了一座小舞台,上面一条横幅上写着《庙街坊众庆贺小桃红从艺三十年晚会》。原来是红姐回来了,难怪平常不太讲究的一些老街坊都穿着自己的“饮衫”,好像过节一样。“小桃红”是庙街人的骄傲,她从一个街头卖唱的小丫头蜕变成今天享誉港,澳,星,马的大歌星,三十年来的努力和机遇,是庙街人永远的话题。 三十年前,庙街有一个卖唱家庭,由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每天穿梭于各大茶楼酒馆卖唱。当年这些歌者毫无社会地位,只比沿街乞讨的乞丐略微好一些,但也是经常要遭人的白眼。三个孩子之中,老二小红能歌善舞,嘴巴又甜,有些客人本来不想听曲子,小红经常能使他们改变初衷。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小红跳出了街头卖唱的行列,得以在舞台上展现她的才华,因为她遇到了一个贵人。 小红当年遇到的贵人就是她的恩师“销魂莺”。说起这个“销魂莺”原来也是一个大有名头的粤剧名角,他擅唱子喉,曾经是一个很出名的花旦,还出过唱片,原来的艺名是“柳闻莺”。戏剧改革以前,男女不能同台演戏,所以女角也得由男人来演。“销魂莺”的子喉唱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当时曾经有报道说他的唱腔“比女人还有女人味”,还有人夸他的歌声“直叫人魂销神授,不能自持”。 后来他就把“销魂莺”作了艺名,一时间誉满省港,各大戏班无不极力延揽,因为“销魂莺”就是票房的保证!可惜这种风光的日子并不能长久,因为他很快就倒了嗓子,再也不能唱戏。关于他倒嗓子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来没有人能从他嘴里得到确实的答案。最为大家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得罪了一个“大天二”。 话说“销魂莺”名头大振的时期,曾经被人请去“出堂会”。他一向甚少“出堂会”,所以也不想应这台戏。无奈戏金非常丰厚,而且对方是一位很有来头的“大天二”,要是拂了他的面子不知会有怎样的后果,所以很多人劝他勉为其难去一趟。“堂会”演得很成功,“大天二”觉得很有面子,除了戏金之外,还给“销魂莺”封了一个大红包。这样的事情“销魂莺”见得多,略微推辞就收下了。 过了一阵,那“大天二”叫人来请“销魂莺”到他的庄院小住几天。“消魂莺”早就听说这位“大天二”好男风,上次出堂会的时候已经是步步小心,这次岂会轻易就范,于是婉言推拒。谁料那“大天二”竟是“王八吃秤砣 - 铁了心”,一次又一次地差人相请,“消魂莺”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推搪,终于把“大天二”给惹恼了,发了话要令“消魂莺”从戏行消失。 “消魂莺”也知道“大天二”心狠手辣,不过自己多在省城,想来那土皇帝的魔爪还伸不到这么长,因此只把那当作一句下台阶的话。“大天二”一连几个月没来骚扰,“消魂莺”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安安心心地唱他的戏。直到有一天,他在台上演唱自己的手本名曲时突然间倒了嗓子,同时自己的“近身”也不辞而别,他才意识到可能遭人算计。可是无赃无证,只好打落牙齿和泪吞,从此退出舞台。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