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多思的博客  
既然上帝赋予每人一个脑袋,或许就是为了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https://blog.creaders.net/u/321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多思
注册日期: 2009-12-14
访问总量: 320,35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秋日感恩
· 夏日梦想
· “爱”的“本质”
· 湖畔风情
· 闲话“左、右”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呼唤“真诚”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制”在人为】
· 浅析美国的公共图书馆
· 浅析美国居民的“废物”处理
· 浅析美国的体育赛制
· 浅析美国的学校教育
【随笔漫谈】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漫谈“生命共同体”内的“批判式
· 漫谈“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
· 漫谈“融入主流社会”
【魅力四溢】
· 足球的魅力--兼谈决定胜负的各种
· 业余体育运动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
· “多元组合”的魅力
· “分享”的魅力
【奇谈怪想】
· “爱”的“本质”
· 闲话“左、右”
· 呼唤“真诚”
· 鉴赏“秘诀”
【杂感闲聊】
· 万维博客的“木村阳一”
· 从“外来词”说开去
· 闲聊“网络礼仪”
· “用脚趾头想”靠谱吗?
【艺海漫游】
· 浅谈音乐剧
· 大片的份量来自何方?
· 笑声过后--浅析春晚小品的选材
· 艺海漫游的“导航坐标”
【海外影视】
· 浅析美国影片产销的商业化倾向
· 南韩影片《太极旗飘扬》带来的反
· 日本影片《入殓师》带来的震撼
· 韩剧《爱丽丝》让人刮目相看
【热忱推荐】
· 热忱推荐电视剧《永不回头》
· 热忱推荐电视剧《情陷巴塞罗那》
· 热忱推荐几位“业余作家”
· 热忱推荐电视剧《小姨多鹤》
【养儿育女】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四)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三)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二)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一)
【自由代价】
· 自由的代价(三)日裔美籍国民纪
· 自由的代价(二)D-Day纪念园散
· 自由的代价(一)二战纪念园散记
· 找寻心灵的“自由”
【浮光掠影】
· 夏日梦想
· 湖畔风情
· 浮光掠影西雅图
· 浮光掠影看哈佛
【往事点滴】
· 秋日感恩
· 春光无限
· 怀念秋天
· 开博于母亲的提示
【他山之石】
· 巴非特与盖茨联合答问(ZT)
存档目录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开博于母亲的提示
   

在我的记忆之中,04年的夏天是最最炎热的。

 

那年清明节后,突然得知母亲已患晚期肺癌,赶紧向公司请假,飞回上海照顾病危的母亲。连续的炎热、焦虑与忧伤,竟然导致我的体重在一个多月里减轻了十几磅。

 

退休之前长年在医院工作的母亲自然知道病情的凶险,所以也无需我做任何的劝说或安慰,除了与我聊天之外,母亲也在默默考虑着自己的后事。

 

有一天,母亲让我打开她卧室的橱柜,看到一堆整齐的稿纸。仔细一看,竟然是我近几年来陆续写下的文稿。

 

我家有四兄弟,分别住在中国和美国的四个城市。虽然母亲也曾来美国三次,但每次住上一年半载就想着回国。在上海的日子里,她看书读报,练写毛笔字。清闲之余又难免寂寞孤独......我知道母亲与哥哥们都喜欢阅读,小时候我从他们那里得到的生日礼物往往就是书籍。我想,不妨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寄给家人们看看,既可让家人了解我在美国的生活与工作,或许也可以帮助母亲打发几缕孤独,消除几番思愁。

 

于是,我从2000年的年初开始写。每次写完便用电子邮件寄给大陆的二哥,他将打印的文稿再转寄给母亲和家人们阅读,几年里竟然累积了这么厚的一摞......这些文稿在母亲孤寂的日常生活里激起了阵阵的涟漪。看了我的文章,母亲常会给我来信---写她对我文稿的评价,写她自己的经历与生涯,也写她对生活的感慨......

 

母亲指着文稿问我“这些东西怎么处理呢?”

我说“权当废纸回收吧!本来就是写给你看看,解解闷而已。”

母亲说“是否有点儿可惜?或许给其他人看看,也会有点儿用处呢?”

我最终还是将文稿当作“废纸”回收了......几个月之后,母亲终究与世长辞。

 

前不久,阅读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播音员吕大渝女士所写的《走近往事》。中国电视界的元老之一陈汉元先生为此书作序,其中写到,“大渝说,我碰到的人和事都不算多,也并不想为了个人的恩怨去写一本书。我的真正动机是,在我的同代人当中,我并非才华横溢,亦没多大学问,但有着我们同代人共同的特点:有理想,有事业心,肯努力工作。每个人在这人世上只能走一遭。回首往事,我们原本应该活得更好、更有贡献和尊严。但是我们的坎坷和国家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个人无力挣脱时代的局限。我写出这些,只是希望今后的人能够活的更清醒,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母亲去世五周年的忌日即将到来之际,我突然想到,母亲去世五年了,二哥也身患肺癌整整两年。真是“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基于和吕大渝女士同样的出发点,或许应该将自己的某些文稿放进博客供他人阅读。假如读者们能够从我的文字中引出他们自己的思考,我将会深感欣慰。

 

这不也是母亲生前的期盼吗?

                                                                       

20091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