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多思的博客  
既然上帝赋予每人一个脑袋,或许就是为了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https://blog.creaders.net/u/3213/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自由的代价(三)日裔美籍国民纪念园散记 2010-06-10 06:11:23

美国首都华盛顿DC, 除了那些最著名的纪念碑与纪念园之外,还有好些带有各种纪念意义的雕塑或石碑。在市中心的西北地区就有一块不太引人注意的纪念园,那就是日裔美籍国民纪念园(National Japanese American Memorial

 

 

以上图像来自http://www.discovernikkei.org/en/nikkeialbum/albums/14/

 

该纪念园位于路易斯安那大道、新泽西大道与D街在西北地区所形成的夹角地带。

 

 

(以上图像来自Google map

 

纪念园的由来

 

1941127日,日本联合舰队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即刻对日宣战。由于日军的偷袭以及珍珠港地区发现日本间谍的行踪,一夜之间,美籍日裔居民都成为日本间谍的嫌疑人。美国政府担心日裔美国人继续为日本政府服务,便对旅居美国的日本人采取所谓的“先发制人”战术。

 

1942219日,随着国内反日倾向以及战期歇斯底里情绪的蔓延,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9066号行政命令,确定美国国内某些地区为“战区”,并可以对生活在“战区”内的某些人进行任何必要的限制,甚至可以把他们排斥在“战区之外。

 

 

(当年歧视日裔美籍侨民的种种标志或布告)

 

据说,对日裔美籍侨民的歧视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时任加州州长的卡伯特·奥尔森便宣布对本州的日裔居民采取“限制措施”--开除所有担任公职的日裔美国人;取消那些从事律师和医生职业的日裔美国人的执业资格;以捕鱼为生的日裔居民也被禁止出海。


1942320日,美国西海岸日裔居民的大迁徙开始了。他们的资产被“全部充公”,每个成年人只允许携带150(约为68公斤)重的行李,并失去了上诉或者抗议的权利。三个月之内,大约十二万旅居美国西海岸的日裔居民((其中64%是日裔美国公民))被“搬迁”到了加利福尼亚等八个州的十处“重新安置中心”(relocationcenter),实质就是类似集中营的拘留营。

 

 

(当初日裔美籍居民被迫迁徙时的情景)

 

据不完全统计,在那次大迁徙中,日裔美国人损失了价值7000万美元的耕地和设备、价值3500万美元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近5亿美元的收入。储蓄、股票以及债券的损失更无法计算。

 

 

(当年拘留营内部的情景)

 

(以上黑白图像资料均来自http://bbs.tiexue.net/post_4161732_1.html

这些拘留营位于各州最贫瘠、荒芜的土地上,四周围着铁丝网和瞭望塔,在拘留营内,分配给一个六口或七口之家的住房只有三十平方米,房间里没有独立的煤气炉和自来水,数个家庭共用一个洗衣间、一个餐厅和一个厕所。露天的淋浴间也是数个家庭共用的。联邦政府规定,拘留营内每人每天的伙食费为五十美分,糟糕的食物更是难以下咽。此外,不少被认为“可疑”的日裔居民,还遭到了“隔离审查”……


令人惊讶的是日裔美国人在“集中营”里所表现出的韧性与自救精神:他们每天早上集合,升起星条旗,行升旗礼;明知没有报酬,却热衷于从事为军队制作宣传画等工作;许多人还在拘留营中认真学习英语和美国历史。

1943 年初,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关键一年,美国政府逐渐放松了管制,允许一些人离开“集中营”参与支援战争的有关工作,也允许部分日裔公民加入美国军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日本第二代移民组成的第442战斗团队,该团队在意大利和法国作战中功勋卓著,按其建制规模和服役时间来说,是美国军事史上获勋最多的军事单位之一。

由于熟悉日本语言以及了解日本国内情况,一些日裔美国人被招募进美国的情报队伍,为美军立下汗马功劳。比如,凭借熟谙日文的语法习惯,很快破译了密码;从屡次战斗中缴获的文件里发现目标;为美军打击日本本土的行动提供了准确的方位。从而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

 

19441217日,随着日本法西斯的节节败退,美国军事状况获得极大好转。鉴于日裔美国人的良好表现,美国陆军部宣布194512日结束限制行动,日裔居民可以回到西海岸。二战结束后,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被全部取消。


由于本身承受巨大的冤屈,加上受到美国国内舆论转向的鼓舞,从1945年开始,日裔美国人陆续对二战中遭到的不公正待遇提起诉讼。与此同时,对美国政府这一举措进行批评的声音开始大量出现。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后来担任约翰逊政府的副国务卿尤金罗斯托,发表了题为《日裔美国人案件:一大灾难》的著名文章,文章认为,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拘留日裔美国人的决策,政府此举是对美国立国之本的自由精神“最沉重的打击”。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日本人重新安置索赔法》。到1962年,美国付出的赔偿仅有3600万美元。到80年代,日裔美国人索赔的要求骤增。198710月,美国国会又给予日裔美籍人士总额不超过5亿美元的赔偿。19884月,再度将赔偿总额追加到不超过13亿美元。1988810日里根总统签署文件,就二战中设立日裔美国人拘留营一事正式道歉,承认当时将日裔居民看成“外来的敌人”是出于战时的狂热和偏见,宣布给予曾经被关在拘留营中且仍在世的日裔美国人每人两万美元的补偿。

 

2006122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拨款3800万美元,用于维护日裔美国人拘留营的旧址,并对当年那段历史进行研究,提醒人们反思,永远牢记历史经验教训。

 

(上述文字根据

http://www.ce.cn/culture/history/200809/27/t20080927_16941712.shtml

http://njamf.com/等网页编译而成

 

 

1988810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签署法令,准备修建二战美籍日裔国民纪念碑。

 

 

2000119日,美籍日裔国民纪念园举行揭幕典礼。当时的商业部长峰田等人参与剪彩。(以上两幅彩色图像资料来自http://njamf.com/

 

纪念园的构成

 

200466日,参观了新落成的二战纪念园之后,我与妻子又特意前往二战日裔美籍国民纪念园。(下列照片除注明来源之外,均由本人拍摄)

 

 

二战美籍日裔国民纪念园的具体位置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DC西北地区路易斯安那大街、新泽西大道与D街的夹角地带,0.76英亩(3,100平方米)。沿街的石壁上刻着“日裔美籍国民在二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纪念碑”(The National Japanese American Memorial to Patriotism During World War II

 

 

 

纪念园的中央是一个禅宗式花园,一汪平静的水池中矗立着几块象征日本列岛的石块。旁边是一尊青铜雕塑。

 

  

 

青铜雕塑的主体是两只有着日本文化特色的仙鹤,她们被铁丝所缠绕,曲颈昂首,痛苦地仰望着自由的蓝天白云。雕塑周围矗立着十来块大理石。其中一些石碑上刻有相关人士对于这一事件的言辞。

 

 

 

上图中间那块大理石上刻有一位曾经服务于第442战斗团队的日裔美籍军人的言辞:“我为自己是一个日本血统的美国人而骄傲。我相信这个国家的制度、理想和传统。我自豪她的遗产。我夸耀她的历史。我相信她的未来。”(I am proud that I am an American of Japanese ancestry. I believe in this nation’s institutions ideals and traditions. I glory in her heritage. I boast of her history. I trust in her future.

 

 

上面这块石碑上刻有美国前总统杜鲁门1945年期间在白宫为第100步兵团以及第442战斗团队举行的纪念仪式上讲话的片段:“你们不仅在同敌人作战,还在同偏见作战,并不断地保持着战斗的胜利。我们还将继续赢得胜利,并在所有时间内为所有的民众提供我们共和国的宪法所支持的生活福利”(You fought not only the enemy, but you fought prejudice -and you won keep up that fight, and we will continue to win to make the great republic stand for what the constitution says it shands for the welfare of all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以上是曾经服务于第442战斗团队的日裔美籍队长,后来成为夏威夷州美国联邦参议员的Dan Inouye的留言---我们从中“汲取并将永远牢记的严重教训就是(这类事件)永远不容许再度发生在任何团体”(The lessons learned must remain as grave reminder of what we must not allow to happen again to any group

 

 

雕塑周围还环绕着十块大理石,上面刻着十个拘留营的名称、所在州的州名以及当时被该拘留营所监禁的人数。

 

 

 

(以上两图来自http://www.discovernikkei.org/en/nikkeialbum/albums/14/

 

纪念园的意义

 

从日裔美籍国民纪念碑归来,我不禁想到:小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难免都会作错事、做坏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真诚坦荡地面对自己曾经犯有的错误,以及如何汲取历史的教训,防止重新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1970127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首都的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之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地下跪,代表日尔曼民族与德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了认罪与忏悔。而苏联军人于1939年在波兰卡廷地区残杀几万波兰军民之后,曾在长达几十年里抵赖屠杀的罪责。直到五十多年之后,随之苏联政府的秘密档案的被公开,维持半个世纪的谎言才宣告终结。

 

美国政府甚至美国普通民众也曾做过很多错事或坏事,但这些坏事通常都是被美国人自己所揭露的。比如,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以及克林顿总统的“拉练门”事件等等。更加让人欣喜的是,当一部分美国人在做错事、做坏事时,另外一部分具有良知的美国普通民众则会自觉或主动地站出来加以抵制。比如,在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好多反对种族歧视的民权运动著名人士并不是黑人或少数裔人士。比如, 911事件之后,一些回教居民的商店或家园遭到他人的袭击或损坏,与此同时,更多的非回教人士马上对受害的回教居民表示出了同情与支持,并对袭击行动表示出极大的愤慨与鄙视;同样,前不久,当亚利桑那州通过的法案有扩大打击面的嫌疑之时,虽然被嫌疑打击的或许主要是西班牙裔民众,但好多非西班牙裔的美国民众(包括好多华裔)都挺身而出,强烈谴责或严厉批评这一法案可能导致滥用权力的祸害。

 

以上这些历史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二战期间日裔美籍国民失去自由的教训已在美国得到了部分的认识与汲取。或许,这就是当年十二万日裔美籍国民失去自由而付出的代价所唤醒的社会良知!也就是建立日裔美籍国民纪念碑的意义之所在吧!

 

照片摄于 200466日(D-Day六十周年纪念日)

文字写于 20106

 

相关链接:自由的代价(一)二战纪念园散记

         自由的代价(二)D-Day纪念园散记

 

 

备注:世界杯即将开赛,按照球迷们的习惯----开会的休会、开战的休战。本人乃俗人一个,喜欢附庸风雅---开博的休博。


 

 

 

 

浏览(3080) (2) 评论(2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7-05 04:47:09
感谢吾丁的总结。除了你总结的四点之外,我觉得还应该增加一点,那就是美国存在的很多问题通常都是依靠美国自身揭露出来的。比如,虐囚事件,水门事件等等。这种现象表现出美国民众所普遍具备的的反思精神以及对政府的监督。
回复 | 0
作者:吾丁 留言时间:2010-07-04 22:32:14
多思兄写得好。
令人感到美国这个国家,无论如何也应该算一个比较伟大的国家。
它犯错误,就如同对待那些日本人,再比如麦卡西时代的反共恐怖;它也为了驱散反政府的示威而出动过军队甚至开过枪。

但是这些措施有很多共同点,1,时间不长,很快就结束,就事论事,随着事件的进展,这些措施本身也改善;2,事后反思,并从事件中吸取教训为借鉴;3,告知公众,承认错误,不隐瞒不狡辩,4,赔偿。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2 12:37:27
阳光兄,忘记答复你的第二次留言,迟复为歉。假如你来美东的时间只有四天,而且还要去纽约等地,建议你集中时间与精力参观华盛顿市中心的那几个纪念碑或纪念园(林肯纪念碑、华盛顿纪念碑、罗斯福纪念园、越南、朝鲜与二战纪念园以及杰弗逊纪念堂等等)。在这些纪念园附近还有很多博物馆也很值得一看。祝你旅游快乐!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2 11:12:02
沁霈,你过奖了!撰写这一系列有着两个目的:一是为大家推荐介绍一些值得注意的景点。二是正如晓竹所说--“以史为镜”,用这些纪念碑或纪念园来引起人们的感悟或思考而已。
回复 | 0
作者:沁霈 留言时间:2010-06-11 10:58:15
多思:你这个系列应该推荐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先斩后奏,我收藏了。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1 06:14:27
莺歌燕语,谢谢你提供的信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一新闻。但愿华裔也能为自身过去蒙受的冤屈讨还公道!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1 06:11:37
夏子,谢谢你回答了老木的疑问。在我的印象之中,早年来美国留学的台湾人、香港人、韩国人或日本人学成之后留在美国的比较多,现在很多则选择学成回国。将来,假如大陆在各方面发展良好、平稳、协调、和谐之后,估计出国留学之后回国的人数也会不断增长。

其实,去国外居住和定居的美国人也很多。我有一位同事每年去东南亚旅游。他告诉我,在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居住着好多美国人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人。有的是在那里工作或者为西方公司提供远程服务。有的则是退休之后去那里定居。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的物价便宜,月收入两千美金在美国是很低廉的,但在东南亚国家就可以住不错的住房、吃丰富的食品,甚至可以雇佣住家保姆为你烹调与打扫卫生。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1 06:00:55
晓竹、春阳,感谢你们从我开博以来始终如一的支持与鼓励。这一系列确实比较沉重。正如晓竹所说“历史让人感慨,令人深思,使人醒悟”。对此,欧阳峰曾留言写到“但愿世界能真正和平,这样的纪念碑不要再增加了”;那位日裔参议员也曾说过,但愿这类事件“永远不容许再度发生在任何团体”。
回复 | 0
作者:莺歌燕语 留言时间:2010-06-10 18:52:30
从当地的中文小报上看到,五月二十七日,有个叫“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NCCA)”和部分华人团体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为当年的排华法案道歉。赵美心和他们一起照了像。

祝你球假愉快!
回复 | 0
作者:春阳 留言时间:2010-06-10 18:09:57
谢谢多思好文。 祝球迷观战愉快!
回复 | 0
作者:夏子 留言时间:2010-06-10 16:43:33
写这样的長篇美文,要花去多少时间呢?真佩服多思。又让我知道,学到不少。
自由的代价很昂贵……

我也不知道日本国民民是否希望移民国外?
来日本这么多年,感到日本的方方面面发展得都很平稳、协调,人的心态也很平和,(除了政治不信),在日本人的心中也许总认为自已要比别人富裕,所以年轻人也不想到国外去留学、或者移民……
另外日本人排外很強,外囯人在日本移民申请门槛比较高,申请难度也较大,不象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大国每年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本国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去留学移民。听说英国的很多年轻人梦想去国外生活,18岁至25岁青年中有四分之一打算去英国以外的国家工作和生活。那么美国人怎样?
回复 | 0
作者:晓竹 留言时间:2010-06-10 15:56:50
一直在跟读你的这个系列,长了很多知识,多谢分享。
历史让人感慨,令人深思,使人醒悟。所谓“以史为镜”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14:59:22
老木,我也不知道日本国民是否希望移民国外,这要去询问日本国民或旅居日本的华裔,他们恐怕知道的比较清楚。但我猜想,二战期间的这一历史悲剧肯定会打击日本人移民美国的愿望。另外,华人移民美国这一题目实在太大,我绝对无法胜任,所以不会去写这方面的话题。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13:30:43
北村,寻找日裔美籍国民在二战期间遭遇的资料并不困难。假如去维基百科,可以找到很多图文资料。改变名片是因随之“年龄增长”总不能一味“装嫩”吧!
回复 | 0
作者:牛北村 留言时间:2010-06-10 12:45:49
图文并茂!
真是花了不少时间找资料吧。

注意到你的名片变了。
回复 | 0
作者:新中国木乃伊 留言时间:2010-06-10 12:28:29
够惨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日本那么拥挤,人们也不太移民到国外。多思兄以后会写写我们自己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吗?
回复 | 0
作者:love阳光 留言时间:2010-06-10 11:50:10
多思:谢谢你补充的介绍,我特喜欢“位于阿灵顿市的美国空军雕塑”,会尽量找时间去看。
由于我到美东的时间只有四天,恐怕只能蜻蜓点水式的选择重点看一下,无论如何还是非常地感激你。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11:38:44
欧阳,日裔美籍国民在二战期间的遭遇与表现很值得思考。一方面,他们没有消极悲观,而是积极参与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逆来顺受,而是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补偿而奋起抗争。这种民族个性确实值得深思。

你在《真相,正义与和解:“肯特屠杀”以后的故事》一文的留言里曾经写到“九一一以后不少美国人自发保护阿拉伯社区不受侵扰”。这些现实也可以说是从日裔美籍国民当年的悲剧中汲取教训的表现之一吧。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10:36:17
米笑,的确,日裔美籍国民在二战期间的遭遇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话题。正因为如此,为过去的历史悲剧建立纪念园也就更加具备深刻的现实意义!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10:13:58
五彩、阳光,欢迎来访与留言。

阳光兄,华盛顿DC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雕塑。比如,国会山前的硫磺岛战争纪念雕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201006/20100610101034702480.jpg" alt="" border="0" height="200"></div>
位于阿灵顿市的美国空军雕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201006/20100610101100098060.jpg" alt="" border="0" height="200"></div>
位于DC的内战期间黑人士兵雕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201006/20100610101129384833.jpg" alt="" border="0" height="200"></div>
位于DC的美国海员雕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201006/20100610101157523004.jpg" alt="" border="0" height="200"></div>
具体地址只能靠你自己去网上查询了,祝你旅途快乐!
回复 | 0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06-10 09:50:56
日裔美国人战后如何争取权益和补偿应该也是个有趣的故事,特别是考虑到日本文化中服从,认命的特性。我想如果能深入了解的话,也许对当今的一些现实问题也有所启发。
回复 | 0
作者:米笑 留言时间:2010-06-10 09:42:56
好文。日籍移民当时的遭遇,现在仍然可能是其他美国敌对国移民的遭遇,值得警惕
回复 | 0
作者:love阳光 留言时间:2010-06-10 09:07:50
多思:谢谢您再一次做这么详细地介绍,俺这一次的旅行,有了您这位网路向导,一定会很快乐的。
祝你世界杯转播期间快乐!
回复 | 0
作者:五彩 留言时间:2010-06-10 08:54:42
谢谢图文并茂的介绍, 那是仙鹤寓意深刻。 周四愉快!
回复 | 0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0-06-10 08:30:51
瀛洲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国民性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兴旺或衰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对有关国民性的话题始终很有兴趣。另外,你在欧洲生活,想必更能体会世界杯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吧!
回复 | 0
作者:瀛洲大蟹 留言时间:2010-06-10 08:21:25
多思:又是一篇好文,图文并茂。

我曾看过一部二战时在美日本人的纪录片。挺感人的。

也有你所说的:

“令人惊讶的是日裔美国人在“集中营”里所表现出的韧性与自救精神:他们每天早上集合,升起星条旗,行升旗礼;明知没有报酬,却热衷于从事为军队制作宣传画等工作;许多人还在拘留营中认真学习英语和美国历史。”

我想这就是日本人的国民性,不管是美籍还是日籍。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二战后,日本能在废墟上飞速重建。

另:祝观战(足球世界杯)愉快。希望本届能出几个黑马和野马。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多思
注册日期: 2009-12-14
访问总量: 326,67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秋日感恩
· 夏日梦想
· “爱”的“本质”
· 湖畔风情
· 闲话“左、右”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呼唤“真诚”
分类目录
【“制”在人为】
· 浅析美国的公共图书馆
· 浅析美国居民的“废物”处理
· 浅析美国的体育赛制
· 浅析美国的学校教育
【随笔漫谈】
· 漫谈美国的电视广播
· 漫谈“生命共同体”内的“批判式思
· 漫谈“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考”
· 漫谈“融入主流社会”
【魅力四溢】
· 足球的魅力--兼谈决定胜负的各种
· 业余体育运动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
· “多元组合”的魅力
· “分享”的魅力
【奇谈怪想】
· “爱”的“本质”
· 闲话“左、右”
· 呼唤“真诚”
· 鉴赏“秘诀”
【杂感闲聊】
· 万维博客的“木村阳一”
· 从“外来词”说开去
· 闲聊“网络礼仪”
· “用脚趾头想”靠谱吗?
【艺海漫游】
· 浅谈音乐剧
· 大片的份量来自何方?
· 笑声过后--浅析春晚小品的选材
· 艺海漫游的“导航坐标”
【海外影视】
· 浅析美国影片产销的商业化倾向
· 南韩影片《太极旗飘扬》带来的反
· 日本影片《入殓师》带来的震撼
· 韩剧《爱丽丝》让人刮目相看
【热忱推荐】
· 热忱推荐电视剧《永不回头》
· 热忱推荐电视剧《情陷巴塞罗那》
· 热忱推荐几位“业余作家”
· 热忱推荐电视剧《小姨多鹤》
【养儿育女】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四)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三)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二)
· 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一)
【自由代价】
· 自由的代价(三)日裔美籍国民纪
· 自由的代价(二)D-Day纪念园散
· 自由的代价(一)二战纪念园散记
· 找寻心灵的“自由”
【浮光掠影】
· 夏日梦想
· 湖畔风情
· 浮光掠影西雅图
· 浮光掠影看哈佛
【往事点滴】
· 秋日感恩
· 春光无限
· 怀念秋天
· 开博于母亲的提示
【他山之石】
· 巴非特与盖茨联合答问(ZT)
存档目录
2010-09-07 - 2010-09-28
2010-08-03 - 2010-08-31
2010-07-12 - 2010-07-27
2010-06-03 - 2010-06-10
2010-05-06 - 2010-05-27
2010-04-01 - 2010-04-30
2010-03-01 - 2010-03-26
2010-02-01 - 2010-02-26
2010-01-01 - 2010-01-29
2009-12-15 - 2009-12-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