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多思的博客  
既然上帝赋予每人一个脑袋,或许就是为了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https://blog.creaders.net/u/321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浅谈音乐剧 2010-03-19 06:26:49

来美国观赏的第一部音乐剧是《悲惨世界》,看完之后仿佛像是发现了另一个艺术世界。从此便对音乐剧“一见钟情”---先是一旦去纽约就顺便去看音乐剧,后来则是一家三口特意为了看音乐剧而去纽约。前前后后看了十几出音乐剧和根据音乐剧改编拍摄的影片。

 

近日拜读伊萍开创的“我喜爱的音乐剧”系列,也来凑个热闹,杂谈几句。

 

音乐剧的归属定位

 

在中国的习惯意识里,艺术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形态---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摄影、影视等等。那么音乐剧(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应当归类于哪一种艺术范畴呢?过去,我曾想当然地将“音乐剧”归于音乐范畴。错!音乐剧实际上属于戏剧范畴。证据有二。

 

首先,美国每年的音乐剧创作都参与托尼奖(Tony Award)评选,而不是参加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评选。托尼奖也被译做东妮奖或东尼奖,是美国戏剧界最知名的奖项之一,相当于戏剧界的奥斯卡奖。每年颁发19个奖项,由700名评委参与投票。这些评委们由分别来自美国戏剧协会董事会、戏剧演员协会、剧作家协会、舞台导演和舞蹈家协会、布景师联盟、剧院代理商、经理人员联盟的成员以及30位百老汇专业人士组成。而格莱美奖则是美国录音界与音乐界四大最主要奖之一(另外三个音乐奖分别为公告牌音乐奖、全美音乐奖和摇滚名人堂收录典礼)。格莱美奖相当于音乐界的奥斯卡奖。音乐剧创作不参与音乐奖的评选,自然不归类于音乐范畴。 

 

其次,美国有众多的广播电台,其中音乐台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分工极细。比如有古典音乐、爵士乐、通俗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等。好像从来没有听说有专门播放音乐剧插曲的广播电台(或许是我孤陋寡闻)。 

 

在维基百科里,对音乐剧的解释是“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 仔细想想倒也是,中国有众多的戏剧演出也都离不开演唱、对白以及类似舞蹈或武功的身段表演。比如京剧、豫剧、川剧等等。这些地方戏也都属于戏剧范畴。所不同的是,地方戏剧用戏曲方言演唱,而音乐剧则是用歌曲演出罢了。这样看来,将音乐剧划入戏剧范畴似乎应该没有疑义。 

 

音乐剧最鲜明的特点是她的现代感与多元性。由于音乐剧不再像歌剧那样坚持美声唱法,而是运用当代观众最能喜闻乐见的自然唱法,所以说音乐剧具有的现代感是人所共知的。至于说到音乐剧的多元性,则可从两方面加以观察探讨。

 

音乐剧剧作的多元性

 

顾名思义,“音乐剧”里的“音乐”是用来修饰“剧”,所以就不能只听见“音乐”看不到“剧”。由此可见“剧本”对于“音乐剧”之重要性。从我观赏过的音乐剧和根据音乐剧拍摄的影片来看,这些音乐剧剧作的来源非常多元。

 

1,来自原创

·                     《艾薇塔(贝隆夫人)》(Evita);

·                     《芝加哥》(Chicago);

·                     《油脂》(Grease);

 

2,来自文学作品

·                     《猫》(Cats)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的猫经》及其他诗歌所编写;

·                     《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

·                     《屋顶上的提琴手》(The Fiddler On The Roof)是根据阿列切姆(Sholem Aleichem)的犹太文学作品《特伊和他的五个女儿》改编;

·                     《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则根据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所撰著的爱情惊悚小说《Le Fantôme de l'Opéra》改编;

·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改编自玛丽亚·冯·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                     《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改编自玛格丽特·兰登〔Margaret Landon〕的小说《安娜与暹逻王》;

 

 

3,来自动画片

·                     《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                     《狮子王》(The Lion King);

 

4,来自舞台剧

·                     《阿依达》(Aida)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                     《吉屋出租》(Rent)改编自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

·                     《西区的故事》(West side Story) 根据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

·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取材自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舞台剧《卖花女》(Pygmalion)

 

虽然,音乐剧表面看上去是一群演员在载歌载舞,但同样可以表现厚重的题材与主题。比如《艾薇塔》表现的是阿根廷著名女性贝隆夫人的一生;《悲惨世界》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血与火;《屋顶上的提琴手》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沙俄政府对犹太人的驱逐与迫害。由此看来,轻歌曼舞的艺术形式照样可以承载历史与思想的厚重。

 

顺便提一句,美国好莱坞与音乐剧的创作者们对于改编的理解也非常多元化。仅以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两部音乐剧为例,《西区的故事》描写纽约街头两个帮派之间的争斗,其中一对年轻恋人分别来自两个对立帮派。据说这个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都来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另一部《狮子王》(根据同名动画片改编)的故事框架则借助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其实,《狮子王》里除了带有叔叔谋害父王这一情节之外,好像丝毫没有看到《哈姆雷特》的影子。也不知莎士比亚的在天之灵如何看待后人的胆大妄为

 

音乐剧演出的多元性    

 

由于音乐剧的剧本来源不同,导致同样身为“音乐剧”,演出风格也带有明显的多元性。简单来说,音乐剧可大致分为接近舞剧、接近话剧、接近歌剧这样三种类型。就我以上所提及的作品来看,《窈窕淑女》与《国王与我》里有较多的对话独白,似乎比较接近话剧;《猫》、《油脂》与《芝加哥》似乎比较接近舞剧;而《悲惨世界》与《阿依达》则比较接近歌剧。当然,这纯粹是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既然是音乐剧,自然离不开音乐。但不同题材的音乐剧却可以由不同种类的音乐来搭配。早期的音乐剧主要以爵士乐为主,比如像《雨中曲》。后来又有以乡村音乐或摇滚乐为主的音乐剧,比如《油脂》与《吉屋出租》。 

 

至于说到音乐剧里舞蹈的形式就更为多样了。既有美国式的踢踏舞,也有古典芭蕾舞,甚至还有带有艺术体操风格的现代舞。在《狮子王》里则是带有热带风情的非洲歌舞。最最奇特的是著名音乐剧《猫》,就在这同一出音乐剧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每年感恩节那天,纽约梅西百货公司主办的感恩节大游行里,都有当年最热门的音乐剧片段表演,从中就可看到音乐剧载歌载舞的不同风格。

 

正因为上述风格上的差异,导致音乐剧的界限常常很难划分。比如,说起歌剧,大家很容易联想起一些世界著名的古典作品,它们与现代音乐剧的差异比较明显。但文革之前,大陆有好些现代题材的歌剧也曾非常流行。比如《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剧目。这些剧目虽然都由各地歌剧院演出,大概应算作是歌剧吧!但其中也没有明确使用美声唱法。假如在这些剧目里再加入一些舞蹈表演,是否就成为音乐剧了呢?

 

有人说歌剧加上舞蹈还不能算作音乐剧,因为音乐剧里是演员们载歌载舞、又唱又跳,而不是唱歌的只管唱歌,跳舞的只管跳舞。但在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世界名著改编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里,唱歌的与跳舞的就截然分开,“前者只管歌,后者只管舞。跳是为了烘托唱,唱是为舞提供‘内容’”。也没人质疑她不是音乐剧啊?又比如,音乐剧与话剧的差异在哪里?是否话剧里加入一些唱歌跳舞也就成为音乐剧了呢?一出戏剧里音乐的比例成分占多少才能称之为音乐剧呢?这些话题值得探讨,也期盼得到诸位网友的指教!

 

综上所述,无非是想说明---音乐剧实在的是一种非常随意、非常开放、又非常多样化的剧种。不像歌剧那么高雅严谨,也不像中国众多地方戏剧有着那么多的规矩与程式。或许,也正是因为音乐剧的多元化与多样化,所以才能吸引那么多观众的喜爱,所以才有各种不同爱好的观众去寻找并欣赏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剧。 

 

音乐剧的舞台演出 

 

记得早年曾经读过美国戏剧电影理论家马布里安撰写的一篇理论文章,其中有一段话的大意是:“舞台剧只有一种运动,那就是演员的表演。而影视剧则包含着多种运动,包括演员的运动(表演),摄影机的运动(移动攀升),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以及蒙太奇的运动(剪辑)等等”。当初觉得马布里安的理论极其深刻,将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做了精确的划分,便将它视为区别影视剧与舞台剧的“至理名言”。

 

但是,当我第一次观赏音乐剧《悲惨世界》之后,心中珍藏多年的“艺术理论”彻底崩溃了。在《悲惨世界》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之中,整个舞台完全像电影银幕一样,用电影的节奏来变换时空、切换场景、推进剧情。不仅舞台道具可以旋转,而且还运用灯光在舞台上造就不同时空,给人一种变换莫测的惊叹。这种时空切换的迅速与频繁,给观众不断地带来惊奇与刺激。在整个演出过程之中,观众始终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看完演出真的有一种心灵与视听觉深受震撼的感受。

 

或许,看了08奥运开幕式这样的现场演出之后,观众对于灯光的造型功能和高科技的表现能力已不足为奇。请不要忘记,音乐剧《悲惨世界》是1987312日从欧洲远渡重洋,登陆纽约百老汇帝国剧院。也就是说,三十年之前,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舞台演出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所以说,音乐剧的舞台设计也是相当现代化的,往往最新上市的灯光、音响或舞台新科技都会被制作人、导演运用到音乐剧中,造成轰动的的效果。许多音乐剧在时空变换与舞台演出上都有新招,给观众带来很多的惊喜。比如《剧院魅影》中剧场的大吊灯突然从观众头顶上坠下;《西贡小姐》里美军从越南撤退时,一架巨大的直升飞机“从天而降;《猫》的结尾是一群“猫”站在一个巨大的汽车轮胎上“腾空而起”…… 

 

但相比之下,从舞台演出的效果来说,给我视觉与心灵震撼最强烈的还是《悲惨世界》。我猜想其中原因有二。一是那是我第一次观赏音乐剧,感觉特别的新鲜与强烈;二是我原先对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已有所了解,意想不到艺术家们能够经过如此巧妙的设计与构思,将一出情节复杂曲折、时空跨度巨大的世界名著如此这般地搬上音乐剧舞台。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真的是让人折服与钦佩。

 

音乐剧与电影艺术

 

音乐剧与电影艺术的关联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这种关联是双向的---既有根据电影改编的音乐剧(比如来自动画片的音乐剧《美女与野兽》与《狮子王》),也有根据音乐剧拍摄的影片。这里仅以我所看过的几部根据音乐剧改编拍摄的影片为例,看看此类影片在奥斯卡奖的傲人成绩。

·                     1957年《国王与我》荣获最佳男主角、最佳音响、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最佳艺术指导四项奥斯卡奖;

·                     1962年《西区的故事》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剪接、最佳音乐等10项奥斯卡奖;

·                     1965年《窈窕淑女》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配乐等八项奥斯卡奖;

·                     1966年《音乐之声》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最佳音响、最佳配乐等五项奥斯卡最佳大奖;

·                     2003年《芝加哥》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录音、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接等五项奥斯卡奖。 

 

以上名单还不包括其他一些零零星星的奖项,也不包括仅仅获得提名而没有获奖的奖项。在美国艺术界的观念里,获得提名也被视为一项殊荣。 

 

坦率地说,将一部成功的音乐剧改编拍摄成影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和非常讨好的事情。由于音乐剧本身是舞台化演出,带有很多虚拟性与假定性。假如在影片中让演员们在真实的实景里载歌载舞,会显得与现实生活很不协调。反之,假如完全在摄影棚里搭出的布景中演出,又可能沦为舞台演出的实况转播。

 

依个人愚见,根据音乐剧改编拍摄的影片里最最成功的当数麦当娜主演的《艾薇塔》,此片将真实与虚幻、舞台与现实、历史与回忆等众多矛盾融合得相当巧妙。

《艾薇塔》的拍摄过程也非常富有戏剧性。当初决定开拍这一影片时,好多著名演员都争想加盟,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芭芭拉史翠姗(Barbra Streisand)与米歇尔菲佛(Michelle Pfeiffer)等等。但制片方最终却挑选了麦当娜。这一决定引起阿根廷民众的极大愤怒。因为《艾薇塔》的主人公庇隆夫人是阿根廷民众心目里的“国母”,而麦当娜则是一个“荡妇”。由“荡妇”来扮演“国母”岂不是乱了“朝纲”、坏了“王法”。据说,当《艾薇塔》摄制组进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挨利斯时,城里的高架桥及高大建筑物上都涂写着“麦当娜,滚回去!”的字样。为此,影片制片商不得不动用大量精力与资金去“摆平”各种关系。想不到,麦当娜倒表现得相当冷静,面对重重压力,她施展了超人的才华与智慧,展开了强有力的公关---她首先发表声明,表示一定竭尽全力演好艾薇塔。与此同时,她一方面仔细研究艾薇塔的历史,另一方面主动会晤与艾薇塔有过交往的人士。甚至拜会当时的阿根廷总统,请求他对影片摄制给予支持。

 

于是,情况发生了转机。在影片的结尾,麦当娜扮演病危之中的庇隆夫人站在总统府阳台上,面对四千多阿根廷群众演员演唱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麦当娜声情并茂,催人下泪。群众演员仿佛重新看见了庇隆夫人,他们疯狂地高呼“艾薇塔!艾薇塔!”据说,就连拍摄现场的摄制组工作人员也感动地哭了起来。我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更是为阿根廷普通民众的真情所动容。

 

我非常钦佩《艾薇塔》制片方的慧眼独具,影片的成功也再度证明了他们的英明决断。原因就在于麦当娜与庇隆夫人之间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与相通之处。麦当娜本人就曾说过“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艾薇塔……我们是本世纪最有争议的女人”--—她们都是雄心(或者说野心)勃勃的女人;都曾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曾当过舞女或歌女;都曾经历了从底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攀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热忱于参政,另一个醉心于从艺而已。

 

关于这段往事,《译林》杂志曾刊载英国作家哈里森的专著《庇隆夫人和麦当娜》,其中有详尽记载。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真的很有意思。

 

音乐剧演出的产业化 

 

世界上有两个最大的音乐剧演出“基地”。一个是伦敦西区,另一个就是百老汇。据说在伦敦西区每天演出的音乐剧有将近二十出,而在百老汇与外百老汇地区每天上演的音乐剧则有超过二十。一旦某部作品演出成功、深受观众欢迎之后,该演出公司常常为一出音乐剧建立两个剧组。其中一个在纽约或伦敦上演,另一个剧组则在国内或全球巡回演出。

 

假如关注音乐剧的历史,或许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许多音乐剧都是在英国“诞生”,却在纽约走红并迈向世界。四大著名音乐剧《猫》、《悲惨世界》、《剧院魅影》以及《西贡小姐》无一例外。

 

《猫》1981年在伦敦西区上演,1982年将“猫窝”移居纽约百老汇;《悲惨世界》1985年在伦敦西区首次推出,1987年登陆纽约百老汇;《剧院魅影》1985年在伦敦首演,1989年移师纽约百老汇;《西贡小姐》1898年在伦敦西区上演,两年后“出嫁”前往在纽约百老汇。

 

这些剧目在伦敦西区演出时,几乎都是反映一般,票房平平。而移师美国之后,经过美国人好莱坞似的包装与炒作之后,每部戏都是一票难求,每部戏都是一连演上几十多年,每部戏的票房收入外加CD、录音带和其他相关商品的收入全都高于数十亿美元。

 

造成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恐怕有很多。首先“音乐剧虽然起源与伦敦,且在伦敦西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英国社会的一部分人仍以正统艺术捍卫者的姿态轻视音乐剧的巨大市场,甚至还称之为不入主流;反观美国百老汇,在引进音乐剧的同时,对音乐剧作品的改造与再创作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是音乐剧在美国更加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另外,“比较英国原版与美国版本的音乐剧,我们不难看出,伦敦音乐剧偏重于歌剧的色彩和音乐的表现,而百老汇的作品则把舞蹈摆在了与音乐同样重要的位置,甚至舞蹈更占上风”。这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再有就是美国有着一大批专门从事创作与推广音乐剧的“音乐剧人”,他们懂得如何包装与炒作--他们将每部音乐剧当作一个文化产品来经营。围绕剧目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实行产业化操作。据说,好莱坞的剧本创作也是如此:剧本大纲出来之后,开始一条龙式的流水线操作---某人专门添加笑料;某人专门修改台词……难怪有人觉得好莱坞的影片常常都有似曾相识之感。

 

我去纽约观赏音乐剧时,发现好多观众都是来自欧洲或其他国家。在美国,除了百老汇当地的几十家剧院在演出音乐剧之外,还有几十个剧团在美国与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所以说,美国民众对于这种大众文化的认可与喜爱才是音乐剧在美国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西方音乐剧舞台上的华裔演员

 

 

 

在西方的音乐剧舞台上,有两位华裔演员值得一提,一是借助“冬天里的一把火”而红遍大江南北的费翔。他曾在纽约百老汇的音乐剧《猫》里扮演一个小角色。后来被《猫》与《剧院魅影》的作曲家韦伯选中参加韦伯音乐剧的巡回演出。与费翔同台演出的就是韦伯的前妻,《剧院幽灵》中克里斯蒂的首演莎拉-布莱曼。

 

 

 

另外一位华裔演员名叫王洛勇,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去美国发展。他曾在著名音乐剧《西贡小姐》里扮演主要角色。从19952001那五年半里,他连续参与演出2478场。可以说对于西方音乐剧是很有发言权的。

 

我读过一本记载王洛勇演艺生涯的书,其中,王洛勇曾这样评价西方音乐剧的演出风格---“现代百老汇音乐剧彻底是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就像生产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你在中国吃和在美国吃没有大区别。“这是一个品牌,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一部音乐剧生产出来以后,无论它在哪儿演,虽然演员不同,但他(她)的个体、面相、表情以及服饰化妆,甚至台上一个洞、一根钉子都不能走样”。“每天有一个值班经理坐在台下看戏。如果说一部戏按标准应该有一百一十六个地方出剧场效果,而今天在第五十三处没做到,就要查为什么。是演员台词没有念好?还是灯光出来晚了?或是道具没到位?都得找原因,检讨责任,第二天纠正,如还不行就走人”。

 

王洛勇在《西贡小姐》里演了两千四百多场后离开了剧组,但《西贡小姐》仍在继续上演。听了在西方音乐剧舞台上驰骋千日的王洛勇的这番话,恐怕也就不难想象为何西方音乐剧能够如此红火与如此成功了吧。

 

结束语

 

近年来,西方音乐剧先后前往大陆演出,在大陆也逐渐形成了众多的音乐剧爱好者与观众群体。现如今,大陆已开始重视音乐剧的创作,在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同时设有音乐剧专业。大概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主要培养音乐剧的创作人才,而戏剧学院的音乐剧专业则主要培养音乐剧的舞台表演人才吧。

 

在此,衷心期盼中国艺术家们能够早日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音乐剧,供全世界观众欣赏!

 

 

 

 

 

 

浏览(1650) (2) 评论(2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雨露滋润 留言时间:2011-02-08 12:24:23
多思,

今天才有点空,开始来读你的博文。我也喜欢看音乐剧,但只是停留在喜欢而已。读了这篇,才搞清了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 看你写的这么清楚,上来表示佩服一下。 我看过几个音乐剧,什么《芝加哥》,《音乐之声》(那舞台上的男爵可没电影里的演员好看, 太老- 非常失望),《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狮子王》,还有:Mamma mia. 看《芝加哥》剧是,我被演员的同时表演加歌唱镇服了。觉得百老汇的演员太厉害了。看《剧院魅影》太喜欢那里的歌了。敢紧买了原声CD,在家天天听。在悉尼剧院听的一定是歌剧,怎么剧情内容一点也记不得了。
谢谢分享好文!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4 04:52:16
思考,我哪里谈得上有什么“功力”,只是家庭里的艺术氛围比较浓郁罢了。我几乎完全是出于一种“被动”的耳濡目染,没有自己主动去学习和积累音乐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在昭君的博客我也曾留言,谈到了一家之中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影响往往比父母的直接教育更为浓重。在这一点上,独生子女们确实很“孤独”、很寂寞。
回复 | 0
作者:思考 留言时间:2010-03-23 20:07:12
多思:你的功力还是比我深厚多了。难怪能写出那么系统的文章。我七岁的时候只能听样板戏。接受古典音乐是在高中大学时期,那时正值思想解放运动。听古典音乐是一种前卫表现。哈哈,现在几乎都忘了自己当年也前卫过一把。正真系统接受是因为后来玩音响,开始在国内是买唱片,到美国以后的第一个圣诞买了第一张CD,后来就没停下来。听得范围也越来越广。我和你差不多,每天基本就是上班回家,好在这里信息自由可以读到很多书。哲学的,经济的,宗教,艺术,所以还是觉得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两天网上打的一团糟,还是看出有些朋友学习不够。很多人基本还是停留在国内的水平上。伊萍写的有关中国人尊严与中国状况无关的文章,我也试着写过但没发表,不过她写得更好。很高兴和你们探讨。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3 04:54:58
思考,你女儿能够对艺术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真是太好了!当我像你女儿那样的年龄时,家里的艺术氛围非常浓郁---父亲是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经常带我们几个兄弟外出观摩影片,给我们讲电影故事。有一次,我曾经坐在一个电影游艺晚会上,从晚上六点一直到早上六点整整看了六、七部影片(包括动画片与纪录片);当时我大哥在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后来他是专业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又担任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等职务),我在做回家作业时,耳边播放的就是“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或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所以我至今的最爱还是古典音乐;我家邻居是著名画家,他开办画室教授一些喜欢画画的年轻人,其中包括我二哥以及后来很出名的陈逸飞......这种孩童时的艺术熏陶会耳濡目染地浸透到孩子的心田,成为一种终身难忘的精神财富。

关于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相同之处,你说得太好了!运动员与艺术家的最高宗旨都是要超越自我、创作奇迹。所以在体育比赛的进程之中常常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就拿人们喜爱的足球来说吧,防守反击时那种行云流水般的传递就像急速的快板,耐心组织进攻时的不断倒脚又宛如“如歌的行板”,一旦找到机会之后的突破、射门、得分,又将整个乐章不断地推向高潮。好多精彩进球的构成常常充满了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所以,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人生阅历则会加深对艺术的感受、喜爱与理解。生活里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欣赏、去享受、去回味!很高兴能够与你进行这些话题的探讨!
回复 | 0
作者:思考 留言时间:2010-03-22 17:40:43
伊萍,多思,我在歌剧里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形。剧情和歌词都是传播音乐的媒介而非目的。你们可能都听说过波西米亚人里著名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很多年前第一次接触时觉得特别动听,猜想是在说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查了歌词发现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近乎silly。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读过歌词,也不再关心剧情。歌剧大多是意大利文和德文,所以照顾了歌词就没法感受音乐的动力。多思讲到球赛,让我想起瓦格纳的歌剧。他的作曲stretch singer's capability to its limit. 所以听现场演出时有些段落你会为歌唱家捏一把汗,因为有可能那天他就唱不上去。我不知道他成功的瞬间是否就如同球赛中的moment of score. 伊萍,我个人觉得对艺术的感受需要人生的阅历。二十年前在国内时,我也从不看戏剧。前年回国去国家大剧院看京剧集锦,动情之处我泪流满面。当然很多时候人对艺术的感受是天生的。坐在边上的是我七岁的女儿。以前知道她回国时爱看戏曲频道,但没想到她可以聚精会神看两个多小时。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2 13:26:46
伊萍,我严重同意你的观点。说实话,看音乐剧改编拍摄的影片时还能通过银屏上的字母看懂一些歌词的内容,在现场观赏音乐剧时,几乎完全是在欣赏歌曲与音乐的旋律。所以我特别喜欢韦伯的作品,无论是《猫》、《艾薇塔》还是《剧院魅影》,他创作音乐剧的旋律几乎都很优美。
回复 | 0
作者:伊萍 留言时间:2010-03-22 11:29:28
我一般把音乐剧当音乐来听,而不是当戏剧来看。不过我在中国就是对戏剧不怎么感兴趣的人。所以对我来讲,喜欢不喜欢一部音乐剧,主要是听歌好不好听,可能不算一个真正的音乐剧爱好者。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2 05:18:52
思考,非常乐意与你探讨一些文化方面的话题。与你正好完全相反,对于那些高雅的东西我往往是敬而远之,而对于音乐剧、球赛等等大众化的东西,我却比较热衷。因为身处美国,总希望自己能够尽量了解与适应美国文化,而大众通俗的东西总是比较具有亲和力。

我觉得,商业与文化有时候真的可以得到和谐的统一。比如,商业化的音乐剧《窈窕淑女》是根据萧伯纳的舞台剧《卖花女》改编的。其中讲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两个上流社会的英国人打赌,其中一个语言学家声称,他可以对任何人加以语言上的训练,导致此人进入上流社会。于是他找来一个粗俗的卖花女,对她进行了语言、礼仪和行为举止方面的艰苦训练(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情节)。最终,当这位卖花女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时,果真骗过了所有人都眼睛。语言学家获胜了,但这位“脱胎换骨”的卖花女却失去了归属--她无法适应粗俗的底层社会,但也无法真正进入上流社会......这个故事是否很有意思?再次感谢你的回复。
回复 | 0
作者:思考 留言时间:2010-03-21 20:53:04
过奖了,你写的文章条理很清楚。我虽然每天都会听音乐,但写不出这样系统的东西。我对美国的文化认同不多,我不看球赛,也没能接受百老汇。好在离纽约和费城不远,经常可以听音乐会和看歌剧。我同意你的观察,商业对艺术的影响太大。那古典音乐来说,唱片公司用流行音乐的办法运营古典音乐,使许多年轻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过早夭折。我已经有五年没有买Universal(DG, DECCA)的光盘了,好的录音多来自小的label. 话说回来,我还是很喜欢美国的电影的。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1 07:49:53
思考,谢谢你的再度来访。很高兴与你一起探讨和思考。我的文章谈不上“指点”,仅仅是凭借我对音乐剧的喜欢与粗浅了解,做一些介绍而已。再说,这些介绍也都是从网络上东拼西凑而粘贴起来的。

我从昭君的博文底下看到你对西洋古典音乐的知识与修养,很钦佩,也很羡慕。你说的很对“艺术形式应当给艺术家再创造的空间”。在这方面,美国商业化的音乐剧似乎是有欠缺和局限之处。

刚刚拜读欧阳锋的博文《人生如流水,只有变化是永恒》,其中讲到“心系故土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拥抱新大陆”。我觉得甚为精彩。我也是来美国之后才接触一点音乐剧。我觉得,一种艺术形式如此广受欢迎总有其内在原因,这也就是我介绍音乐剧的初衷。
回复 | 0
作者:思考 留言时间:2010-03-21 07:26:26
谢谢你对音乐剧的指点,我又有了尝试之心。但是我同意"又一蛮夷"的观点,即艺术形式应当给艺术家再创造的空间。我喜欢古典音乐包括歌剧。每个艺术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作品给予个性化的诠释及再创造。所以许多重要作品我都有不同版本。许多作品因为历史原因,过去的演出无法超越。例如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瓦革那的歌剧演出。当然,发挥也是有限度的。当今有位国人钢琴体操健将对音乐的诠释就太出格了。专业评论杂志上恶评如潮。在此提醒各位关注一下李云迪,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1 07:06:29
欧阳,我也根本就听不懂那些音乐剧里英语歌的歌词。但就像蛮夷所比喻的那样,美国的好多商业化文化本身就是“快餐文化”--看个热闹。再说,很多歌曲似乎只听旋律也能够大概了解歌中所要表达的情绪,再加上演员的表演,多少能够了解一些。仅此而已。
回复 | 0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3-21 06:53:53
我对音乐剧一窍不通,只能看个热闹。对白勉强听得懂,唱起来就一头雾水了,所以情节只能懂个大概。其实也可能不光是英语问题,因为我看京剧和中文的歌剧也有同样问题。

谢谢多思介绍!真是行行有学问啊。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0 13:16:02
蛮夷,阅读你的文章和留言常常让我忍俊不止。因为你的幽默。对了,我还要特意感谢你呢!我记得吾丁有篇博文叫着《浅谈京剧与歌剧》,你我还曾在文章底下留言。可我去吾丁博客却怎么也找不到了。灵机一动,蛮夷不是有本“变天帐”--记载着蛮夷在他人博客底下的所有留言。到你的“变天帐”里一下子就找到了。蛮夷,你的“变天帐”真是管用!我欠你一笔“变天帐”啊!

言归正传,音乐剧绝对不是古董,因为众多的音乐剧们还没到“年逾古稀”。但说他们是“高仿瓷器”倒也是第一次听说。估计也就只有你这种喝惯“老汤"的高人才能发明这样的比喻,可他们“仿”的参照对象是什么呢?假如按照你说音乐剧“是技术,不是艺术”,那么应该将音乐剧制作公司称之为“艺术加工厂”或“艺术作坊”。简称“艺坊”,倒也不俗。

看了你的介绍,方才知道西洋歌剧演员也有很多自由发挥的余地。长见识!看来西方歌剧与中国京剧真的有很多共同之处。估计音乐剧的演员就没那么自由了。

其实,音乐剧与中国京剧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京剧讲究虚拟和想象。比如,手持马鞭一条就代表骑马,肩插小旗几根就代表统帅千军万马。那么简洁,那么富有想象力。而音乐剧却什么都要实打实。听说《悲惨世界》剧组的道具进上海海关时被拦了下来--报关单上填写着“枪支弹药”,那还了得。后来经过层层上报才终于批准。原因是《悲惨世界》要再现法国大革命的街垒,老外非要“真枪实弹”不可。

不知你是否听说,著名演员李小龙的儿子就是在拍摄现场被“道具枪”给打死的,真不知道那玩意儿到底是“道具枪”还是真枪?再次感谢你的留言,与你交流真的很开心噢!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3-20 12:36:03
当然了,一定要把费翔比做一名工艺美术工厂中的高级技师,在人们的感情中也会有些过不去。又及。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3-20 12:15:30
多思,我这想法可能也有点言过其实,可我总是觉得美国的音乐剧和中国的工艺美术是同一类的工业产品。一件高仿瓷器做得再好,甚至好到可以乱真的程度了,那还是技术,不是艺术。“发展最快的一项文化成果”要是改成“技术成果”可能更贴切一些。在中国,做工艺美术品的地方叫工厂,在美国不这么叫,可我觉得他们应该把名字改过来。其实演员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改本子,不仅在中国的传统京剧里存在,在许多西方的艺术种类中也有。比如歌剧和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 Cadenza: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未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的乐章末尾处也常插用这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表演技巧),美国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等。即便是同一个曲目,指挥或演奏者也会有很不一样的诠释或处理。比如说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Heifetz 拉完全曲只用大约三十八九分钟,而Mutter 要用差不多四十八分钟,听起来的感觉大不一样。

好象是越说越没章法了,我的意思是说艺术和技术之间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音乐剧,对我来说,听音乐剧的效果和在家摆上两件高仿磁一样,对美化生活有相当大的作用。(用吃麦当劳作比喻太过分了,我在这把那个例子收回来)。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0 08:41:44
languniang, 谢谢你的光临。我看过十来部音乐剧或根据音乐剧改编拍摄的影片,好像没有丝毫觉得音乐剧的演员“挺可怜”。的确,为了保证每场演出都能达到预想效果,演员们必须按照规定演,但这些规定本身就是根据同一剧目的演出经验积累制定的,而且都是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所以,按规定表演也就是按剧中人的性格逻辑去演。从商业化演出的流程来看,演员似乎“变成了工业流程中的一个零件”。但演员还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歌唱与舞蹈的艺术才华,相信你看了音乐剧就能体会和感受到这一点。

从另一方面来讲,演员对角色心理了解的越深刻越细致,演员的生活体验与角色性格越接近越吻合,演员的才华也就越能够与剧中人的情感性格融为一体。麦当娜成功地扮演庇隆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感谢你的参与!
回复 | 0
作者:懒姑娘 留言时间:2010-03-20 07:44:30
我对音乐剧一点都不了解.多谢多思扫盲.不过如果真的如王洛勇所说:
"一部音乐剧生产出来以后,无论它在哪儿演,虽然演员不同,但他(她)的个体、面相、表情以及服饰化妆,甚至台上一个洞、一根钉子都不能走样." 那我觉得音乐剧的演员其实挺可怜的.一个艺术家失去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变成了工业流程中的一个零件.一点外行看热闹的瞎扯.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0 06:00:18
夏子,大陆近年出版了不少介绍音乐剧方面的书籍,其中一本名叫《音乐剧之旅》,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代音乐剧的制作与演出。作者在“前言”里开门见山地写道“如果你对戏剧、音乐、舞蹈以及其他视听艺术表现形式有兴趣,而又错过了或疏忽了音乐剧,你可能会遗漏本世纪最重要且发展最快的一项文化成果。它将让你后悔不已......”此话是否有点儿言过其实?

之所以推荐这段话语给你,因为此书的作者是周小川与肖梦。作为热衷于股市投资的股民,相信你对周小川不会陌生。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怎么会写这样的音乐专著?或许就像欧阳锋的《“高指标人”和“多情趣人”》一文所说,每个人都应找寻自己钟爱的“情趣”吧!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20 04:26:49
蛮夷,非常非常高兴看到你的留言!前先日子我已拜读了吾丁的博文《浅谈京剧与歌剧》,也看到了你的留言。在我撰写此文时,就曾真心期盼能够吸引你们俩关注音乐剧。

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京剧、歌剧与音乐剧或许正好代表了中国文化、西欧文化与美国文化。将这三种文化艺术加以比较、分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特意在文章结尾加上了吾丁的博文连接。

你在留言里引用的那段话语是我全文摘录了王洛勇的原文,所以我无法代替他来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根据我浮浅的理解,这大概就是典型的“艺术表现商业化”的美国风格,也正是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欧古典文化的明显区别之一吧。

美国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国家,很注重商业操作。美国的快餐文化就是一个明证。走遍世界各地,无论是麦当劳还是肯塔基,他们的快餐种类、味道、包装,甚至包括店内的布置装潢都是基本一致的。这既是为了方便顾客,也是为了生产加工的便利。美国的好些连锁超市也是如此,为了便于顾客采购,各地的店堂布局都基本一致。

我对中国戏剧了解很肤浅,但我早就听说同一出剧目由不同流派的演员演出会形成不同的风格,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听戏,百听不厌。而美国那些最受欢迎的音乐剧通常都有好几个剧组---有的在纽约演出,有的在全国甚至全球巡回演出。即使是固定在纽约演出的剧组,一周演出也要多达六、七场(周末下午加演日场)。这就导致一出剧目的主要角色必须有好几个演员轮流扮演(而群众角色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假如主要角色不按“规矩”演,群众演员恐怕就很难配合,整个演出风格也就会受到影响。

我猜想,或许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商业化演出的需要,所以才导致一部音乐剧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无论它在哪儿演,虽然演员不同,但他(她)的个体、面相、表情以及服饰化妆,甚至台上一个洞、一根钉子都不能走样”。周末愉快!
回复 | 0
作者:夏子 留言时间:2010-03-19 20:02:37
“音乐剧最鲜明的特点是她的现代感与多元性”。中国的音乐剧如象什么?
介绍得非常詳细,学习啦。
红遍大江南北的费翔,看到他的照片就想起他唱的《故乡的云》,一晃多少年过去了。。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3-19 15:06:56
明明写的是“《苏三起解》”,怎么到上面就变成“《苏三其解》”了呢?只好在这纠正一下。
回复 | 0
作者:又一蛮夷 留言时间:2010-03-19 15:03:36
我可是一个外行,要是胡说的话,请多思见谅。

就从“这是一个品牌,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一部音乐剧生产出来以后,无论它在哪儿演,虽然演员不同,但他(她)的个体、面相、表情以 及服饰化妆,甚至台上一个洞、一根钉子都不能走样”这句话说起。不知道这是不是商业化艺术和纯粹艺术(这词可能不合适,或者叫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比如说中国的传统京剧吧,演员基本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表演风格随意地改唱腔,唱词甚至剧本,从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同一出《苏三其解》,梅派,程派就大不相同,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听戏,有时甚至会因为叫好打起来。于是还有了对台戏,捧臭角等生动形象的形容词。所以到底是吃麦当劳还是吃蛮夷炒的鱼香肉丝,还真是因人而异。周末愉快!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3-19 07:47:39
北村,过奖了!哪里谈的上“全面”。我看过的音乐剧也很少,了解的也很片面、很肤浅,怎么可能做到“全面”呢?只是“杂谈”与交流而已!周末快乐!
回复 | 0
作者:牛北村 留言时间:2010-03-19 07:34:03
多思兄好文,学习了。
我Musicals看的不多,“The Phantom of the Opera”,“Wicked”,“The Lion King”等三五部。每次都是一种享受,为其独特的表现力而震撼。你的介绍,让我对这种艺术形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谢谢。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多思
注册日期: 2009-12-14
访问总量: 326,99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秋日感恩
· 夏日梦想
· “爱”的“本质”
· 湖畔风情
· 闲话“左、右”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呼唤“真诚”
分类目录
【“制”在人为】
· 浅析美国的公共图书馆
· 浅析美国居民的“废物”处理
· 浅析美国的体育赛制
· 浅析美国的学校教育
【随笔漫谈】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漫谈“生命共同体”内的“批判式思
· 漫谈“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考”
· 漫谈“融入主流社会”
【魅力四溢】
· 足球的魅力--兼谈决定胜负的各种
· 业余体育运动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
· “多元组合”的魅力
· “分享”的魅力
【奇谈怪想】
· “爱”的“本质”
· 闲话“左、右”
· 呼唤“真诚”
· 鉴赏“秘诀”
【杂感闲聊】
· 万维博客的“木村阳一”
· 从“外来词”说开去
· 闲聊“网络礼仪”
· “用脚趾头想”靠谱吗?
【艺海漫游】
· 浅谈音乐剧
· 大片的份量来自何方?
· 笑声过后--浅析春晚小品的选材
· 艺海漫游的“导航坐标”
【海外影视】
· 浅析美国影片产销的商业化倾向
· 南韩影片《太极旗飘扬》带来的反
· 日本影片《入殓师》带来的震撼
· 韩剧《爱丽丝》让人刮目相看
【热忱推荐】
· 热忱推荐电视剧《永不回头》
· 热忱推荐电视剧《情陷巴塞罗那》
· 热忱推荐几位“业余作家”
· 热忱推荐电视剧《小姨多鹤》
【养儿育女】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四)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三)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二)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一)
【自由代价】
· 自由的代价(三)日裔美籍国民纪
· 自由的代价(二)D-Day纪念园散
· 自由的代价(一)二战纪念园散记
· 找寻心灵的“自由”
【浮光掠影】
· 夏日梦想
· 湖畔风情
· 浮光掠影西雅图
· 浮光掠影看哈佛
【往事点滴】
· 秋日感恩
· 春光无限
· 怀念秋天
· 开博于母亲的提示
【他山之石】
· 巴非特与盖茨联合答问(ZT)
存档目录
2010-09-07 - 2010-09-28
2010-08-03 - 2010-08-31
2010-07-12 - 2010-07-27
2010-06-03 - 2010-06-10
2010-05-06 - 2010-05-27
2010-04-01 - 2010-04-30
2010-03-01 - 2010-03-26
2010-02-01 - 2010-02-26
2010-01-01 - 2010-01-29
2009-12-15 - 2009-12-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