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读研究生的班里有一位来自印度的少妇,新婚刚满一年的女子满脸都是幸福,还时常以“大姐姐”的身份慷慨地向人传输幸福的秘诀。有一天,她对姐妹们说到,“想要知道你的男朋友对你好不好啊,其实很简单,只要看看他对餐馆侍应生(waiter or waitress)的态度……”
一
印度女子的话语让我记起一件往事。几年前,一家三口回上海探亲,顺便去老城隍庙转悠。发现好多个体户商贩都在出售一些漂亮的丝巾,便上前打听价格。我们走访了好几个摊位,想不到每个摊位的个体户都异口同声地断言我们一定是来自海外。说实话,我们衣着极其普通,同样与小贩们讨价,并讲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没有 说任何外语。凭什么断定我们的由来呢?
好奇之中,我便随意询问其中的一位摊主,“你凭什么断定我们来自海外呢?”
这位中年女子自信满满地说,“从你们说话的用词与语气啊!”她还得意地补充说道,“你们在讲话时的语气、声调很客气,用词也很和气,总是说‘对不起’啊,或者‘谢谢’啦。只有从海外回来的人才会这样说话…….”
我不知道小贩的话语是否属实?或许在国外生活久了,我们早已习惯了国外的用词和语气,好像生活中本来就应该如此,大概也算“入乡随俗”吧。
记得GPS还没有流行的年代,外出只能依靠地图。到了大城市就很容易“迷路”,以下是我几次“问路”的往事。
镜头一,一次在华盛顿DC的 市中心迷路。将汽车停靠在马路边,我赶紧跑到前面的一个公交车站,向一位候车的中年男子问路。他告诉我说“继续向前,遇到第五个红绿灯,右拐”。道谢以后,我赶紧跑回自己的汽车。刚刚坐稳,只见那位男子急急地向我跑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说错了。不是第五个红绿灯,而是第四个红绿灯......”看着他那一脸抱歉的神情,好象是他欠着我怎么似的。
镜头二,又是在华盛顿DC,我想去五角大楼附近的寓所作访,迷路之后便停车询问路边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二话没说,让我跟着他的汽车,一直将我带到了目的地。没等我下车致谢,出租车早已不见了踪影。
镜头三,有一次,我去home depot购物,看到一位慈祥老太太的推车里正好放着我想找的物品,便随口向她打听物品的位置。她为我作了详尽的指点,但按照她的指南,我还是无法找到想要的物件。突然,那位老太太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歉疚地对我说,“对不起,我将方向说反了。”
镜头四,2000年的感恩节,携带侄子去游览华盛顿DC的 市容。在繁忙的交通中我们再度迷路了。利用红灯的停车间隙,我向旁边车道上的驾驶员问路。那是一对中年男女,开着一辆崭新的“宝马”跑车。没等他们回答我的询问,红灯转为绿灯。他一挥手,让我跟随他的“宝马”。但四车道上的汽车头尾相接、你超我赶。一眨眼,就有几辆汽车插入到我和“宝马”之间。我看到“宝 马”的天窗启开了,高高地升出驾驶员的手,不断向前挥动,提示我继续向前。到了该拐弯的地方,那只手又作了拐弯的手势。就这样,我在那只伸出天窗的手的指引下,绕过一个修路的工程,又拐过一个个路口,在交通繁忙、复杂的状况下,终于找到了我们想去的地方。最后,那只手作了一个“OK”的手势便缩进了车窗。看着远去的“宝马”,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
以后,我还将在“车来人往”系列里,更加详尽地介绍我的几次意外“路遇”。坦率地说,在美国多次承蒙“陌生人”的款待与恩惠,我有什么理由和权利不尊重“陌生人”呢?
二
我猜想,印度少妇的意思是说---想知道一个人品行为人的好坏,只需看他能否善待他人,尤其包括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看似地位低下的人,以及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
从中也可以“反向”推导出这样的结论:“鉴赏一个人真实的人品,更需看他对待普通人的态度”。这又让我联想起一位好友父亲的两件往事。
好友的父亲曾担任上海一所著名医学院的院长和一家著名医院的院长,是中国医学界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文革期间盛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工宣队”在各单位里掌控着一切。一天,好友的母亲说起自己单位的一位“工宣队”领导生病了,不知自己是否应该前去探望?好友父亲的回答简单明了,“假如其他同事生病期间你 也曾前去看望,那么你就应该去。假如其他同事生病期间你从不去看望,那么你也就不应该去。”
文革过后的一天,教育处长拿来一封毕业生留校名单,好友父亲接过一看,上面全是本院教职员工的子女,身为院长的他当场表示无法认同。他认为“近亲繁殖”不利于科研教学的发展,他还质疑说到,“假如按照这样的规定,当初我也无法留校,因为我也不是上海人,我的父母也不是院里的教职员工啊!”后来,他与自己的秘 书花费了整整一个星期,按考试分数与平时成绩等诸多因素,将本届毕业生做了一个系统的排列,最后将排在前面的几十位学生安排留校。为此,至今还有一些医生、教授深怀感激地说,“没有老院长的举措,我们这些人是无法留校,也是无法留在上海的啊”…… 当然,老院长的这一举措也曾得罪了院里的一些教职员工。
两件小事将一位著名学者平等待人与平易近人的个性勾勒一清,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三
四川地震之后许多人慷慨解囊,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风气已大有好转。但在现实社会里,还是会常常看到一些相反的现象。女儿曾经告诉我说,当她与大陆一些年轻朋友外出就餐时,看到这些年轻人对侍应生(waiter or waitress)的态度不太好,常常是凶巴巴的。而这些年轻人也有挺高学历,也是来自外地……我知道“上海人”素来就有看不起外地人的恶习,现今上海的好多侍应生大都是外来妹,更容易遭受“上海人”的歧视。但同样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凭什么看不起其他“外来者”?看不起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外来人”呢?。
令人可悲的是,处世为人的不平等是一种病毒,很容易四处传染或恶性循环。记得早年在上海生活时,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吵架,争吵的原因无非是认为对方的服务态度不够好。比如,菜场里,买菜的责问卖菜的“你是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公交车上,买票的责问卖票的“你是怎么为人民服务的?”。无论哪种场合,也无论争 吵原因,回答倒是千篇一律“你算什么东西?你能够代表人民吗?”这种类型的争吵曾经发生在各种场合。遗憾的是,各自的位置随时可能调换---卖菜的也要买票,卖票也要买菜。假如每个人都“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这种争吵就会在生活里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而“人民”是有很多不同的个体生命所构成的,忽略了一个个单一的个体,整体也就不复存在。多次忽视为个体的良好服务,也就背离了“为人民服务”。
万维网的“星辰的翅膀”曾在他的博客里写到“我们有责任去发现智慧的社会制度,去珍惜每一个人,公平地对待人,这个社会才能和谐”;“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一代人都是一样的宝贵,都是要珍惜的”。万维网的“枫苑梦客”也曾在他的博客里多次提倡“中国人需要一个超越性的具有终极关怀视野的精神价值系统”。
我非常赞同他们的观点。所谓“超越性”就不是功利性、不是势利性、更不是急功近利性。也就是说,尊重他人不应该预设任何前提,不因他比我年长,也不因他比我年幼;不因他是“老外”,也不因他是“老中”;不因他学历比我高,也不因他在为我提供服务……尊重他人,只因他是我们的同类。一个普通的人、平凡的人、甚至是陌生人。联想起过去经常看到一些标语口号。比如“尊老爱幼”---那么中年人或成年人是否也值得尊重或爱戴呢?比如“礼让外宾”---那么面对国内居民是否也应该礼让呢?又比如“尊重妇女”---男人就不需要尊重?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围城》里曾经写道“真理是赤裸裸的”,所以真理也就格外地简单明了。这样一想,我更加欣赏那位印度女子的“秘诀”---既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说明目前的社会还不够和谐,那么就从“尊重陌生人、善待陌生人”做起吧!