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图表仅仅显示部分职业体育运动的赛季,没有包括保龄球、桌球、拳击、柔道等等职业运动。
2, 粉红部位代表常规赛,深红部分则代表季候赛或淘汰赛;
3, 星号代表各项重大比赛,比如球类比赛的明星赛、总决赛等等。网球赛的五颗星代表澳网、法网、温网、美网与WTA;高尔夫球赛的四颗星则代表名人赛、英国公开赛、美国公开赛及PGA锦标赛;
4, 详情参见Sp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通过这一图表可以发现美国的体育赛制有着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1, 各项赛季首尾衔接,覆盖全年---橄榄球、篮球、棒球与冰球被称之为北美四大职业球赛,他们正好首尾衔接、覆盖全年。每年九月四日美国职业橄榄球赛(NFL)拉开战幕,随后职业冰球赛(NHL)也悄然登场。NFL的总决战是二月初的超级杯(SUPER BOW)。在举行超级杯的几周之前,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赛(NBA)已战火四起。来年三月末,当NBA进入淘汰赛时,美国职业棒球赛(MLS)又隆重开张,并持续到每年深秋,结束于橄榄球赛季开战之后......在四大球类赛季如火如荼之际,其他体育比赛(如网球、足球、高尔夫球等等)的赛季也方兴未艾。总之,美国的体育赛季呈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精彩局面。全年之中几乎没有冷场的月份,每个周末几乎都能看到某项运动的精彩比赛。这就导致热衷体育活动的美国民众总能找到一些特定的兴奋点去倾注他们的热情与疯狂,去渲泄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2, 业余与职业同步,吸引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职业体育运动的赛季同步,同类型的业余比赛也全面展开。比如,在职业橄榄球赛开战之际,大学中学的橄榄球赛也在同步进行。而职业篮球的赛季也与大学中学的篮球赛季合拍。尤其是大学篮球联赛进入淘汰赛时,更是掀起了三月的疯狂(March Madness)。其热闹程度甚至超越了职业篮球联赛。这种职业赛季与业余赛季的同步合拍与交映相辉,导致美国全社会男女老少的关注力常常会集中到同类比赛之上,在全年与全社会中构成一个又一个共同热点话题。
3, 吸引全球人才的共同参与---在以上这些体育赛季,除男子足球水准尚属世界三流,远远无法与英超、西甲等欧洲超强联赛相比之外,几乎所有的体育比赛都呈现世界顶尖水准。另外,除橄榄球基本上仅是美国本土球员参与之外,所有运动都吸引了同类运动中的各国精英。比如,中国男篮运动员参与了NBA的比赛,中国女足运动员则参与了美国女足的职业联赛。在美国女子高尔夫球比赛时,几乎一半高手来自日本南韩......这些体育赛事吸引了全球体育爱好者的注意力,成为浏览美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
4, 基本按照市场调控,政府干预极少---美国没有国家体委,更没有州体委或市体委。所有的体育比赛都是由各项体育运动的专业协会操办。美国没有全运会,更没有工运会或农运会。但除了球类运动的年度赛季之外,其他运动(比如体操、花样滑冰、游泳、田径等等)都通过年度比赛产生该运动的美国年度冠军。美国各项运动都没有常设的国家队。假如某年正逢奥运会或世锦赛,该项运动年度比赛的前几名就自动代表美国参赛。假如某项比赛需要派出一个团队,则有该项体育专业协会选派主教练,再由主教练选拔职业或业余运动员组成国家队参赛。所以,美国政府在体育运动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资金非常之少。
正是因上述因素,导致体育比赛所传递的体育精神及“游戏规则”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体育赛季对美国经济生活的影响
美国是个非常商业化的国家,任何东西进入美国之后似乎都会被引导到商业化的轨道。我曾撰写《浅谈音乐剧》一文,介绍了音乐剧在美国的商业化状况。音乐剧是如此,体育比赛也是如此。
从表面上看,体育比赛似乎没有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但体育赛事对美国经济却具有巨大的推动与刺激作用。在美国,专业和业余体育爱好者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花费开销大得难以计数;专业运动员的经济收入也非常可观;一些大学著名体育运动队主教练的工资比大学校长的收入还高出许多。由于美国体育运动非常普及,中小学老师也就有了课后兼职的机会。同一位老师还可兼任几种不同运动队的教练。比如,物理教师可在春季当校篮球队的教练,秋季则当校足球队教练。担任教练的收入也就成为教师收入的重要部份。
美国体育观众的花费更是惊人。记得篮球明星迈克乔丹决定退出棒球联赛返回NBA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到,迈克乔丹的回归将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此句虽属调侃,但事情确实如此。由于乔丹的回归,篮球比赛要卖出更多门票;观众在场内将购买更多小吃饮料;更多观众乘飞机、租旅馆,赶去观赛;再加上电视台的电视广告收入等等。这些连锁反应给经济带来的影响真是难以计数。
2010年的4月,老虎伍兹经历了性丑闻之后重返名人赛。他的回归给高尔夫球坛重新注入了生机。观赏四天名人赛的联票从200美元飙升十四倍;观众人数创历史记录;附近旅馆全部爆满,观众只能住在八十英里之外每天驱车赶去球场观战。这些现象带来的经济刺激也就可想而知了。
体育比赛所倡导的竞争精神还体现在美国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Home Depot“取代”Hechinger;Circle City 被 Best Buy“打败”;Kmart 遭 Walmart“排挤”,无一不是同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我相信,体育运动给美国带来的经济影响一定远远高于好莱坞的影视事业。
四,体育比赛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也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生活。万维网友湘君曾于2000年写过《美国—体育造就的国家》一文,文中写到“当代政治应该是一种游戏,有它自己的规则。与作为游戏政治相对的,是宫廷政治、黑幕政治。成者王侯败者贼,黑暗甚至血腥。而作为游戏的政治却应该是公开而有趣的。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就是一种四年一度的全民游戏,适用于体育比赛中的种种,也同样适用于总统大选游戏。在总统大选中,两党的候选人及其团体是场上的运动员,而全体选民则身兼裁判和观众两种角色。要想这样的大选游戏玩得好,同样需要运动员,裁判及观众都要具备正常健康的游戏心态。
首先是候选人即支持候选人的选民要懂得如何面对失败,懂得愿玩服输的道理,要赢得大气,输得潇洒。在这样的政治游戏中,没有人愿意理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其次是要懂得尊重对手,赢了,要知道感谢对手,输了,也别忘了向对手道声祝贺,游戏而已,自不必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第三,是尊重规则。总统选举也象体育比赛,有着自己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则,如果违背游戏规则,使出些下三滥的手段,就会在选举中失分甚至直接输掉选举。中国的政治游戏玩得不大像样,正是因为缺少正当的规则或者是总有人不遵守规则,总有人操纵规则,有人玩弄规则,出现黑哨现象等等。
无论是体育比赛还是总统选举,健康正常的游戏心态总是一以贯之,一个从小在公平开放的体育比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自然也难以容忍总统选举这样的政治游戏中的不公与黑幕。然而,这样的心态并不是天生就能拥有的,需要长期的操练与磨砺......”
湘君的论述真是精彩之极!经典之极!体育精神在美国政治中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2000年的总统选举。相信许多选民包括高尔本人或许都不支持当时最高法院的最后裁决,但他们都选择了“服从裁判”。假如没有民众对“游戏规则”的共识,就很可能出现叛乱、暴动,甚至推翻法院或政府的“革命”。
游戏精神的另一方面就是鼓励失败者的重新站起。09年美国体坛出现两大丑闻。一是田径明星琼斯服用禁药,导致她与队友的奥运奖牌全被没收;二是老虎伍兹的性丑闻。一年之后,美国的体育精神又让他们俩重返体坛。2010年,琼斯加入美国职业女子篮球对参赛;伍兹也在2010年4月重新参与高尔夫名人赛。当他重返球场时,数千名观众起立鼓掌,场面甚为感人。观众的掌声便是鼓励伍兹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同样,看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今的风光处境,也就能够理解美国民众对他的谅解与宽容。
五,体育比赛对美国国民的人格塑造
在我看来,体育运动对美国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对国民的人格塑造。对此,湘君在“美国—体育造就的国家”一文里作了精彩论述--“首先,体育让人学会如何面对失败。人说,美国人尊崇强者,这个没错,但强者并不等同胜利者,失败者如果已经不屈不挠地尽到自己的努力,那也是虽败犹荣......第二,体育让人学会尊重对手......与小女队友的父母们一起观看比赛,即使球队输了,家长们也会衷心地向球艺高超的对手道一声‘Good job’。美国孩子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自然而然地会形成尊重对手的心态......第三,体育让人学会尊重规则。任何体育比赛都是一种游戏,任何游戏都有规则,没有规则,游戏便无从谈起。为了让游戏公平合理,就有了裁判的设置......”
湘君在《美国---体育造就的国家》一文里还写到“美国的孩子从小经历体育方面的熏陶,少数人可以成为作风良好的职业运动员,大部分人虽说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至少也能成为作风良好的球迷。其实说到底,进取心、合作精神、尊重对手、面对失败、尊重规则等等,指的都是一种正常而健全的游戏心态,而这种游戏心态却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国民所必需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适用于体育比赛,同时也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
湘君的概括非常全面,我只想补充一点。那就是体育运动激励人们超越历史、超越他人、超越自我。
多年之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之后说过一句名言“我向前跨出了一小步,人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人类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是向自然的挑战、向宇宙的挑战,更是向人类自身的挑战。这种挑战则往往由某一具体的人来实现。古老奥运起源来自人们期盼通过体育运动来传达热爱生命、崇尚勇敢、追求强健的奥运精神。并提出“更快,更高,更远”的口号。当运动员参赛时,他(她)不仅代表某一国家向奥运记录、向他人或他国挑战,更是向自身命运的挑战。
美国体坛崇尚超越自我的例子比比皆是。悉尼奥运会上男子5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美国的霍尔因患糖尿病尔曾想自杀,他拖着患病身躯来到了奥运会上。霍尔说,作为一名糖尿病人,我可以找到无数的理由不来悉尼,但希望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向世人表明: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并不意味着生活的“终结”,而是“有志者事竟成”;33岁的美国女选手托利丝,早在17岁时就在88年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她于1989年“退休”。七年以后又重新恢复游泳训练。当这位“老将”与队友一起夺得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赛的悉尼奥运金牌之后,她说回到泳坛只是想证明自己“还行”......其实,运动员参与体育比赛不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还行”或“很行”吗?
总而言之,体育比赛能够在人类社会受到如此厚爱,一定是因为体育比赛的某种内在精髓与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有着密切联系。比如,体育比赛是在严格的游戏规则下的公平竞争。一方面,每个运动员或运动队都要竭尽全力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赢得比赛;另一方面,这种比赛又是在严格的游戏规则监督之下的进行。没有这种规则,就会产生很多假球、黑哨等等黑幕。
万维网上的牛北村热爱网球运动,他曾写下“李娜郑洁与诺贝尔奖”一文,将网球运动与诺贝尔奖这两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加以对照,并分析了“做学问”与“打网球”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同一社会环境之中,体育精神与学术研究有着密切联系。假如学术界里抄袭成风、作假成堆,充溢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怎能保证体育界的无暇?反之,假如体育界里盛行黑哨假球,又岂能保证学术界里的清白呢?
作为曾经获得奥运奖牌第一或金牌第一的国度,更需要将“严格规则之下的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这样才算是真正领会了“体育比赛的魅力”。而鉴别一个国家是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也绝对不是仅仅看它获得金牌数量的多少,而是要看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在全民族的普及程度,要看游戏规则在全社会的认知程度。
所以说,通过参与或观赏体育比赛,增强自信、超越自我;增强荣誉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失败后重新站起。这才是体育比赛的真谛,也是“游戏精神”的魅力之所在!对此,湘君说的非常之精彩“体育活动除了在国民体能方面的影响之外,在国民性格的形成上也有很大的意义。体育活动能增强人的进取精神,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是体育造就了拥有开明、宽容、健康的游戏心态的美国国民,正是这样的国民造就了美国”。
我在想,只有真正了解美国的体育文化,了解体育精神在美国国民心中的地位,了解游戏规则在美国社会生活里的地位与作用,方能了解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创新与发明都来自北美这块神奇的土地。
初稿写于2000年春
第二稿 2010年春
后记:此文写于2000年春天,当时的写作目的只是为了给退休的家母解闷,同时也想回顾来美十年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浅析美国的学校教育》一样,都想从“制度”的角度去审视美国社会。正因为都涉及到制度,而制度没有太大的变化,本文的变动也不大。观点基本没变,只是例子做了一些更新。
相关连接:湘君--美国---体育造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